第401章 紧守门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噗嗵,这个伪军就直接跪下了。  

仿毛瑟步枪也被他高举过头顶。  

另外两个伪军就没这么好运气,只是怔愣了片刻,便被那个臭叫花子连开两枪,当场击毙,这个臭叫花子枪法是真的准啊!  

转眼间,城门外的两个鬼子三个伪军就只剩一个。  

这时候,城门内的鬼子伪军也被惊动,当即端着步枪往外冲。  

那臭叫花子便立刻闪到城门洞的一侧,探头对城门洞子内就是叭的一枪。  

城门洞子内便立刻响起啊的一声惨叫,跪地投降的那个伪军看得很清楚,一个鬼子直接就躺地上了,眉心中弹!  

剩下的几个鬼子伪军便赶紧退了回去。  

因为城门洞子里边没有地方躲,麻烦。  

就在伪军惊叹这臭叫花子枪法精准时,那臭叫花子忽然抬头,对着头顶又一枪,城楼上便又响起啊的一声惨叫。  

遂即一个伪军从城楼上一头倒栽下来。  

这时候,伪军耳畔忽然隐约听到了一阵轰隆声响,就像雷声。  

“这是…”伪军心下顿时吃了一惊,急回头看,便看到一队骑兵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出现在东门外的大街上。  

“八路?”这下伪军彻底放弃了幻想。  

看到臭叫花子看过来,伪军赶紧露出讨好的笑脸。  

“八爷,千万别杀我。”伪军讨好的道,“我投降,我真投降。”  

转眼间,这队骑兵便已经风驰电掣般到了城门外,当先一骑厉声喝道:“3排留下守住城门,1排、2排跟我走!”  

“二宝,这里交给你了!”  

“等会千万别忘了把马送过来。”  

“是!”臭叫花子应道,“连长你放心吧!”  

两人说话间,七八十骑兵就已经风卷残云般进城。  

只有二十余骑留了下来,迅速控制了东门的城楼。  

甚至还在城门洞子里架起了一挺仿捷克式轻机枪。  

河源县宪兵大队司令部。  

突如其来的枪声,一下就把司令部的宪兵给惊动。  

霎那间,刺耳的哨子声就冲霄而起,听到哨子声,一队队荷枪实弹的鬼子宪兵就从军营里汹涌而出,到院子里集结。  

但很快,问题就出现了。  

在整个宪兵大队,居然找不到一个少尉以上军官。  

在场军衔最高的,居然只是一个后勤课的军曹长。  

军曹长就是上士,只是个士官而已,平常的时候只需要执行命令就可以了,根本就没有单独指挥作战的经验。  

所以他压根就没想过承担起一个大队的指挥职责。  

事实上整个宪兵队也不可能让他一个军曹长指挥,除非有平田一郎授权。  

野田军曹长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派人去聚仙楼,请平田一郎队长回来,或者哪怕派一个中队长回来也可以,反正别让他一个军曹长挑大梁。  

当下野田军曹长便命令部队严守军营,同时派出三个通信兵,骑乘边三轮摩托车去聚仙楼请求紧急战术指挥。  

派出通信兵之后,野田军长曹长又想到要给军火库以及伪军第6混成旅的旅部打一个电话,叫他们提高警惕。  

结果却发现电话打不通。  

当下野田军曹长便又派出一队工兵去检修电话线路。  

野田军曹长能想到的暂时就这些,他甚至没敢通过电台直接呼叫平原的师团部,因为这已经超出他的权限了。  

当然话又说回来,野田军曹长也不认为需要师团部越级干预。  

野田军曹长坚信,河源县城只是流窜进了一小股的抗日分子。  

只等平田大队长接到报告并且赶回到宪兵队司令部,很快就能平息事态,毕竟河源县城内可是驻扎着皇军一个大队外加皇协军两个团。  

同样发现电话打不通的,还有军火库的鬼子守备队。  

军火库的鬼子守备队情况差不多,几个少尉以上军官都去了聚仙楼,平田一郎这次真的是犯了大忌讳,也帮了独立团的大忙。  

军火库里的鬼子剩下军衔最高的,也是一个军曹长。  

这个军曹长的反应跟野田军曹长如出一辙,也是紧守门户。  

这其实是每个人在遭遇变故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先等等看,在不掌握全面情况之前尽量不要轻举妄动。  

这其实是最正确的反应。  

很多时候,可以避免无谓的损失。  

但是放在这个时候那就适得其反。  

鬼子的不轻举妄动,却是帮了独立团大忙!  

趁着混乱,王根生、王喜奎、古层猛还有野坂宽澄四人迅速抢占了军火库周围四个制高点,并且将三八式步枪架了起来。  

没过多久,骑兵连就赶到了。  

双方立刻发生激战,但是骑兵的速度太快,守在军火库大门口的鬼子没开两枪,八路军骑兵就已经冲到了近前。  

军火库的大门口倒是有一挺九二式重机枪。  

但是这挺九二式重机枪已被野坂宽澄锁定,机枪手、副射手,还有四个弹药手,先后替换上来,都被野坂宽澄逐一射杀,根本没有开火的机会!  

再加上王喜奎、王根生和古屋猛他们三个,军火库大门口的防御瞬间支离破碎。  

刀光闪烁之中,孙德胜率领着骑兵连的50多个骑兵,潮水一般冲杀进了军火库。  

随着骑兵冲杀进军火库,热兵器交锋立刻就成了冷兵器厮杀,面对来自骑兵居高临下的砍,步兵基本上只能被屠杀。  

何况还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