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米国的调查(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对于他来说,退出ITER并不是什么大事,因为自从他上任以来,就一直各种退出群聊。  

17年他上任的第一年就退出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巴黎气候变化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移民协议四大群聊。  

到现在更是陆陆续续退出了的十几个不同的国际群聊,如今再退一个ITER也不是什么事情。  

不过对于可控核聚变领域以及国际合作的ITER来说这可不是一件好事。  

毕竟米国当前依旧是在可控核聚变领域走的最远的国家之一,如果连它都退出了,ITER恐怕很快就会分崩离析。  

然而就在当前整个可控聚变行业的前途可谓是一片灰暗时,破晓聚变装置四十五分钟的运行成果,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曙光。  

当然,这也肯定会刺激到一部分国家敏感的神经。  

尤其是当这个成果首先出现在脚下这片土地,而并非那些自认更先进的西方国家上面时,整个西方国家的态度,就值得观望了。  

甚至搞不好做出一些针对性的行动,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相对比网上的这些议论,徐川更想知道这件事公布后,那些西方国家的做法与看法。  

这边,在徐川刷着新闻报道的时候大西洋西海岸的另一边。  

一场针对性的调查活动也正在进行。  

米国能源蔀新任蔀长丹·布鲁耶特正在自己的办公室中翻阅着刚从arxiv预印本网站上打印下来的论文。  

那正是徐川才传上去不到半个小时的稿件。  

除此之外,他的办公桌上还堆着厚厚一叠信件,以及各种调查报告。  

相对比手中的这份论文来说,这些信件和调查报告已经在他桌上堆放了好几天的时间了。  

不得不说,破晓聚变装置实现四十五分钟的运行时间,的确触痛了某些人的神经。  

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米国虽说并非创始人,但红苏倒下后,他们就一直都是走在最前列的国家。  

然而在这一领域,他们前进的道路并不像其他领域那么顺畅。  

无论是惯性约束还是磁约束,都没有什么太大的突破。  

尤其是在2012年,米国国家点火装置NIF的激光点火失败后,可控核聚变项目能申请到的预算,更是一路下跌至了谷底。  

如果不是NIF还能在核武器的发展上起到一些作用,估计相关的科研资金早就停止供应了。  

翻阅了一下手中的论文,这位新上任还不到一年的能源蔀bu长将手中的论文丢到桌子上,有些头疼的捏了捏自己的鼻梁,嘴中嘟嘟囔囔的骂了一句。  

“真是一群废物!”  

关于可控核聚变这项技术的重要性,布鲁耶特很清楚。  

当然,他也很清楚这项技术到底有多坑。  

无论是米国还是曾经的红苏,亦或者他们的表面盟友欧盟,都在这条路上摔进过深渊,跌跌撞撞的一路前行到现在都还在试探着如何维持十几二十秒的运行。  

然而就在这时,脚下对面的那个国家却突然爆出了四十五分钟的运行时间,这如何能不让人头疼。  

这可是足足四十五分钟,不是四十五秒钟!  

而且更关键的是,这四十五分钟,还是在托卡马克线路上实现的。  

这是不是意味着,那个红色的东方国家如今距离这项技术已经不远了?  

如果是这样,他们又该如何反制?  

不是说那个所谓的破晓,连二十秒都很困难吗?  

怎么突然就变成四十五分钟了?  

想到这个,布鲁耶特又忍不住骂了一句。  

“一群骗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