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回国(1/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大西洋,微风带着点点凉意席卷了整个东海岸。  

米国,新西泽州的纽瓦克机场,T3号航站楼中,两名中年男子站在观景台的玻璃窗边,望向停放在停机坪上的庞大波音760。  

透明玻璃的登机通道中,一个人影正背着双肩包朝着飞机走去。  

“你说,他为什么就不肯留下来呢,回国,就那么好吗?”  

站在玻璃窗边,穿着西装的中年男子像是在询问身边的同伴,又像是在喃喃自语。  

这些年来,他已经数不清自己曾有多少次亲自上门邀请对方留下来了。  

哪怕是给予他米国国家院士的荣耀,哪怕是给与最宽松,最配合的科研环境,试图让他喜欢上这里,也无济于事。  

不管他们怎么做,都无法改变那个人的态度。  

一旁,另一名穿着休闲装戴着金边眼镜的男子盯着窗外的飞机微微摇了摇头。  

这个答案,或许只有现在已经进入飞机的那个人知道了吧?  

但不管怎么说,他们今天失去了一位全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  

失去了一位两度拿到诺贝尔物理奖、被物理学界誉为继牛顿、爱因斯坦和麦克斯韦之后第四人的物理天才。  

与此同时,也失去了一位拿到菲尔兹奖的数学家,失去了一位能在材料界拓展边界的顶级科研人员。  

转头,他看了一眼身边的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他很想问一句,那個红色国家到底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才让他们放走了那样一个一人抵得上一个城,甚至是一个国的世纪伟才。  

但他心里明白,这些东西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哈佛大学物理教授能过问的。  

.......  

夜深,一架波音760载满了乘客从新西泽州的纽瓦克机场起飞,徐川坐在机舱中,靠着窗,眺望着脚下繁华的城市。  

十五年前,刚满二十一岁没多久的他在三江师范学院完成了大学学业,拿到了毕业证的同时也拿到了普林斯顿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本以为这次出国留学最多四五年的时间就能回国,没想到在这个陌生的国家一待就是十五年。  

而起因,则是他在普林斯顿大学接收教授职位的第一年,发表的一篇核能β辐射能聚集转换电能机制论文。  

而后他因这篇论文受到了某原子能实验机构的邀请,进入了该原子能实验室展开了对该论文的实验研究。  

两年的时间,在他的带领下,核能β辐射能聚集转换电能机制的实验研究顺利完成。  

也正是因为这个项目,他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奖,与此同时,他被授予米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荣耀。  

实验完成后,徐川也准备回国。  

然而意外来了,在离开的哪一天,他被对方以因参加了核心机密实验,涉及核心信息泄露为理由暂禁离开,等待调查清楚。  

这一等待调查,持续了整整十年。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徐川的嗅觉并不怎么敏锐,但在最初前后几次尝试回国都失败后,他大抵明白自己可能回不去了。  

虽然认识一些其他教授,也有老师和普林斯顿大学同事和朋友帮忙,但相对而言,这些学者的能力都太微弱了。  

十年的调查,若是再加上之前留学的五年时间,他在这里整整呆了十五年。  

人生又有几个十五年?  

不过现在也还来及,他现在还不到三十八岁,后面至少还有两个十五年将自己的才华施展出来。  

树高千尺,叶落归根;倦鸟知还,游子思亲。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他迫切思念的家乡再有十多个小时就能看到了。  

想到这,徐川脸上露出了笑容,伸手摸了摸放在腿上的双肩包。  

这里面,是他这十多年来的部分科研想法,大部分都是一些随手的笔记,也正是因为这样,这些东西才能被他带走。  

而在脚下,他有更多的科研成果和资料论文都被留在了那里。  

不过徐川已经不在意这些了,知识都在他脑海中,只要他想,重新编写和研发出来并不是什么难事。  

.......  

十二个小时的航程,很快就过去了,波音760沿着北极圈外线划过一道完美的弧线。  

当远处天边的太阳升起,海陆相交的岸线开始泛红,那一轮火红的明日仿佛在撕裂黑暗。  

遥望着天际的日出,徐川脸上情不自禁的露出了笑容;再有半个多小时,他就能踏入祖国的领土了,希望他的才华也能如这轮红日般让祖国上升。  

忽的,一股失重感从脚下涌来,将他的意识迅速从失神中拉回了现实。  

“飞机,在俯冲?”  

疾速下坠的感觉与窗外的风景让徐川的瞳孔骤然收缩,机舱内混乱的一片让他意识到了什么,但却又无能为力。  

短短一分多钟的时间,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海面上火光冲天而起,庞大的波音760消失在了茫茫大海中,只留下无数的机体碎片漂浮在水面上。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