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3章 流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我爹都长皱纹了。”齐琰小小声。  

“那叫岁月的积淀,去去去,小屁孩子。”沈初柳拍她。  

齐琰乐得倒在榻上哈哈哈。  

“对了,娘,我听说两个事,说是二哥后院里,他宠爱的那个妾室,将另一个妾室的孩子弄没了。我本来可没想打听这些啊,是听丫头们说的。”齐琰道。  

“嗯?啧。”沈初柳刚洗脸,过来道:“你二哥幸亏就是个皇子了,要是做个皇帝…”  

沈初柳没说出来,要是做个皇帝,怕是跟先帝一个德行。  

弄得后宫乌烟瘴气,死了多少孩子。  

“是吧,其实二嫂多好,多精明一个人。我觉得吧,二嫂根本就瞧不上二哥。要是她有心收拾,只怕二哥后院没这么乱。”齐琰道。  

沈初柳诧异的看他:“可以的小朋友,看人挺准。”  

齐琰白了他娘一眼:“那就是真的这样?”  

“是啊,李氏聪慧,可惜了。”沈初柳道。  

“那还是三哥跟三嫂过的好。”  

想了想三皇子妃,沈初柳不发表意见,主要是不了解。  

不过看起来,像是那种与世无争的,三皇子嘛,有点怂,有点温柔,这样的一对,只要安心过日子,自然不差。  

只是想有什么建树是不能够了。  

“太后娘娘身子不好,你要知道时常去看望。”沈初柳怕这孩子因为不亲近不爱去。  

亲不亲近是一回事,去不去就是另一回事。  

虽然这孩子小时候因为李太后偏心,委屈过,不过说到底,李太后没对他做什么。  

“嗯,我知道,娘少出去吧,有我呢,冬天您身子容易着凉。”齐琰一边吃小零食一边道。  

他如今的肠胃就是个无底洞。  

一天三餐少不得,上午下午还得吃点小零嘴。  

要不是沈初柳说宵夜不好,他都想半夜起来吃一顿了。  

长身体的男孩子是真的随时随地都在饿。  

也是因此,如今弘文殿上午的时候都供应一顿点心。  

这一群半大小子,能吃很多。  

御膳房里的糕点师傅是最忙的。  

这一会,齐琰嘴巴不停,几碟子小零食就见了底。  

就这,一会用膳他也不会少吃一口。  

沈初柳也不管他,如今还给他每天添上一杯牛乳,每天入夜喝了。  

齐琰每次都嫌弃,说这东西是女孩子喝的,可有沈初柳的话,他不敢不喝。  

沈初柳又督促膳房,叫他多吃鱼虾什么的,反正能补钙的。  

免得他抽条长个子钙质跟不上。  

不过这孩子也没辜负这吃的东西,半年里窜了一大截,如今已经比沈初柳高出了半个头了。  

就如今这个长势,怎么也能直逼他父皇。  

齐怿修约莫是有个一米八六八七的样子。  

这孩子肯定不会输。  

主要是沈家的男人都不矮。  

齐琰吃完了小零嘴,心满意足洗了手就问:“还不摆膳吗?”  

沈初柳…  

是的,我理解你长身体需要食物,可你刚干完了四盘子东西啊儿砸!  

然而,齐琰无辜的看着他娘,完全就是一个等着吃饭的小娃娃。  

“摆膳吧。”沈初柳只好挥手。  

用膳的时候,齐琰速度还是很快的,不过又保持了礼仪。  

沈初柳这不是胃口小了么,吃了不多就开始喝汤。  

齐琰吃了三碗米饭,还有两个油饼,菜就不说了。  

至少干了半只鸡。  

还有两小碗汤。  

直到喝汤,他才终于露出满足的意思。  

沈初柳深刻的看着他:“崽儿啊,你幸亏是个太子,你要是生在个穷家里,你能把家底吃没了。”  

齐琰直到洗手擦嘴巴后才道:“那不能,要是生在穷家,我打小就吃不饱,也就没这个胃口了。”  

“娘我跟你说,我不是最能吃的,五哥最能吃。”  

沈初柳无语的点了个头,行吧,你说的真有道理。  

吃了午膳,勤劳的太子殿下就回去忙了,沈初柳又没事干了,索性又睡觉去了。  

反正也不嫌多,睡不着躺着也舒服呀。  

离着过年没多少时候了,李太后还是病一阵好一阵,十三皇子也是这样。  

后宫里…  

也是紧张的。  

快到了年关,皇帝也顾不上进后宫。  

就在这个关口上,一个从长乐宫出去的宫女忽然传出个消息。  

说她其实偷偷看见孙更衣是怎么死的了。  

长乐宫如今修葺,那些不能跟着玫修仪的宫女太监暂时离开了。  

这位就是其中一个。  

她绘声绘色说孙更衣是被灌酒灌死的。  

“一大坛子,一个大男人也撑不住的。孙更衣平时不怎么喝酒的。”  

这丫头傻乎乎的,之前是有人提点她,她没说出来,如今跟那人分开了,嘴上就没了把门的。  

也是人在做,天在看,到底是一条命呢。  

这些话传到了皇后耳朵里,皇后将那宫女带去了凤藻宫:“这种事是什么大事你自己知道,倘或是你胡说,那你就是一死。你家里人也逃不过。”  

宫女吓得瑟瑟发抖叩头:“娘娘恕罪,奴婢没胡说,奴婢看见了,奴婢真的看见了。还有,孙更衣和珍珠没有吵架,根本没有,孙更衣根本不敢得罪玫修仪娘娘的人,她不可能吵架。”  

珍珠,就是孙更衣死后自尽的那个宫女。  

皇后深吸一口气:“既然是这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