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58章 点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十一皇子夏天的时候也搬进了瑞庆宫。  

四皇子对他倒是照顾,可总也感觉不像是那么亲近的样子。  

这后宫里,丽德妃生了两个儿子,都是健康的,就这一点,就值得她做个德妃。  

玫修仪的一儿一女如今她都见的很少,女儿偶尔能见着,可她一心念着儿子,倒是来的也少。  

主要是来了也进不来。  

七公主偶尔回去看看。可才四五岁的孩子,也不过是按着奶娘的意思去看看。  

这一日,十一皇子将七公主推倒欺负哭了的时候,四皇子心里烦躁,只是将十一皇子拉走,又对七公主哄了几句就没管了。  

可夜里的时候,七公主就病了。  

急急火火叫了太医。  

第二日一早,玫修仪就借故跟皇后哭诉,想要接回七公主。  

“她还小,小时候就没离开臣妾,骤然搬去那边是不适应。她是个公主,就算是一直都在臣妾这里也无妨。瑞庆宫里没有个伴儿。”  

其他公主们都在各自母妃那呢。  

“也是我那孽障不懂事,惹了妹妹不高兴。不过你这样闹着,不也是叫皇后娘娘为难?不许你养孩子是皇上的意思,你要是十分不服气,不如去跟皇上说?”丽德妃烦躁道。  

玫修仪自然不敢找皇上,她自打失宠去找了几次了,可皇上根本就不见。  

“这话说的,丽德妃你的儿子霸道,欺负了七公主,你倒是还说这个风凉话。”谦淑妃如今也是破罐子破摔了。  

反正太子也定了。她忍耐还有什么意思?  

皇后就手边茶盏放下,发出一声沉闷的声音。  

众人都闭嘴了。  

“玫修仪是看着本宫无能。但凡看得上本宫,就不至于这么闹。怎么?本宫是欠了你?为了你,连圣旨都不顾?”皇后看着她。  

这就是小看了皇后。  

不管表现的多么谦卑,终究是小看了皇后这个人。  

不然就不能求到了她这里。  

太后不理会,皇上不理会,她就敢往她这里求?  

瞧她是个菩萨吗?  

玫修仪一愣:“臣妾不敢,臣妾只是…”  

“闭嘴。玫修仪不敬本宫,按照宫规,禁足三个月吧。”皇后淡淡打断她。  

玫修仪脸都白了,却也知道不能硬碰硬:“臣妾多谢皇后娘娘。”  

宜婕妤哼了一下:“何苦来?”  

这话,玫修仪听了,也不敢说什么了。  

不过这还不算,下午的时候,皇帝又传了口谕,说玫修仪不敬皇后,再罚三月月例银子。  

这才是真叫她雪上加霜,至亲就罚了一个月的。  

如今又是三个月,眼瞅着过年没几个月了,意味着她这一冬天就没什么进项了。  

各处都开始烧火了,虽然如今十月里还不用太过暖和,但是一早一晚的,总是要暖和些。  

她的锦华轩也不例外,可她如今哪里还用得上好的炭火?  

竟是跟当年的怡充媛一个下场了。  

人还在九嫔上呆着呢,待遇先没了。  

不说炭火了,任何待遇都是下降了的。  

之前她刚失宠那会子,各处还要看看,可这都一年多了,谁还管那么多?  

该给你的给你,不该给你的,谁愿意捧着你?  

如今嘛,首先玉芙宫是热灶,锦华轩啊,早凉透了。  

除非玫修仪有翻天的本事,能在生一个皇子,还得是个健康的。  

不然,这辈子就看到头了。  

就这样了,还能翻身才有鬼。  

玫修仪心高气傲,哪里受过这委屈。简直要活活气死。  

直到午膳上桌,看着那不像话的菜色,一肚子的气又都散了。  

她不敢闹。  

她想,她刚进宫那会子,到处都说当年景贵妃有段时间失宠了,膳房给她的菜色不好,她就敢去膳打砸一通。  

结果不仅没有出事,还受宠起来了。  

可玫修仪是不敢的。  

她伸手,摸摸自己的额头,即便不看,也能摸到那令人作呕的疤痕。  

她不敢啊。  

可她还年轻,难不成一辈子就这么过了?  

她不甘心,连算计她的人还没找出来呢,她怎么能甘心啊?  

像她这样的人,总要有点支撑吧?  

得宠不能了,争太子之位不能了,总要有些什么叫她支撑着活着,那就是恨。  

她恨极了算计自己的人。  

但是,会是谁呢?  

她冷静下来,拿起筷子来。  

菜色是难看,可她不能不吃。  

鹿鸣湖边的亭子里,此时正是谦淑妃和和妃单独说话。  

和妃,也就是苏氏。  

“如今你倒是晋位的快,和妃娘娘了。过去与我的交易也就都忘了是吧?”谦淑妃阴阳怪气。  

“瞧娘娘说的,过去有什么?”和妃笑了一下。  

谦淑妃脸色难看:“你胆子是真的大,我要是将一切都告诉皇上,你还能做这个和妃?”  

“是我没帮你吗?你知道二皇子做了什么?”和妃淡淡的:“他亲口告诉了皇上,于止要与他一起造反。”  

谦淑妃一愣,之前的事,她知道的并不是十分清楚。  

“可这事…难道不该说?”谦淑妃问。  

“你觉得该说吗?于止都被他老子敲断了腿,永远禁锢起来了。可二皇子呢?连一顿骂都没有,你觉得是为什么?”和妃又问。  

“那定然是皇上觉得二皇子做得对啊!”谦淑妃大言不惭。  

“所以,你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