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8章 出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一片很大的区域,但是也有些年没住过人了。  

皇帝那时候做太子,就没有搬进去过。  

这会子兴建东宫,意味着什么?  

那就是说,终于皇上要立太子了。  

还是从一开始,就要叫太子住东宫,而不是叫皇子出宫建府之后再立太子。  

而与此同时,又要在皇城里选址修建三座府邸。  

这又是给谁的呢?  

所有人都看不透。  

而最要紧的事,是皇上明旨开始修建公主府了。  

这是给二公主的,皇上的意思是,比照亲王府邸修建。  

这也能理解,二公主昭华是唯一一个皇后嫡出的公主,自然尊贵。  

至今,婚事还没定,但是这样大张旗鼓的修建公主府,可见皇上疼爱她。  

而皇后和二公主也谢过了皇帝。  

只是这婚事嘛,至今没有个着落。  

太后倒是问了几次,可皇后不着急。  

没有合适的就再看看,皇帝虽然将很多名册送来,可二公主自己没看上…  

不过毕竟女大当婚,所以皇帝还是亲自来了凤藻宫道:“既然是叫姌儿自己选,索性摆个宴会吧。”  

“那也好,倒不如再出去,皇上再安排个松山围猎?也不光是姌儿,四皇子五皇子六皇子也都十三了,没几年也要大婚地索性都看看,要是有合适的姑娘家,也可留心起来。四公主今年也十二了,早早留意起来也好啊。”  

“也好,这些时候也忙的厉害,皇后安排就是了。既然是这般,不如就叫有资格的臣子家孩子们都去。”皇帝道。  

“那就,叫十岁以上的都去?”皇后问:“尤其是女孩子们,只要品性好的,也不管是不是嫡出吧?”  

反正皇子们又不可能只娶嫡妻的。  

皇帝笑着点头:“很好,就这么安排吧。”  

说着,他起身道:“朕有几日没进来了,朕去景贤妃那看看。”  

皇后起身:“早上请安,我瞧着她精神还不错。皇上去松快松快,跟景贤妃说话,叫人心情好。”  

皇帝笑着走了。  

出了凤藻宫坐上撵,皇帝道:“朕这皇后,是真的贤惠啊。”  

初四忙应了是,顺带夸了几句。  

皇帝就不说话了。  

贤惠嘛。  

是贤惠啊,皇帝也能理解,皇后年轻时候都不争,何况如今?  

玉芙宫,沈初柳出来接驾。  

“皇上这是打哪里来?”  

“朕去了凤藻宫,跟皇后商议,爱妃又要有好玩的了。”齐怿修牵着她的手。  

“不去屋里,走,去小花园看看。”沈初柳拖着皇帝。  

齐怿修笑着跟她走。  

小花园花儿正在开,这几日确实有看头了。  

沈初柳拖着皇帝坐在石桌前。  

毕竟天还不算特别暖和,石凳上都铺着垫子呢。  

沈初柳笑道:“今年可比去年好,您瞧。”  

皇帝喝茶笑:“爱妃啊。过一个月再看吧。”  

“啊?”沈初柳茫然。  

“咱们要去松山了。”皇帝笑。  

“又去?我不去不行?”沈初柳今年还真不想出去。  

“自然不行。皇后要给姌儿看个好夫婿。你不给琰儿看个好媳妇?”皇帝笑她。  

“…我急什么?一来孩子还小,二来我看了能行?”沈初柳白了皇帝一眼。  

皇帝笑着捏她的脸。  

“爱妃喜欢自然好,不过你沈家没有适龄的姑娘吧?”皇帝想了想。  

沈初柳哼了一下:“自然是有的,不过,沈家的姑娘也不高人一等。”  

沈清河的长女到底还是与别家定亲了。  

再耽误下去,那就耐人寻味了。  

毕竟,不是没人看出沈清河想跟皇室结亲来。  

不过,也亏的是这姑娘的姑姑们都厉害,沈家女孩子的名声也就格外的好。  

想要求娶的人家也格外多。  

当然,跑题了。  

“爱妃对裴家的嫡女有心?倒是也好。”皇帝看来是认真想了。  

沈初柳笑起来:“不着急吧,皇上想给琰儿哪家的就哪家的,我倒是对朝朝挺喜欢,但是也只是我喜欢。”  

“那就晚一些时候再说。”皇帝心里有话倒也不好说。  

眼下,太子还没定,实在是不着急。  

给皇子娶妻,与给太子娶妻总是不同的。  

“想来这样皇家盛世也有趣,臣妾小时候倒是去瑞安公主府参加过这样的活动。不过皇上那时候可没赏脸。”沈初柳想起来笑道。  

“朕也去了,不过没去见你们这些姑娘。”齐怿修想起来笑道:“那时候,朕心思可不在这里。”  

他那时候已经成婚了,想的更多,自然不会急着见这些闺秀。  

就算是想纳几个闺秀,但是也远不是如今的二皇子那么急切的样子。  

“想不出皇上那时候什么样,不过那时候臣妾自己也是才十来岁,跟着伯母长见识去了。”那时候主要是宋氏的两个女儿大了,正在寻求好婚事呢。  

那时候的沈初柳跟着,就算是个打酱油的。  

说起小时候,齐怿修也笑起来,正跟她讲起过去的好玩的事来。  

许是时过境迁,还是年代久远,皇帝如今想起青春时候那些事来,倒也没什么怨恨了。  

他最终是赢了的那个。  

“叫皇上说的我这个心动,等从松山回来,我想去外头走走行不行?”沈初柳道。  

“何须等回来?”齐怿修一笑:“初四,这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