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4章 痛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氏对付他可太容易了,于是,二皇子气汹汹的来找李氏的时候。  

李氏一句话就打回去了:“太后传话叫我进去说话,这荣宁也是闹的厉害,只是请她赏花看戏,这孩子不知怎么了。忽然就怒了起来。殿下要是不着急,我先进宫去,好歹圆回来,可别牵连了母妃才是。”  

二皇子那一肚子火气,就跟戳破的气球似得散了:“你去吧,都是误会,母妃那你也周全周全。”  

李氏就应了,像是着急一样进了宫。  

二皇子一向瞻前顾后,自然不会拦着。  

太后于他而言也是重要的,他希望李氏这层身份能叫太后偏向他。  

到这时候,他反倒是想的多了,李氏办事滴水不漏他是知道的。  

那么这件事,不是李氏没办好,而是宫里有人故意找麻烦吧?  

毕竟荣宁身份不简单,娶了她就是搭上皇后了。  

皇后这些年看不出偏向…  

想到这里,二皇子渐渐冷静下来,皇后嘛,虽然也重要,可毕竟只是个皇后。  

太后则不一样,如果太后也是不愿意他沾染荣宁,那就算了。  

李氏进宫,自然是见太后,但是并不是为荣宁。  

或者说,直到她进了宫,太后才知道这件事。  

太后还算是了解李氏,闻言拉着她的手:“苦了你了。”  

“姑祖母说什么呢,没什么的。您最近身子好不好?”李氏就如同一个最平常的晚辈一样。  

李太后知道她不想说这些,就也没问,两个人闲话半晌,然后叫人送了李氏出去。  

李太后叹气:“过去还是小瞧了她,她比湘儿聪明多了,可惜了。”  

要是换一下多好?  

“儿孙自有儿孙福,您也不必多操心了。只是这二皇子…哎…”不成器啊不成器啊。  

华嬷嬷心说。  

“罢了,这做儿子的聪明不聪明,真的一半要看做娘的。这冯素心蠢货一个,生出来的儿子能聪明到哪里去?可惜了,秋水给他,算是糟践了。”李太后厌恶道。  

回府路上,丫头小心的问:“主子,您这样…二殿下他…”  

“不这样要怎么样?要真是叫荣宁进了府,不是我会怎么样,是这府邸会怎么样。好了,别说了。”  

她不想死。  

自己就算不生了,如今那孩子养了几年,也有感情了。  

何况,她好好的干什么要去过苦日子?  

所以她只希望二皇子永远保持住如今的样子就好了。  

不必妄想做太子,他做不了。  

真要是争斗起来,他能是第一个被按死的。  

那时候,她这个结发妻子能怎么办?还不是只能跟他受苦?  

那倒是不如一开始就压死这些苗头,省的日后麻烦。  

李氏冷静又理智的想着。  

二皇子自然想不到是自己的枕边人算计自己,不过就算是不算计,就他的本事,想做太子…  

除非其他兄弟全死了。  

不过就算是那样,只怕是齐怿修宁愿再等十几年生个小的也不选他。  

这一点,齐怿修一直以为二皇子是明白的。  

可皇后这回说的事叫齐怿修明白,这个蠢货不懂。  

于是,皇帝很直接的将谦淑妃叫来了太极宫。  

多年不曾被召见的谦淑妃甚至激动的盛装打扮过来的。  

可惜,面对的是皇帝一番毫不犹豫的责骂。  

尤其是,齐怿修看到她还是盛装打扮之后,简直要炸了。  

谦淑妃难堪的离开太极宫回到自己的福阳宫之后,才知道这是为什么。  

为了荣宁的声誉,这件事自然不好大张旗鼓,可该知道的也瞒不住。  

毕竟大懿朝开放,不是那种闺秀传出这种事就不能出嫁的地方。  

知道了这些,谦淑妃砸了一整套茶具,恨荣宁不识抬举。  

恨皇后不给面子。  

恨李氏无能。  

当然也恨皇帝不给她脸。  

可她也没法子,如今只能忍气吞声了。  

本来想把李氏叫进来骂一顿的,可惜也不能,李氏已经去见过太后了。  

于是,不多时太后就将谦淑妃叫去了。自然是骂一顿。  

皇后没有,皇后懒得理她。  

她早就不是当年那个嚣张的冯侧妃冯良娣了。  

这件事在后宫自然是个笑柄,第二天请安,丽德妃可就笑话的毫不客气。  

沈初柳嘛,逮着机会还能不嘲讽?  

宁妃也没客气,宁妃当年在府里没少受欺负。  

谦淑妃一个人说不过这么多人,气的眼圈都红了。  

直到皇后出来,才算是解围了,可她也恨极了皇后告状了。  

皇后根本不看她,就跟没有这个人一样。  

众人说笑几句,各自散了。  

沈初柳回了玉芙宫就笑,心情好的不行:“真是服气了,一把年纪了,越活越蠢,你瞧见了没,她瞪着皇后。”  

尺素也跟着笑:“奴婢瞧见了,还不够丢人的。”  

“我生的儿子要是这么无能,我就抽死他了。她可好,丝毫不觉得丢人。”沈初柳摇头。  

就算这是古代,女孩子十来岁能谈婚论嫁,不是那些恶心龌龊。  

可荣宁就算是朝国公主,不算什么,但是那也不意味着能随便个二皇子做妾。  

真是妄想的很了。  

“主子快别这么说,咱们殿下可不是那样的。”尺素哼道。  

沈初柳失笑:“罢了,看戏还是开心的。对了,说起看戏来,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