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5章 水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主子,偱王妃没了。”元宵在外道。  

正是七月天,热的要死,沈初柳这几日除了请安,哪都不去了。  

“什么时候的事?”  

“回主子,就今儿一早的事,这不他们府里赶着各处报信儿。”元宵道。  

“嗯,按着规矩来吧,我是个妃子,这事轮不上我操心。自有礼部和宗人府呢。”沈初柳道。  

“哎。”元宵应了一声去了。  

“主子,这偱王妃没了,咱们家三小姐是不是…”紫蕊问。  

“她是个聪明人,不会的。”沈初柳笑了笑:“这种事,她不会做。就看偱王还会不会再娶了。”娶也无妨,门第不会高。  

也未必斗得过沈碧琼了。  

“是。”  

“这两年真是。”沈初柳摇摇头。  

“有时候是这样的,偱王妃病了好些年了,说是一直都是药吊着。她没了好几个孩子,人早就夸了。那些年偱王对她也不好,早就熬不住了。如今去了或许还是好事呢。”紫珠道。  

“是啊,奴婢也听说,反倒是沈侧妃进府了,正院日子才好过些了。不然且难受。她又没有母族。”紫蕊道。  

“所以说,她嫁给偱王,又想不通手段也不行,这不就熬死了?”沈初柳笑了笑。  

说来还是沈碧琼厉害啊。  

偱王府上,布置的还算妥帖。  

沈碧琼带着其他几个侧室一起布置,有礼部和宗人府,丧礼是不难看的。  

齐川这个世子也正经给王妃披麻戴孝,算是全了嫡母的孝道了。  

也叫偱王妃身后不那么凄凉难看。  

不过是个普通的亲王妃,自然停七日就送出去了。  

出殡那天大雨,不过还算好好将人送走了。  

偱王岁数也是委实不小了,所以如今守着妻孝也要一年到三年,还是太后孝期,自然不会想什么娶亲。  

他自己不上心这个,就没人会替他上心的。  

所以府里大权自然还是在沈碧琼手里。  

七月的于断断续续,终于是造成了庆元年间最大的一次灾害。  

北方江河决堤,淹了三省十六市。  

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无数良田毁于一旦。  

而得知灾害的第一时间,皇帝就先下令,叫之前返回的将士们赶紧再赶回北疆。  

而沈长靖等人也不能离开北疆。  

大懿朝受灾,就怕朝国趁机发难。  

而与此同时,皇帝紧急征调人手,粮草往灾区去。  

忙的十来天吃不好睡不着。  

初四找来的时候,沈初柳诧异:“这事,怎么来找我?”  

“哎哟,娘娘,您就去看看吧。”初四跪下:“皇上这都三人没睡过几个时辰了。也不好好用膳,这铁打的人也扛不住啊。”  

“要说规劝,自有皇后娘娘。怎么找我?”沈初柳蹙眉。  

“娘娘,求您了。奴才…奴才斗胆。除了您,谁也不成啊。您多年来常去御书房您还不知道皇上办公时候是什么样?也就您,从来不会在御书房惹怒皇上。其他人,就是太后也不成啊。”初四急的冒泡。  

沈初柳叹气,只是当着初四,也不好说什么话。  

“罢了,你先去,我马上。”  

“奴才就外头候着您。”初四生怕她不去。  

沈初柳白了他一眼,去内室更衣了。  

凭良心说,这事她可懒得管,没必要,那么大的人了还能把自己饿死?  

总能缓过来的,可初四都这么求来了,日后皇帝知道今日她不肯去,那岂不是给她种了个雷?  

坑死了。  

沈初柳到了御书房,这会子正好没有臣子在,只有皇帝一个人在里头忙。  

沈初柳进来,请安的时候皇帝抬头蹙眉:“你怎么来了?”  

“想着皇上忙碌,来伺候伺候。”沈初柳笑了笑。  

上前将桌上的东西略整理了一下。  

齐怿修这才停住手:“朕这忙着呢。”  

“皇上,臣妾是那等不知道青红皂白的?”沈初柳看了皇帝一眼:“政事还能忙的完?皇上身子不顾了?”  

齐怿修皱眉,不想回答。  

他一般都是带着笑意的,今日可是真没了。  

沈初柳心里暗骂初四害我,可来都来了,不能不做出个劝谏的样子。  

“发生这样的事,臣妾也痛心。自然了,皇上是万民之主,没有人比您更难受。可百姓们还在挣扎呢。您要是倒下了谁替他们筹谋?”  

齐怿修面色淡淡:“爱妃这些话说来无意义。”  

“那我说几句有意义的。皇上要是病了,这一桌子的文书折子怎么办?”沈初柳说着整理好最后一摞:“再说了,最近这几日,臣妾听说大臣们都是一样,不吃不睡的。您倒是年轻顶得住,听说户部尚书都快七十了!”  

齐怿修笑起来:“你这个嘴!你是来劝朕的,还是来怪朕的?”  

“我来都来了,说什么都一样了。皇上快歇会吧。”沈初柳道。  

齐怿修往后一靠,用手捏着眉心:“朕心里着急。”  

“皇上,大懿朝风调雨顺有百年了,天灾是没法子的。如今咱们不缺粮食不缺人,只是缺时间罢了。您好歹顾着自己,才好统筹谋划啊。”  

“嗯。”齐怿修松了这一口气,就困得不轻。  

沈初柳便道:“好歹吃点东西,然后先睡一两个时辰。臣妾在这叫您。”  

“嗯。”齐怿修应了一声。  

沈初柳便叫人摆膳去。  

也不回寝殿了,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