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76章 要留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婆子临走也得了赏赐,她倒也不是十分稀罕赏赐,可这是景昭仪娘娘赏赐的金瓜子那就意义不同了。  

这钱她可不花掉,要留着的。  

沈初柳这里,刚把婆子送走,就迎来腊八。  

“景昭仪娘娘安,这是皇上叫奴才送来的,您瞧瞧。”说着,将一个扁平的盒子打开。  

只见里头是十二把银梳子。  

“这银梳子疏通经气,活血又养身,最是适合您。”腊月笑着将盒子递给了元宵捧着。  

“这做工可真是好看。”沈初柳拿起一把来,上头雕琢的是喜鹊登梅的图样,梳子的梳齿细密却打磨的很是光滑。  

梳子可不是一般东西,皇帝送这样,也是够浪漫了。  

“这回我可得好好打听一番,这是单单给了我?还是旁人也有?”沈初柳笑问。  

腊八早就预备她问了:“回娘娘的话,这回可只有您一个人有。皇后娘娘那自然少不得,不过不是如今给的。”  

沈初柳就笑:“既然是这样,我知道了,你回去转告皇上,臣妾收到皇上的心意了。这就将梳子都换了。”  

腊八笑呵呵的应了。领赏退下了。  

沈初柳看着那十二把梳子,倒是很喜欢。做的确实好。  

喜鹊登梅的,荷花莲藕的,青鸟展翅的,孔雀开屏的,佛手的等等,都很精致。  

沈初柳心情还算好。  

梳子啊,除了说银梳子对身体好之外,这梳子还代表了很多意思。  

古时候男女定情,送梳子是常有的事。  

不过,皇帝送梳子,大约是想表示他心里念着沈初柳呢。  

不管怎么说,都算是看重。  

比其他的东西更贵重些。  

沈初柳笑着道:“将我所有的梳子都换了吧。”  

紫珠和紫蕊笑着应了。取出两把新的,将旧的都换了。  

腊八回了海晏殿,将沈初柳的话都说了,皇帝也很高兴。  

心情极好的处理政务去了。  

沈初柳这里的丫头们本来因为新来的三个美人有些紧张来着,可皇帝这一套梳子极好的安抚了众人。  

众人渐渐琢磨也是啊,新人固然好,可自家主子也是进宫多年的人了,总归不会轻易失宠的。  

沈初柳自己不太在意这些,她也跟皇上玩耍过了,赏赐得过了。  

新人也该知道她是个有宠的了,不就行了么?  

所以,三日一过,皇帝开始宠幸新人的时候,她无比的淡定。  

第一个侍寝的是妍美人。  

她今日来请安倒是也没迟到,不过看得出,与之前不太一样。多了一些娇媚。  

行礼之后,皇后赐坐。  

“在这里不是宫中,规矩便也少些了。赏妍美人。”皇后轻轻抬手。  

妍美人再度谢恩。  

她虽然带着一些娇媚,可毕竟面色清冷,倒是看着略有些矛盾了起来。  

宁昭容百般看不惯,便道:“妍美人拔得头筹,想来可是要得宠些时候的了。”  

这话就是拐弯说妍美人宠爱不会长久。  

妍美人也不知听懂了没,只是略笑了笑,竟是连笑起来的弧度都不大。  

众人一时间也不知道这位是真的清冷呢,还是做戏呢?  

“妍姐姐绝色,得宠是应该呢。”玫美人笑道。  

“玫美人可不要妄自菲薄,你也生得美呢。自然少不得得宠了。”丽昭媛笑道。  

“哎哟,这回进来的三位美人可都是美的呢。光是瞧着,也赏心悦目,三人还是三个风情的好看。”温充容笑道。  

众人也给面子的笑了笑。  

钱妃哼了一下,不过她也没这时候说什么毁坏气氛。  

“天热起来了,你们也都要注意防暑,别中暑了,本宫也叫人送去了孩子们那需要的东西。凉茶下寒,倒是不好给孩子们多喝,就预备了不少不伤身子的东西。”皇后道。  

亲自带着孩子来的几个嫔妃自然起身谢恩。  

“大公主病着,本宫叫人看了几次了,可惜那孩子胆子小,这蒋子兰病故的事,吓着她了。”皇后看了一圈:“平素景昭仪会说话,不如本宫派你去看看大公主,开导一二如何?”  

沈初柳一笑:“臣妾领命。”  

“嗯,那就好,你去了,定是有用的。今日也没什么事了,就散了吧。”皇后摆手。  

众人告退,出了河清殿,沈初柳便去公主们住的留芳阁去了。  

大公主确实是蒋子兰死了之后开始病的,除了吓得,难免还有愧疚之类的情绪。  

毕竟只是个十来岁的孩子,叫她害死一个人还丝毫没有悔意那才不是个人呢。  

沈初柳来的时候,就闻见屋子里的药味。  

三公主正在这里陪着,见了她来,忙起身:“景母妃安。”  

“三公主安,是来陪伴大公主?本宫是奉了皇后娘娘的命令,来瞧瞧公主,大公主好些了没?”  

“回景昭仪娘娘,大公主时好时坏的,要说也不是大病,就是反复的烧,她也是心善,因为蒋子兰的事,总是这般也不好。”三公主的丫头忙道。  

三公主才六岁,自然回答不了什么。  

沈初柳点头:“好。那我进去看看。”  

三公主忙告退了。  

沈初柳进去的时候,大公主已经听到动静起身了。  

“景母妃安。”  

“躺着吧,好些了没?”沈初柳过来问道。  

“好多了,有劳景母妃来看我。”大公主有些惶恐。  

“一则是皇后娘娘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