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2章 修仪(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紫珠应着:“主子您说。”  

“跟皇上说,臣妾不孝,今日不能去太庙给祖宗磕头了,求皇上不要责怪。知道皇上皇后今日忙,顾不得臣妾,臣妾这里一切都是齐备的,万事不必操心。臣妾好歹也是三品九嫔位份,自然护得住自己。请皇上皇后只管操心正经事。再跟两宫太后告罪,大年下惊动了长辈,是我的不是。等我生了孩子,再赔罪不迟。”  

紫珠应着:“主子您放心,奴婢这就去。”  

“不要着急,把话说在明面上。”沈初柳道。  

紫珠应着:“是,奴婢知道,您好好的,奴婢一会就回来了。”  

沈初柳笑着应了,她自己不怕,越是这时候越是有个好处,谁也没工夫插手。  

紫珠一走,生产嬷嬷们都就位了,沈初柳这会子反倒是十分的淡定了,叫人拿来膳食,先吃了点。  

也怕一会没力气生孩子了。  

生产嬷嬷检查过,太医今日是一时半会来不了的。  

“景修媛娘娘放心吧,胎像稳固,如今暂时还没到时候,不过想来不会太难。”生产嬷嬷们都是有经验的。  

这一位这一胎,肯定不会如莹美人那会怎么折磨人。  

沈初柳应着,听着嬷嬷们的话,吃过了就在屋子里转圈走。  

紫珠去了正阳宫时候,自然人还不齐,没开始呢。  

她求了初四,进了里头跪下,礼数周全的请安。  

她自然是怕的,皇上皇后也罢,如今还有这么多宗室里的人在,哪里不紧张呢?  

深呼吸过,将沈初柳的话一字不漏的说了出来。  

众人面面相觑,这景修媛生产的时候也太巧了吧?  

冯淑妃要不是这场合里,就该问一句不是装的吧?  

“这可真是…”齐怿修都有些措手不及了。  

“皇上,好歹叫太医去照料着?咱们不好去,安排人去照顾也可以。”皇后道。  

“嗯,派几个得力的人去吧。”李太后倒是高兴:“景修媛是个懂事的,哀家看她也有福,这一胎自然是不会有事,跟她说,哀家等着听好消息呢。”  

紫珠谢过皇上皇后太后,又出去了。  

有太医,她心都放下去一半。  

毕竟是第一胎,沈初柳再是身子好,也没那么快。  

一上午,宫口不开,她就这么走来走去的。  

隔一会喝点水,或者进一点点心。  

直到午膳过后,这才发作起来。  

也不知道是紧张过了,还是等太久了。  

真到了生时候,沈初柳觉得木木的。  

她这边说要生了,生产嬷嬷们忙伺候着,架势摆开,弄得声势浩大的。  

结果,一刻钟,孩子已经落地了。随着孩子的哇哇大哭,众人都松口气。“恭喜景修媛娘娘,是皇子呢!母子均安。”  

嬷嬷们欢喜的不行。  

沈初柳也是欢喜的,探头看了看红扑扑皱巴巴的小家伙笑起来。  

沈初柳是确确实实没觉得疼成什么样子,参汤也没用上。  

张嬷嬷忙叫人拿来了补气血的一碗汤药,紫蕊叫赵太医看过了,给沈初柳喂进去。  

沈初柳笑起来:“好的很,我没什么力气了。紫珠,还是你去报喜吧。”  

说罢,就闭上眼了。  

紫蕊抹泪,心里恨死沈家了。  

自家姑娘什么样人!  

如今生孩子,竟也不敢叫娘家来人,明明自己生孩子了,还得操心这些。  

紫蕊抹泪:“先伺候主子,嬷嬷们费心将咱们六皇子打理好。”  

生产嬷嬷们应着。  

紫蕊又道:“娘娘如今睡着,这打赏的事,奴婢就做主了。四位生产嬷嬷都有五十两银子的赏赐。稍后皇上还有赏赐。张嬷嬷这些日子辛劳了,赏一百两。”  

“劳烦了赵太医,也一百两。”  

“如今又是过年,众位再有一重赏赐。翠云轩上下,都有赏赐。奴婢做主,一个月的月例银子。”  

“多谢娘娘,多谢姑娘了。”众人欢喜不已。  

这一年,赶上这喜事,她们可赚翻了。  

皇上还得赏赐呢!  

众人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紫蕊和几个丫头小心的照看沈初柳和六皇子。  

六皇子生出来哭了几声就睡过去了。  

紫珠去了正阳宫,正是晚宴开始时候,听说是来报喜了,腊月带着她进来。  

紫珠跪在当地:“奴婢给皇上,皇后娘娘,两宫太后娘娘报喜。申时过半,六皇子落地,五斤二两,母子平安。”  

“好!”齐怿修一笑:“哈哈哈,六皇子来的好时候。”  

“臣恭喜皇上!都说这申时生的男孩子聪慧,想来六皇子就是如此了。”  

宗室里的王爷,以及下面大臣们都恭喜起来。  

沈家人自然在列。  

外臣早上不进宫,他们不能去太庙,不过也是要进来的。只是晚一点。  

沈家也是进来了才知道今日景修媛发动了。  

曲氏说不上什么心情,如今知道是得了六皇子,自然欢喜。  

“传朕旨意,景修媛诞育有功,晋位为修仪,六皇子赐名为齐琰。今日一应伺候人等皆有赏赐。赏景修媛玉如意一对,各色珠宝头面十二套。金百两,银千两。”  

听这话,众人忙恭喜皇帝。  

后宫女眷想什么,那可太明显了。  

虽说丽充容那会子也这么赏赐来着,可没这么多。  

如今这沈初柳赶在这个节点上生了孩子,自然赏赐多。  

紧随其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