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2章 巴不得(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她对着镜子灿然一笑,好一个撩人的神仙妃子。  

扶着紫珠的手出门,后头跟着折梅和尺素。  

一行人往正阳宫去了。  

国宴,自然是要摆在正阳宫里的。  

“主子,您不坐撵走着能行吗?”紫珠问。  

“没事,走慢点就是了。”沈初柳一只手扇着扇子,也不用人扶着了。  

虽然走着是有点累不假,可毕竟安全。  

怀孕了也不是就不能走动了,她身子蛮好的。  

就快要到了的时候,遇见了紫林阁的妙小仪。  

妙小仪穿一身桃红的袄子,上前请安:“景修媛娘娘万安。”  

“免了,走吧。”沈初柳摆摆手。  

如今的妙小仪变化是真的大,再看不过过去流于表面的轻浮来了。  

如今全然就是个深宫嫔妃,没有过的太好,也没有过的太不好。  

看起来,就像是已经全然习惯了宫中的生活。  

沈初柳只觉得,时间是真的够强大的,将人置身于不能改变的地方,终究,人会随着环境变化的。  

“妙小仪如今每日里都做什么呢?”沈初柳好奇。  

“臣妾过去不怎么认识字,倒是学着呢。闲暇时候,做针线,以前也是做不好的,全靠奴婢们教。”妙小仪笑了笑:“臣妾小时候没学过的,如今都在学了。”  

“那你还跳舞吗?我记得,你的舞姿十分曼妙。”沈初柳道。  

“不了。自从进了宫,臣妾就没在跳过舞。跳舞是要练的,如今臣妾早已没有当初的样子了。”妙小仪笑了笑。  

沈初柳没在她;脸上看出多么不舍,可妙小仪的苦笑却很清晰。  

“是啊,宫中有宫中的生存方式。”沈初柳说了这一句,就不再说话了。  

两个人一前一后进了正阳宫,给沈初柳请安的,还有沈初柳要请安的。  

一番折腾。各自落座。  

等众人来齐了,就是皇帝,皇后,两宫太后以及朝国太子,三皇子一并进了正阳宫。  

众人再度起身请安,朝中有爵位的人都来了,三品以上官员也都到了。  

齐怿修摆手:“今日朝国太子与三皇子驾到,是我们大懿朝的贵客。诸位务必请两位贵客多饮几杯酒。”  

众人忙应了是。  

然后坐定。  

因为是贵客,所以坐的十分靠前。  

冯淑妃的二皇子,康德妃的三皇子。谨妃的大公主,皇后的二公主都到了。  

挺着肚子的莹才人自然也到了。  

就连陆宝林也来了,她也满月了。  

宗室之中,王爷们都来了,不过老顺王妃依旧称病。  

还有出嫁的几位公主们,以及家眷也都到了。  

正阳宫里,围一圈竟也坐满了。  

很快,歌舞先上来,热热闹闹的开了场。  

膳食一道一道的送上,流水一般。  

酒是好酒,不过虽说是不醉不归可也怕朝国太子出问题,并不会真的叫他喝太多。  

沈初柳这个孕妇自然是见不着酒的,面前的是热水和果子水。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朝国太子起身:“本宫此番前来,自然先是为我们两国绑交。其次,也是探望皇姐与小公主。父皇后圣旨,特封二公主为我们朝国的安阳郡主,有封地。”  

皇后起身:“多谢父皇厚爱,本宫替姌儿谢过父皇了。”  

齐姌的奶娘忙下跪:“二公主叩谢朝国皇帝陛下。”  

“这是姌儿的福气。”齐怿修笑道。  

“这都是应该的,一家人。第三件事就是,本宫想求娶一位大懿朝的宗室贵女。本宫虽然已经有了太子妃,但是尚无侧妃,还请皇上允准。”朝国太子姿态很低。  

这话,之前就知道了。  

皇后知道了,齐怿修就也知道了。  

皇后从没想过瞒着皇帝能得到什么消息。  

她自然骄傲于她朝国公主的身份,可她更知道,后半辈子她的生活是大懿朝的皇后。  

她并不会本末倒置。  

“朕实在是没有亲生妹妹,否则倒也不是不能。宗室里的姑娘不少,既然太子殿下一心求娶,那朕自然要找一位好的。”齐怿修笑道。  

“多谢皇上。”朝国太子笑道。  

宗室里,有女儿的人家开始盘算起来。  

能进来的,多半都是嫡王妃,自己的女儿自然舍不得。  

可谁家没有那么几个庶出的?  

这种事,送一个女儿出去,得不少好处呢。  

沈初柳看着这些事,一边慢慢的吃着东西。  

下面沈家的人时时刻刻注意她的一举一动,毕竟是有孕之人呢。  

万幸没出什么事,这一场国宴就这么欢声笑语的过去了。  

当日里,沈初柳累了,主要是走的。  

晚上腿有点肿了,新来的赠春很会按摩。给她揉了好一会。  

次日起来果然就好了,请安去的时候,就听谨妃说起这个赐婚的事来了。  

“说起来,景修媛熟悉吧,就是偱王府的人。”  

沈初柳心里咯噔了一下,当初那点子事谨妃知道了?  

谨妃可没看出什么来,紧接着道:“就是你那庶姐名下那个。”  

“臣妾的庶姐?她不是没有生育?”沈初柳这才放心。  

“你不知道?皇上刚册封的如意郡主啊,就是你庶姐名下的孩子啊。”谨妃道。  

“是嘛,那臣妾还没接着消息。”说来这怕不是沈家怕她膈应,估计没说。  

“臣妾庶姐虽说是个侧妃,可毕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