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3章 请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毕竟才人这样位份上的,能有太医正去看就不错了,太医署里,太医令之下太医丞,太医丞之下太医监,然后才是太医正呢。  

多数时候,连太医正都轮不上,就是普通太医看看就算了。  

而如今,皇上不仅安排了赵太医,还专门吩咐了一句不许用虎狼之药。  

这是怕太医署以为皇上是想叫沈才人赶紧好了。  

可后宫女眷尤其是出身好的,都身子娇弱,经不起那样的药。  

初四琢磨着,皇上这是把沈才人看在眼里了呀。  

这一来,后宫里都侧目了起来。  

凤藻宫里,陆小仪陪着皇后呢,听说了这事笑了笑:“沈姐姐真是得宠呢。”  

皇后淡淡:“沈初柳什么时候是个软柿子?你没事不要招惹她。”  

陆小仪有些尴尬的应了是。  

送走陆小仪,皇后冷笑:“陆氏可真是扶不起来。”  

“娘娘何苦为她费心思。”峨眉道。  

“我为她费心?我没那么好心。”皇后站起身:“随她去吧。”  

“娘娘,您瞧这沈才人,可是一时间把那丽小仪比下去了。”佩兰笑道。  

她们主仆看后宫众人,素来不甚在意的。  

“你们以前莫不是觉得那沈才人不如丽小仪受宠?”皇后白了佩兰一眼。  

“奴婢是觉得…她侍寝少嘛。”佩兰吐舌。  

“傻。”皇后戳她。  

“你也不见,皇上叫她伺候笔墨多少回?一呆着就是大半日一日的。你见意妃有这个机会?侍寝多少说明什么?你们不记得父皇的讯贵妃?”  

她说的,自然是朝国的皇帝,讯贵妃是她父皇最宠爱的人。  

“她还是个嫔的时候,侍寝也不多,可常出入父皇的书房。”皇后回忆。  

嫔这个位份,大懿朝自然没有的。  

“娘娘那您的意思是…这沈才人…咱们是不是防着点?”峨眉皱眉。  

“人与人不同。我可不屑做那些事。我要是生儿子再说。日子长呢,你防着一个沈氏,后面有千万个沈氏。没必要。”皇后轻轻露出一个笑意:“我可不在意这个。”  

她只有与自己的贴身婢女在一处,才会笑的这样好看。  

佩兰和峨眉对视一眼,心说皇后是不在乎,哎…  

沈初柳这里,见了赵太医,就叫元宵亲自去谢恩。还转达了一句:臣妾定然好好养病。争取早日见着皇上。  

她虽然发烧了,但是自己知道自己没什么大事。  

可架不住有句话叫:趁你病,要你命啊。  

一开始,沈初柳确实没太在意自己的病。感冒发烧而已,她体质是好的,一年病一次两次,所以就显得重了。  

可三日后,依旧是烧,她就察觉了不对劲。  

这种烧不像是感冒引起的,倒像是肠胃烧灼的缘故。可她并没有肠胃炎。  

赵太医只第一天时候来看过,开了药就走了。  

这会子,沈初柳叫来了紫蕊和紫珠将这件事一说。  

两个奴婢都吓坏了。  

“别紧张,我今日不喝药,看看情况。”沈初柳道。  

紫蕊紫珠镇定下来,应了一声。  

可接连一日不喝药,也没改善,入夜烧的更厉害了些。  

第二天的时候,沈初柳就开始怀疑饮食。  

银针试探过,也没太大问题。直到入夜,那一碗鸡汤。  

先测了米饭,又去试那汤的时候,银针变了色。  

而单独用银针测试米饭没事,单独测试鸡汤也没事。  

沈初柳看着那变色的银针笑了笑:“下毒的人胆子不大。这要是狠一点,我直接就肠穿肚烂了。”  

这毒想来是剧毒,不然也不会使得银针变色。只可惜她们毕竟不敢直接毒死她。  

“去请皇上吧,就说我这里发现了毒物。”想来她如今盛宠在身,不愁求不来皇帝。  

紫蕊亲自去的,她是沈才人家里带来的,自然分量足些。  

“伺候我更衣。”沈初柳笑了笑:“皇上来,不能不像样子。”  

紫珠犹豫了一下,还是听话,她本想着,主子憔悴些见皇上也好。  

可才人显然不这么想。  

沈初柳换了一身月白色的襦裙,外头裹着厚厚的水红色斗篷。头发梳成了百合髻,不过没戴任何首饰。  

病中,容颜自然不及以前,于是她上了一层粉,点了一点胭脂,就看着红润了些。  

太极宫,齐怿修刚吃了晚膳,听说了沈初柳这里的事,脸就拉下来了。  

抬腿就走。  

沈初柳还不能单独接驾,所以皇帝没去过翠云轩。  

这还是头回。  

姚宝林已经带人迎接在外,心里想着沈才人到底受宠。  

齐怿修不管跪在外面的人,径自去了沈初柳住的侧殿里。  

侧殿门里头,沈初柳扶着紫珠的手迎接,她虽然病弱的厉害,但是仍旧笑的甜美:“给皇上请安,皇上万福。”  

齐怿修看着不落忍,将她抱起来:“病了就不必这么急着起来。”  

“臣妾病了不碍事,年轻着,病几日好了还更健康呢。只是有人趁着臣妾这病,是想叫臣妾的命。臣妾这么能叫她们如愿?”  

沈初柳这话虽然说的软绵无力,靠在齐怿修怀里,颇有些气若游丝的意思在。  

可话里的意思却再刚强没有。  

齐怿修又意外了一回,这女人果然是个有脾气的厉害女人。  

他还以为她受了这番苦楚,要哭诉一回。  

他倒也不介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