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83 风水轮流转(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得分效率始终保持在平均线以下,打到首节还剩大概2分钟时,快船只有21比19领先,范甘迪请求暂停开始安排第二阵容,菲尔杰克逊也照做。  

等到首节比赛打完,快船以25比23领先湖人,形式与首战大为不同。  

对于如此结果,四位解说员看法各异,只统一认为苏阳发挥不够亮眼。  

第二节比赛很快开打,但不曾想,本来让快船给予厚望的第二阵容,惨遭湖人第二阵容痛打,防守端也无法限制湖人,让奥多姆和香农布朗合计9投5中。  

快船领先优势眨眼就没,范甘迪只能提前安排小乔丹和兰多夫两为上场。苏阳等到第二节还剩七分多钟才登场,但遭遇湖人严防包夹,只能通过传球帮助快船。  

尴尬的是,戈登几人投篮命中率失常,四人合计14投5中,还有三个失误。  

好在科比并未强势发挥,半场结束时,快船只以44比53落后9分。  

回到更衣室,范甘迪首先指出投篮不够坚决,要求下半场无论遇到何种情况,只要得到空位出手机会,一定要坚决地投篮,否则湖人对于苏阳包夹会更加肆无忌惮。  

戈登带头答应,范甘迪又指出,球队篮板球被爆了,半场输给湖人9个,虽然赛前就强调过放弃部分前场篮板,但防守篮板把握比较差,居然让湖人抢到5个。  

另外就是犯规控制得不够好,尤其是在防守科比时,尽量别无球犯规。  

在快船全队讨论的同时,推特等社交媒体也掀起火热地讨论。  

苏阳半场10分5助攻的表现成为集火对象,那些之前狂喷科比的人,改为对他口诛笔伐,短短五分钟就让冲上热聊榜首,各大媒体纷纷训质疑他能否带队逆转。  

同时,苏阳怕包夹的理论再次复兴,许多球迷建议湖人教练组坚持执行。  

拉斯维加斯各大赌场也以苏阳全场能否拿到35分作作为赌注,押注不能的赔率高达将近10倍,仅用三分钟就吸引到上千人参与,还被篮球论坛开贴讨论。  

中场休息转眼结束,两队比赛继续进行,快船队是首先发起进攻。  

谁曾想,巴恩斯灵性抢断苏阳,并快攻扣篮打进两分,直接引爆全场。  

转过头来,戈登又被科比抢断,间接导致兰多夫防守时阻挡犯规。  

尽管陪上一次犯规和一次失误,快船还是没能阻止加索尔攻筐得分。  

更惨的是,易边快船进攻,科比再次抢断戈登,还快下抢投三分命中。  

就这样,湖人下半场开局打出一波7比0攻势,把领先扩到到16分。  

范甘迪果断请求暂停,但并未批评任何球员,只提醒说湖人更加坚决,更加敢拼,如果想要守住主场优势,一定要拿出同样的态度,否则比赛会提前进入垃圾时间。  

带着提醒,快船众将回到球场,但第一次战术跑位还是没能打成。  

好在,小乔丹拼命一般,连续抢到两次进攻篮板,最后造成加索尔犯规。  

遗憾的是,那个犯规只是普通犯规,并不给予罚球机会。  

快船组织二次进攻,还只有5秒时间,苏阳迅速制定对策,指挥全队打一个t战术,直接站在底线把球发给借助掩护空切攻筐的兰多夫,帮助后者打成21。  

随后,他又借助掩护突破,助攻小乔丹顺下扣篮得分。  

再然后,他报了一箭之仇,强行抢断巴恩斯,助攻乔治快下上篮得分。  

再再然后,他中线接长传,助攻快下的戈登命中三分,带队打出12比2攻击波。  

见他势头太猛,科比站出来给予回应,先是中投命中,接着又抢断戈登。  

两队就此进入肉搏式防守大战,足足一分半钟时间,同样一分未得。  

解说员肯尼笑称,两队那般表现,就是nba比赛录播的证据,这次上下半场拿到同样的剧本,如果没有记错,两队很快就要打破得分荒,并开启一波对飚高潮。  

那曾想,随着苏阳助攻兰多夫命中,比赛果然进入对飚得分节奏。  

湖人那边,科比接保罗助攻中投得分、单挑突破急停命中两分、快下接巴恩斯助攻命中三分、钉板大帽乔治、接加索尔助攻命中三分,短时间内7投4中,效率爆炸。  

而快船这边,苏阳助攻乔治命中三分、助攻小乔丹空接扣篮得分、抢到进攻篮板、绕后截断保罗传球、顶着包夹一段式动作抢投命中三分,无处不在,无所不能。  

就这样,第三节比赛打完,快船比分追到71比78,保留逆转希望。  

范甘迪再次派出寄予厚望的第二阵容,而这次,弗耶联手塔克,通过运动能力锁死湖人后场,小奥尼尔和麦迪,凭借丰富经验,极大延误湖人锋线进攻。  

一波10比4的攻击波之后,快船把分差缩小到1分,湖人赶紧请求暂停。  

但科比并未随着暂停结束而登场,快船也没派出苏阳,两队默契地等待决战。  

苏阳在场下传授乔治一些包夹科比的心得,也就是在没选择的情况下,多给科比留出突破攻筐机会,那样即便科比最后完成上篮,也要耗费极大体力,不会亏太多。  

两人讨论之间,比赛还剩六分多种,同时接到范甘迪上场指令。  

湖人那边,科比和保罗同样登场,两队进入最后大决战阶段。  

苏阳先送出一次助攻,加索尔马上助攻科比得分进行回应。  

紧跟着,兰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