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8 海啸来袭(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拉球起步,借助小乔丹掩护,眨眼杀到罚球线。  

留守油漆区的加索尔连连后撤,优先防守突破,湖人其他球员跟着收缩。  

苏阳猛地加速,贴身靠住加索尔,五指夹住篮球,连起两步,低手挑篮打板。  

砰!加索尔钉板大帽,同时把苏阳撞飞到场外。  

篮球反弹倒飞,正好落在追赶的保罗手中,现场湖人球迷齐声欢呼呐喊。  

快船球迷大喊犯规,裁判并未鸣哨,保罗带球向前猛冲,如同猛虎出笼。  

苏阳左手撑地板爬起来,大步冲进球场,朝着前方直奔而去,速度快若闪电。  

其他四名快船球员像是约好一般,齐刷刷地往内线战队,放投不放突。  

保罗只能在罚球线停下脚步,扭头看见苏阳猛冲而来,赶紧起跳中投。  

当!篮球砸筐反弹。  

快船内线四名球员眼巴巴地准备抢板,可篮球反弹飞到左侧边线,而阿泰正好站在哪里等待,完全来不及冲上去争抢,纷纷四散开来,老实地跟着湖人球员落位。  

那曾想,阿泰忽然击地传球,保罗正好无球空切攻筐。  

小乔丹急忙回防,奈何保罗接球顺势起跳,照准篮筐就是一记单手劈扣。  

球馆内响起欢呼,湖人追到8比13,助教布莱恩肖却频频摇头。  

解说席上,厄尼盯着电脑屏幕:“湖人队势头起来了,他们连得4分,但教练组成员似乎对此并不满意,是应该打得更好?还是有什么地方出现失误?”  

“应该是没能打出他们战术布置…”肯尼说,“他们之所以连得4分,主要依靠科比和保罗强攻,只有最基础的传球配合,而且刚才那个盖帽,还很像是犯规。”  

场内,苏阳弧顶停球,眼看两队球员分得比较开,举手示意宝石战术落位。  

阵型很快摆好,戈登随即借助掩护绕到左翼,屈膝半蹲伸手准备接球。  

科比绕前拦截,完美隔断传球路线。  

但与此同时,乔治又借助小乔丹掩护,从篮下绕到右侧45度三分线。  

苏阳马上就把篮球传过去,再转身往左移动,留出操作空间。  

乔治接球摆出三威胁动作,片刻之后再借小乔丹掩护,沿着边线起步突破。  

或许是觉得乔治投篮威胁太低,加索尔自信地平行移动,并未跨步上抢。  

乔治一时没法往里冲,眼角余光瞥见巴恩斯追上来,匆匆合球起跳中投。  

当!篮球擦到前筐,直线下坠。  

阿泰接到篮球,转身向前猛冲,像是控球后卫一般,直达前场左侧底角。  

保罗跟进到左翼接球,马上吊传给左侧腰位的加速,然后起步跑向罚球线。  

苏阳拔腿跟进,看到科比借助保罗掩护,摆脱戈登往左跑,当即换防拦截。  

如此反应相当快,但加索尔传球更快,而科比左翼接球直接往里冲。  

仓促间,苏阳全力追赶,科比却没有任何多余动作,冲到短角立刻干拔。  

受限于身高臂展,苏阳无力盖帽,也来不及抢断,只能象征性地伸手干扰。  

咚!篮球撞圈入网,湖人追到10比13。  

现场许多观众欢欢呼呐喊,助教布莱恩肖总算满意地点点头。  

“他们打出战术配合啦。”肯尼说,“但不是他们传统的三角进攻战术,而是多出一些普利斯顿战术策应,利用CP3和科比在外线相互掩护的牵扯能力,强行制造错位。”  

“我认为,所有对阵快船的球队,都应该抓着苏阳打…”奥尼尔说,“就像刚才科比强行突破,攻防两端都要消耗他体力,这么简单的道理,居然有那么多教练不懂。”  

“你说这些,正是传统控球后卫作为核心难以夺冠的原因,”巴克利说,“他们在身材上具有天然劣势,如果做出针对,很容易进行消耗,但现在时代变了…”  

场内,快船V字阵型落位。  

苏阳把球传给右肘的兰多夫,大步插入油漆区,跑到左侧短角,与小乔丹联合架墙。  

乔治乘机绕出,弯腰接过戈兰多夫击地传球,顺势拔起来迎着巴恩斯中投。  

当!篮球砸筐反弹。  

加索尔抓到篮板,落地随手丢给保罗,湖人队发起快攻反击。  

快船全队急速退防,保罗把球控在左翼,忽然向右转身抬手穿传球,而科比正好从右翼起跑,借助阿泰掩护,飞快地绕到45度三分线,身前无人进行防守。  

接到篮球,科比顺势杀到罚球线左侧,急停抬手高举瞄筐。  

戈登并未起跳,科比放低篮球,然后再次高举瞄筐,像是摇头投篮。  

戈登还是不起跳,科比终于忍不住,真正地跳起来压轴推球。  

那动作相当漂亮,但苏阳从他背后起跳,照准篮球大力猛扇。  

保罗急忙出声提醒,奈何为时已晚,篮球受力飞向右侧边线。  

原本因为提前收缩而没有换防科比乔治,因祸得福地抓住篮球,立马起步推进。  

苏阳中线接球,眼看保罗在弧顶扎稳脚跟严阵以待,直接沉肩跨步抢过去。  

加索尔和阿泰急忙收缩合围,苏阳浑然不惧地合球起跳,但正准备出手挑篮,却感到一股强大的力量从腰部传来,身体重心不由自主地时空,只能随便扔。  

砰!篮球撞板反弹下坠。  

苏阳同时落在地板上,整个人不受控制地往前扑到,重重地摔下去。  

叫好声和谩骂声同时炸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