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4 第一波考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终场鸣笛声奏响之际,苏阳起身高举双手,朝着球馆四周鼓掌。  

乔治和戈登几人也起身举手鼓掌,向前来观战的球迷们致以感谢。  

中央大屏幕显示快船全队各项数据统计:苏阳28分14次助攻,戴维斯16分3助攻…麦迪15分5次助攻,小奥尼尔12分8篮板。全队合计六人得分上双。  

赛后采访随之举行,苏阳跟着工作人员引导,走到球场中圈站定。  

记者问道:“你们在第二节开端,很快取得将近20分领先优势,但那个时候,你坐在板凳席休息,而你们出战阵容甚至没有一名球员,为何能做到那样?”  

“我们赛前准备非常充分,教练组有研究小牛队季前赛录像,并模拟钱德勒加入之后,会给小牛攻防两端带去那些变化,也就相当于我们对小牛很多变化早有预料…”  

苏阳略作停顿,继续说道:“而在第二节开端,我们出战阵容全都擅长投篮,尤其是克里斯卡曼和杰梅因奥尼尔,他们俩通过中远距离投篮,极大地拉扯小牛联防阵型…  

还有就是特雷西麦格雷迪发挥出色,在这个晚上,他仿佛重新回到巅峰。”  

麦迪首秀表现着实出色,中场休息时,他直言仿佛年轻好几岁,而且在投篮选择和创造进攻机会上,变得越来越冷静,已然不像当年那样急于表现和急于求成。  

小奥表示他也有有过类似经历,主要原因是角色变化,从绝对主力到替补球员,可以变得更加专注比赛,无需考虑太多场外因素,比如说会对代言品牌有何影响。  

在苏阳看来,麦迪表现出色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赛季刚开打,体力和精力充沛。  

记者点点头,又问:“杰夫范甘迪教练在中场结束接受采访时提到,你对新秀球员保罗乔治要求非常严格,也鼓励他朝着凯文杜兰特级别发展,你为何那么看好?”  

苏阳说道:“你有注意到他首次得分吗?那是一次强行突破,而且当时他独自面对防守专家肖恩马里昂,最终单手劈扣得分,那表明他拥有极强爆发力和球感,弹跳和弹速也非常可观,这些动态天赋可以帮助他成长为一名全明星乃至球员。”  

严格来说,乔治静态天赋一般,但他动态天赋很棒,特别是协调性和爆发力,那让乔治可以做出很多复杂动作,所以乔治经常不用热身,就能上演大风车灌篮。  

记者面露微笑:“最后一个问题,首节比赛结束前,埃里克戈登那个中线三分球,是你们特意帮助他实现新赛季愿望吗?听说他想要每个月都能投一次。”  

苏阳说道:“是的,但当时也的确适合采用超远三分,因为进攻好像只剩七秒,超远三分让小牛队难以预防,我们之前在集训时,已经有提前进行演练。”  

“,感谢你接受采访。”记者转向镜头。  

苏阳转身走开,发现好几个队友正在等待,赶忙快步跑过去。  

几人有说有笑,一起返回更衣室,刚进门就看到戴维斯顶着手机大笑。  

戈登笑问:“什么事情那么开心?”  

戴维斯说道:“热火输球啦,他们首节比赛只拿到9分,目前推特上有很多人以此逗乐,已经成为热点话题之一,有些赌场甚至提高他们夺冠赔率,热火官推还掉粉。”  

戈登摇头:“球迷总喜欢搞一场论,热火还有多达81场比赛呢?”  

“主要还是他们抱团组队招人不爽,很多人等着看他们失败…”  

戴维斯说完,快船众将纷纷点头。  

苏阳深有同感,但凡出现银河战舰式队,除开那支队伍自家粉丝,其他粉丝巴不得看他们失败,比如当年马龙和佩顿加入湖人组成4,每次输球便会激起许多嘲讽。  

“他们中锋太差…”小乔丹以传统中锋身份,开始分析热火为何输球。  

苏阳翻出手机,坐到冰桶旁边,一边冰敷膝盖,一边浏览赛后新闻。  

新赛季首个比赛日,联盟公总共安排三场比赛,太阳对开拓者关注度太低,快船对小牛早早便能预见结果,只有热火对凯尔特人,顺利成为球迷热议对象。  

热火和凯队,之前恩怨情仇太多,就拿上个赛季来说,凯队季后赛首轮,4比1绅士横扫热火,促使韦德说出那句:“这是我最后一次季后赛首轮出局…”  

勒布朗作为前骑士队员,过去三年季后赛,也被凯队三巨头击败两次。加上凯队是上个赛季总决赛球队,这场比赛开打之前,便已经被诸多媒体视为热火队实力检验比赛。  

苏阳点开详细战报,发现热火以80比88输球,单从数据上看,主要原因是韦德和波什发挥欠佳,两人合计27投7中,篮板和助攻也没几个,与巨头身份不符。  

勒布朗发挥还行,31分4助攻3篮板,但却出现高达8个失误。  

“热火三巨头并未完成磨合,他们有很多单打。”麦迪插话说道,“他们不应该三个人均分球权,应该让勒布朗更多地控球,波什和韦德主打无球…”手机端../  

戴维斯笑道:“那还算什么三巨头呢?最多算骑士改良版本,关键三分命中率还没以前骑士高,我认为他们只能打打年轻菜鸟,或者花低价找到更多射手和3。”  

苏阳默默点头赞同,滑动手机屏幕继续浏览相关新闻。  

有几位专家表示,快船首战虽然全员发挥良好,但相比德鲁古登、奥特洛、布雷克,巴恩斯等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