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六章、维也纳和会和天坑(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市,愿意扎根下来开荒种地的人太少了。  

资本家们对偏远的殖民地明显缺乏兴趣,就算是投资殖民地,也更喜欢挖矿,这种一本万利的买卖。  

偶尔出现几个经营种植园的,那都是国宝级的,数量太少了。  

人心浮躁了,大家都喜欢追逐一夜暴富,不想一点一滴的奋斗,勤劳致富在法兰西没有市场。  

社会大环境不是一己之力能够扭转的,改变不了社会,就只能改变自己。  

拿破仑四世如果碌碌无为还好,凭借法兰西雄厚的本钱,保住现在的大国地位没有问题。  

要是有雄心壮志,那就要悲剧了。野心超过了实力,必然会遭到社会毒打。  

看弗朗茨的表情,韦森贝格欲言又止。他很想说:英国人的计划都是奥地利放纵出来的。  

要建立北德意志,不只是汉诺威和普鲁士就够了,还必须要拉拢其他的德意志邦国。  

参与的人数多了,保密自然就是一个笑话。  

或许英国人还没有觉察到问题,毕竟伦敦政府这次做得真的很小心。拉拢的对象,都是和奥地利关系较远的邦国。  

计划进行到了现在,所有的知情者加起来都不一定超过三十人,全部都是各国绝对的高层,没有背叛的可能。  

理论上作为国家的主人,是不可能背叛自己的。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有人发现北德意志行情不好,想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那就没办法了。  

如果是巅峰时期的普德合并,弗朗茨肯定要想办法阻拦。然而,发展到了现在这一步,普德是否合并已经不重要了。  

这场战争对普鲁士王国的伤害实在是太大,丢失了大量的领土、人口,还背负着巨额的债务,完全是一个烂摊子。  

要是组建了北德意志,中央政府根本就没有精力干别的,他们必须要先想办法让普鲁士王国活下去。  

这不是开玩笑的,战后普鲁士王国孤儿寡母一大堆,经济上百业凋零,没有一笔资金注入,他们自己就会崩溃。  

这个时候不能指望英国人,人家不是干慈善的。真以为他们捣鼓北德意志就是好意,想都不要想。  

除了需要制衡奥地利外,更多的恐怕还是为了让普鲁士王国的债务得以正常履行,前者只是一个口号,后者才是国内利益集团需要的。  

只要想想柏林政府背负的巨额债务,弗朗茨就退缩了,这回是真的要不起。  

英国人的债务其他国家的债务国内的债务士兵伤亡抚恤战后重建费用,甚至还有可能要支付一笔俄国人的战争赔款。  

北德意志帝国多么好听的名字,先帮柏林政府还债吧,要不然普鲁士王国凭什么进来当小弟?  

10亿神盾,貌似还不够支付英国人一家的债务;20亿神盾,好像还是填不上这个坑;30亿神盾,大概可能够了吧,不过尘埃落定前谁知道呢?  

30亿神盾,这是什么概念?  

新神圣罗马帝国中央政府现在的财政收入不到2亿神盾,十五年的财政收入都填不满这个巨坑。  

当然了,这30亿神盾不需要一次性支付,并且是计算了资金利息,最后需要支付的资金。  

如果是本金的话,不要说还没诞生的北德意志了,就算是维也纳政府都没有能力接盘。  

即便是可以分期,柏林政府也没有能力支付如此的巨额债务,这就需要微操了。  

接下来柏林政府会怎么干,弗朗茨的差不多清楚了。首先脸是不能要了,开足马力印钞票,利用通货膨胀把国内的债务给抹去。  

国际贷款也要慢慢往下磨,争取让债主免掉部分利息,最好是只偿还本金。发行的债券全部延期兑付,什么时候有钱什么时候还。  

估摸着能够能够砍掉一半的样子,柏林政府还是还不起,那就只能让中央政府分担一部分了。  

问题是别的邦国愿意替普鲁士王国出钱么?涉及到了自身利益,北德意志帝国那是什么玩意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