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章、山寨时代终结(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府没有大力发展房地产,但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土地价格还是蹭蹭的往上涨。  

这不是政府能够控制的,除了国有土地外,奥地利最多的还是私人土地。这些土地遵循自由交易原则,价格根本就无法控制。  

萨拉热窝的土地价格还算温和,维也纳市中心还有上万神盾一亩的天价土地,除了开发高档住宅和商业地产,别的产业根本就用不起。  

这还是多极化发展,维也纳人口不多的结果,要不然地价还会更加疯狂。  

无法插足利润最丰厚的产业,史洛夫只能选择退而求其次,扩充原有产业。在疯狂的市场面前,现在什么产业都在血赚。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亚诺尔提议道:“史洛夫先生,不如我们再增加一些辅助业务。比如说:加工罐头盒子。  

现在罐头业迅猛发展,对盒子的需求量也迅猛增长。以我们的技术,要生产罐头盒子,没有任何问题。”  

这年头的罐头,大都采用的是铁盒子,玻璃罐头属于奢侈品。  

不是说玻璃生产技术不行,主要是玻璃罐成本相对较高,且运输困难、容易发生损坏。  

成本上去了,价格也上去了,丧失了市场竞争力。  

战争年代更不用说,肯定要采用物美价廉的铁盒子罐头啊!食品安全,这从来都不是问题,反正大人物们又不吃。  

加工罐头盒子只是小业务,不过蚊子再小也是肉,作为一名合格的资本家,史洛夫从来都不嫌自己钱太多。  

“很好,亚诺尔。你这个提议非常棒,打开思路就对了。  

现在市场竞争这么激烈,我们必须要尽可能的开扩新业务,提高企业利润,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  

不光是罐头盒子,酒瓶子、水壶,这些小物件我们也可以生产,你去安排吧!”  

自从奥地利加入自由贸易体系后,市场冲击每天都在发生,“危机意识”也渐深入人心。  

如果不是普俄战争来的及时,一场波及欧洲大陆的工业市场竞争,恐怕已经爆发了。  

聪明人都知道战争只是延缓了这个过程,该来的还是会来,这不是个人能够阻挡的。  

要么凭借这个机遇一飞冲天,要么在竞争中沉沦下去。  

普俄战争在延缓危机爆发的同时,也在加剧这场危机。奥地利报纸上天天宣传,资本家们自然不会没有反应。  

有人选择多元化发展,扩张新业务、分摊风险;有人选择深耕细作,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史洛夫本身也是多元化的推崇者,想要利用普俄战争的机遇,将业务扩充到食品加工业。  

不要看食品加领域竞争激烈,但这是奥地利的王牌产业,全欧洲的所有竞争者,在这个领域都是弟弟。  

在自由贸易体系下,占据优势地位的奥地利食品加工业,抗风险能力要比其他产业更强。  

然而现实却把史洛夫拉了回来,没办法萨拉热窝毕竟是内陆城市,消息相对闭塞一些,史洛夫的反应不够快。  

无法扩张到食品加工业,他不得不选择深耕五金配件,以此为核心开扩相关业务。  

至于奥地利竞争力更强的电力、内燃机领域,不是史洛夫没想法,完全是够不上。  

这些靠科技吃饭的领域,不是普通人随随便便就能够参合进去的。  

玩儿山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奥地利早就进入了专利时代,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根本就无法立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