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转折点(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吃了亏。  

经过一番苦战,奥立弗成功的带部队跑路了,顺便还解救了一帮溃散的英军士兵,总算是努力没有白费。  

俄国人也是人困马乏,士兵们没有体力继续追击。看到这种情况,费兹罗伊·萨默塞自然选择了见好就收。  

死守索非亚不存在的,蒙特斯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了。可惜这座城市被奥斯曼人折腾的太厉害,城防工事早就没了。  

城内的民众对联军恨的咬牙切齿,依托城市和俄国人打巷战,首先陷入人民战争中就是他们。  

况且,奥斯曼政府的效率太低,在索非亚囤积的物资还不够联军一个月的消耗,他们要是敢坐困孤城,就等着全军覆没吧!  

这次大会战进行到了现在,联军的兵力已经很紧张了,不要指望有人来给他们解围。  

那怕是从国内抽调援兵,时间上也来不及。战役失败过后,联军就争先恐后的跑路了。  

长达十几公里的战线,全歼是不存在的是不可能的,俄国也只是撕开了联军的一段防线。  

如果不是为了解救更多的士兵离开,奥立弗可用不着赶过来和俄国人打遭遇战,他们掉头就跑俄国人根本就不会追。  

历时半年时间,双方投入近二十万兵力的战役,以俄国人的惨胜而告终。  

看着伤亡报告,费兹罗伊·萨默塞可以负责任的说:他很好的完成了沙皇政府的任务,真的是不计伤亡的取得了胜利。  

前前后后的总伤亡加起来高达6.7万,俄军士兵基本上换了一遍,其中阵亡了2.6万人(包含没救过来的伤员)。  

就算是后方源源不断的补充兵力,到了现在这支俄军部队也打残了,急需修整。最后的攻坚战,明显可以看出来俄军战斗力的下降。  

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取得的战绩是:击败了10万联军,干掉了3.4万联军士兵,俘虏联军2.5万人,包括高达1.1万余人的联军伤员。  

从双方的伤亡来看,这次战败的是俄国人才对。要不是保加利亚游击队的爆发,这次战役胜负犹未可知。  

为了面子上好看,费兹罗伊·萨默塞还是毫不犹豫的吞掉的保加利亚游击队的战绩,又无视了他们付出的伤亡。  

当然,为了让保加利亚人继续给他卖命,费兹罗伊·萨默塞还是向国内给他们请了功,重点强调了保加利亚游击队拖延敌人援军,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杰出贡献。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光这一条就足以让沙皇政府同意他之前许诺的条件。  

本来沙皇政府就准备吞并保加利亚地区,圣彼得堡还担心这些游击队会不会成为阻碍,现在能够收编他们,尼古拉一世怎么可能拒绝呢?  

不管双方的损失如何,都不能影响这次战役的历史地位,此战被历史学家公认是第二次保加利亚会战的转折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