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火龙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蓉城。  

川府大地。  

飞机制造基地中,一辆外形怪异的飞行器,正在被工程师们不断改造之中。已经从副总设计师转正的蒯工,拿着几张手绘的图纸,与其他工程师讨论着下一步的优化方案。  

先前按照第六代战斗机标准研制的火龙战斗机,已经随着杜恪领域的诞生而宣告流产。  

然后就是技术不断突破,火龙战斗机的改良也是一天一个样,最终改成了现在的四不像,与历史上任何一款战斗机都没有相似之处的全新结构。  

“蒯工,程总那边打来紧急电话。”一名助理匆匆跑过来。  

“你们继续讨论方案,我去接个电话就回。”蒯工随口吩咐一句,便跟着助理去了办公室,接起电话,就听到那头老搭档气急败坏的声音。  

“老蒯,赶紧的,把现在的方案推翻吧。”  

“怎么滴?”蒯工莫名其妙。  

“还不是我们的杜院士,又给我们送大礼来了…这大礼包,真的,都不想收了。”程剑龙在电话那头,声音十分别扭,既有兴奋又有委屈。  

“啊,杜院士又推出什么高科技了?”蒯工也是浑身一震。  

为了杜恪的黑科技,火龙可谓是命运多舛,几次试飞几次流产整改,前阵子退休的老总设计师回来,看到新的火龙,差点都没认出来。  

在这样反复修改过程中,对制造飞机的工程师来说,简直就是无比的折磨。  

痛并快乐着的折磨。  

“还记得之前我们聊过的超韧性结构吗?”  

“嗯,我记得,杜院士的论文我都反复看过,怎么…你是说,超韧性结构已经研究出来了?”  

“不是研究出来了,是已经可以工业应用了,铸造局那边连续几个月攻关,发明了超韧性冲压车床,可以量产超韧性合金。也就是说,火龙的合金结构,全都可以应用上超韧性结构了。我刚刚才了解,这普通的钢板经过超韧性冲压直接提升七点五倍强度,太厉害了。”  

“七点五倍?”  

“总的换算是这样质量轻五分之一强度提升一点五倍,用作建材的话最重要的就是节省了重量。”程剑龙说道。超韧性结构对体积的节省很小对重量的节省很大。  

“即便是这样,也是难以想象的提升看来,火龙又要改了。”蒯工一边感慨一边叹息“老程,你说,我们真的还要继续火龙吗?”  

“为什么这样想?”  

“反重力技术兴起,火龙注定要被淘汰与其在落后的技术上不断添加新技术何不直接在反重力的技术上进行研发。我在想是不是与兵工集团那边合作,直接开发反重力战机,放弃高空巡航这一点点性能,直接改为低空巡航,一样可以制霸空中领域。”  

程剑龙在电话那头沉默片刻才说道:“我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火龙还是要继续研发下去这是一次技术储备,也是一次战略迷惑。”  

“战略迷惑?”  

“对短时间里,反重力技术不能透露我们的威慑力只能通过火龙战斗机来表现…火龙肯定无法大规模列装服役仅做少量展示。”  

“也就是说我们的火龙就是个稻草人?”  

“老蒯,不要带着怨气说话,战略需要,容不得我们多想。等火龙研发之后,我们再进行反重力战机研发,争取早日实现伟大复兴吧。”  

“嗯,我知道的,我也不是抱怨,只是…”  

“我懂。”  

挂断电话,蒯工深呼吸一口气,觉得这应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只是身为火龙的总设计师,他本人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就像自己家的孩子还没出生,就被确定长大后要穷困潦倒一样。  

“唉!”  

“就算火龙只是被淘汰的战斗机,我也要让你呈现出最完美状态,振翅蓝天,留下最矫健的身姿!”振奋精神,蒯工又重新投入新的研发之中。  

如果说蓉飞这边对火龙的心态复杂。  

那么兵工集团反重力飞行器研究所这边,则每天都洋溢着快乐氛围,设计师们大胆设计,各种型号的飞行器都被设计成方案。  

什么飞碟,什么水滴,什么电钻,什么茶杯,各种奇奇怪怪的形状都有。  

而研究所的展示长廊上,已经有好几副照片挂上去,第一幅是反重力叉车,正式名称为筋斗云叉车。第二幅是反重力观光车,正式名称为筋斗云客巴。第三幅是筋斗云货车,第四幅是筋斗云拖斗车,第五幅则是筋斗云吊车。其中就属筋斗云吊车最奇怪。  

一点也没有飞车的感觉,就是个大型的圆盘,中间是绞索装置,可以吊起最大重量一百吨的活物。  

筋斗云系列飞车,基本都在夜光基地使用,故障还是比较多的,但一直在改良技术,同时积累经验,为下一代筋斗云飞车系列做技术积累,等到真正开始推广时,筋斗云飞车一定会非常成熟。  

“小冯,让你改的设计图改好没有?”  

“哎,啊,哦…”正在电脑上聚精会神设计图纸的新人设计师,表情先是迷茫,然后陡然变得慌张,“这个,这个,陶工,我…”  

陶工已经阔步走过来,来到小冯的电脑跟前,表情严肃:“你不会又忘了吧?”  

“我…”小冯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电脑打开我看看。”  

“这个…”  

“快点!”  

面对陶工的严肃表情,小冯只好将自己的设计界面打开,上面不是什么筋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