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水熊虫苔藓(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音道,“外界温度为零下85度,风力五级。”  

“登陆车对地表进行采样。”  

周雄再次命令道。  

“正在采样中…采样完成,开始分析…”  

“地表干冰占据95.7,水冰占据2.2,另有氧化铁、二氧化硅等成分,暂时未发现微生物活动痕迹。”  

随着ss的话语,所有人都是神色一喜,虽然早在之前的几次无人探测中就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火星有水的存在,可是如今真的亲眼见证时,每个人内心的欢喜都是溢于表。  

“周舰长,让我下去考察考察吧!”  

就在这时,人群中终于有人等不及,开口起来。  

“我也去!”  

“让我也去!”  

“还有我!”  

一群人纷纷大声嚷嚷起来。  

“各位冷静一下!”  

周雄连忙按了按手,将众人的请命压了下去,“大家不必着急,如果环境探测结果没有问题的话,接下来的几个月到几年内,我们都会居住在这里,所有大家不必着急于一时。”  

“不过初期的人工考察也是必须的,既然如此的话,四个洲区可以分别推选出一名人选前往外界进行探测,这已经是极限了,毕竟外界情况不明,我也要对大家的情况负责。“  

随着周雄的话语,众人纷纷答应下来,并在自己的三人组中选择出去考察的人员。  

而剩余四名代表黑光科技的科研人员中,周雄作为舰长需要应对一系列突如其来的应变,自然是不能第一个外出考察的,于是他便将这个机会交给了一名金发年轻人。  

这是一名生物学专家,而他的名字叫做汉尼拔·凯撒。  

没错,他便是早在生命科学城创立之初便跟随陈晨,如今已经独当一面的生物学顶级天才,同时也是上帝禁区的教授级成员,在黑光科技内拥有极高权限的汉尼拔。  

这次前往火星探测,是汉尼拔主动要求的,因为他有着一个星际旅行的梦想,而且此次行动也是准备多时,失败的概率极小,于是陈晨便将他安排在了此次的载人飞船中,成为第一批前往火星的科研人员。  

此时,他并没有和其他人那样待在一起,而是来到飞船的实验室中,并在一排生物展架上拿出了一罐金属罐。  

这罐金属罐内,装着一种特殊的植物——“水熊虫苔藓”的原生质体。  

“水熊虫苔藓”属于一种转基因真藓目苔藓,它的本体源自于一种名为“小立碗藓”的苔藓。  

因为苔藓的dna结构较为容易进行修补,并且能通过将苔藓的基因替换成能产生称心化合物的基因,大量制造各种化合物,因此在陈晨的要求下,汉尼拔便栽培出了这种独立的“水熊虫苔藓”植株。  

而大致的流程是:汉尼拔使用水熊虫的基因去改造“小立碗藓”,毕竟水熊虫汉尼拔能够找到的地球生物圈内最强悍的生存动物。  

它们能忍受六倍于最深海底的压力,可以承受数百倍于人类剂量的辐射,以及接近绝对零度的温度,曾经有过很多次实验,把一批水熊虫暴露在接近绝对零度的真空中长达10天,最后竟然还有很多只没有死掉。  

水熊虫的绝招是所谓的“隐生”,把生命代谢放慢到几乎停止的程度,进入休眠态时,它的身体含水量可以降到3不到,名符其实的“脱水”,可是一旦只要把水加回去,水熊虫就能像凤凰一样“浴水重生”。  

于是,汉尼拔便通过黑水将水熊虫进行强化,经过一系列强化之后,一种足有人类手指粗细,全身包裹着坚硬几丁质的“怪物”出现在现实中。  

这种“变异水熊虫”适应能力十分强大,不吃不喝也可以生存三年到五年,即使放在沸腾的水中也能安然存活,更是能承受接近绝对零度的低温,即使是真空中也只是进入隐生状态,只要气温回升就会复苏。  

而在隐生状态下,变异水熊虫能够存活百年以上。  

于是汉尼拔在培育出满意的变异水熊虫后,便使用了它的基因嫁接在“小立碗藓”的基因上,这种转基因苔藓在虽然没有像“变异水熊虫”那样获得变态般的生存能力,可是即使在零下上百摄氏度的冰柜中也能繁荣生长,寿命比它所有的地球同伴还要长。...  

根据模拟火星环境的实验检测,这种名为水熊虫苔藓的植被有很大的几率能忍受火星严寒的天气,成为一种能在火星生存下来的特殊苔藓植物。  

火星大气层别的什么都不多,最多的便是二氧化碳,而这种phy苔藓经过基因调试后,则可以在零下数十度的严寒中生存,同时只需要极为微量的水存在,如果此次培植成功的话,那么就代表了火星环境有被改造的可能。  

到时候,随着苔藓释放出的氧气越来越多,火星的大气层也能弥补得更加厚实,随之而来的就是气温升高,引发埋藏在火星地表以下的大量二氧化碳继续蒸发,然后带来更高的温室效应…  

等火星的温度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甚至可以有更多植被生存的空间,直至动物也开始能在火星存活,到了这里,整个火星就能步入良性循环之中。  

当然,梦想是美好的,可是想要达到这一步,还有很长很长的路途要走,而现在便是万事的开端。  

拿到这罐苔藓之后,汉尼拔才跟着一众队伍来到了飞船的隔离舱,此时众人早已选好了第一批外出勘探的人员,这群人兴奋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