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罪恶之都(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生变异,陆辰心中已经感觉到了不妥。  

“世界有可能发生丧尸危机,但以现在的网络发达,我又是在天朝内部城市,丧尸出现后绝对会被快速播报,不可能一点风声都没有,也就是说,这些丧尸是刚刚出现的,刚刚出现的丧尸不会发生变异。”  

这是陆辰的思维,在这种思维下,丧尸哪怕进化,也不会太强。  

什么,你说有的地方丧尸一出现就获得强大无比的力量!  

我不要你以为,我要我以为。  

这里是陆辰的梦境,他以为的事情,就会按照他的意志出现。  

当然,星空章鱼在燃烧自我,以梦境的掌控能力,祂是能稍微操纵一下的。  

这种操纵能抵挡陆辰的意志,扭转梦境的规则。  

陆辰在以自己的意志扭转梦境,星空章鱼依靠梦境神职。  

论实力,当然是星空章鱼比较强,但陆辰有神格庇护,这里又是他的梦境,两者能打平。  

所以,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丧尸实力获得增强,陆辰也会获得增强,至少他能获得免疫丧尸毒素,并且因为中毒之后,会基因蜕变实力增强,最后就是陆辰与进化的丧尸对拼。  

这种对拼看的是陆辰强化的速度快,还是丧尸强化的速度快。  

而梦境中进化的本质,看的就是陆辰的意志强,还是星空章鱼燃烧自我对梦境的掌控更强。  

这是一种对抗,如此对抗持续下来,陆辰的意志很可能会因为磨砺而变得更强,或者没有承受住压力失败惨死。  

因磨砺增强砍死所有丧尸就不说了,而承受不住压力惨死,陆辰仍然不会死亡。  

普通人自然是在梦境中死一次就彻底死亡,但陆辰意志坚韧,又有神格庇护灵魂,他一次死亡只是会让灵魂虚弱,还有再来的机会。  

所以,陆辰刚才看似危险,但其实只是争端的开始,这是第一次时星空章鱼没有燃烧自我的原因,祂无法确定燃烧自我能否彻底灭杀陆辰。  

万一灭杀不了,反而令陆辰意志得到了磨练,祂就亏大了。  

同时,燃烧自我对于祂的实力也是一次损伤,不是邪祟之气的逼迫,邪神可不会如此大无畏。  

总之,陆辰没有想象中的危险,但这点他并不知道。  

“幸好有七大鬼神,否则真的有危险。”  

“而且,那星空章鱼也是愚蠢,只想着对抗,不会诱惑。祂要是诱导我,引导我获得梦境中时停的能力,或者说催眠万物的能力,然后让我用这能力犯罪…我绝对会一直沉沦下去,那时就危险了。”  

这确实是诱惑人的一种方法,而且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但这种方法,对付陆辰的效果…寥寥。  

没办法,陆辰不是卫道士,更不是什么正人君子,想想陆辰第一次与姬红蝶发生关系的时刻,那次不仅是强行,当夜陆辰手段可是很暴虐的,第二天红蝶行动都是强撑着,这可不是良善之人会做的事情。  

也因此,获得时停以及催眠万物的能力,就此在梦境中享受,这对于坚持心中良善的圣骑士确实是一种意志的打击,但对于陆辰而言,很可能是一种享受,并且,万一由此感悟到了世人皆醉唯有独醒的那种掌控世界的爽感,他的意志很有可能籍此得到磨练。  

对付陆辰这样的霸道意志,最好的做法就是正面击败陆辰,打败他,或者用伦理规则束缚住。  

第一次的项目经理之所以强行不让陆辰请假,就是想用公司的规矩束缚陆辰,把陆辰束缚在公司之内,慢慢的磨灭陆辰霸道的意志。  

可惜,这种做法没有成功,霸道的本心令陆辰太过随心所欲。  

当然,星空章鱼也可以用民族,国家这等大义来压迫陆辰,这真的有可能成功,对于前世的规矩,陆辰大部分还是愿意遵守的。  

但星空章鱼并不熟悉陆辰原本的国家,另一个就是,星空章鱼早已经被污染了,跟陆辰一样,祂早已失去了神袛的智慧,习惯于用简单暴力的手段解决事情。  

“能正面碾压令敌人心神恐惧,为何用其他方法?”  

所以,丧尸潮才会如此快的出现。  

顺便说一下,大章鱼原本想的是把那些真灵转变为自己熟悉的怪物,但因为那是以陆辰梦境为主体所在的世界,他本能的把人类真灵变成的怪物当成丧尸,所以,最后才是丧尸出现。  

“如果不是有神格庇护,这次我就真的完了。”  

没有神格庇护灵魂陆辰确实会完,还不是现在,早在邪神大规模降临那一次他就必死无疑,只要有一丝的弱点,完美的神袛就能找到对付陆辰的方法。  

不过,此次事件总算是过去了,恢复清醒之后,陆辰没有思考多久,就把意识转移到地狱,再次吞噬起了恶徒的真灵。  

因为连续的融合使得陆辰实力渐长,此次,他足足吞噬了一万二千才感觉到杂乱的声音在自己脑海响起。  

被真灵残余的东西干扰,陆辰什么也做不了,只能休息,等候融合真灵的负面影响全部抹除。  

只是,干坐着休息的陆辰感觉到了无聊,更感觉此次消除的速度偏慢。  

确实慢,被星空章鱼影响,陆辰虽然会有些危险,但因为大章鱼把真灵残余的渣滓全部汇聚了起来,并以实体的形势把它们放在了陆辰眼前,这使得陆辰只要灭杀那些实体就能完全消除影响。  

而现在,陆辰却只能凭借意识硬抗,等候那些怨念消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