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五章:开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经过舞狮队的一番热闹,诸天武馆外围聚满了人群。  

李逸之站在台阶上,高声道:“诸位,相信大家心中一定很疑惑,我为什么要把武馆开在这里来吧。”  

周围的人群纷纷点头,有人喊道:“这位馆主,咱们都是平民,就算是有钱送孩子来学武,也没有足够的钱财支援他修炼啊。”  

李逸之微微一笑,道:“你这话说得倒也没有错误,一般来说,进武馆学武,本身就需要不菲的学费,并且还有日常的花销,如充足的肉食,购买兵器和各种丹药等等,那怕的富裕的家庭,也很难支持一人练武。  

但是,我这诸天武馆不一样。首先,我这里的没有学费,人人都可以学武;第二,在我诸天武馆学武,不需要购买丹药,也不需要维持每日丰富的食物,与平日里差不多就行了。”  

哗!哗!  

围观的人哗然,很多人纷纷不信。  

“怎么可能,不要学费也就算了。可是练武哪有不需要丹药的,否则岂不是要压榨身体,到老一身伤痛。”  

“天上不可能掉馅饼,我看这人没有什么好心思,居心叵测啊!”  

“肯定有阴谋,我不相信天下会有这样的好人。”  

“安静!”  

看着吵吵囔囔的人群,李逸之低喝一声,声音如雷霆炸响,让人群瞬间安静了下来。  

他目光扫过众人,缓缓说道:“这天地之间,充斥着无尽的天地元气。元气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是真实存在的。一般来说,唯有人仙和雷劫高手,才可能利用到元气。  

但是,我所修炼之法不一样,那怕你是普通人,也可以吸纳到天地元气。这天地元气就相当于无上灵药,因而,我们练武不需要丹药,也不需要充足的食物,只需要打坐吸纳天地元气即可。”  

围观的众人面面相觑,眼中满是疑惑之色。  

实在是李逸之说得太过玄妙了,什么看不见摸不着,那不就是什么都没有嘛。  

还什么人仙和雷劫高手才能够吸收,那是什么境界,他们怎么没有听说过。  

这人,莫非是个傻子,这耍他们?  

李逸之看着所有人眼中怀疑之色,也没有去多加解释。  

他指着左右两侧靠墙的九块石碑,说道:“看到这九块石碑了么,上面就刻写了修炼之法,我把它们放在外面,所有人都可以学习。其中第一块为人体经脉图,要想修炼,就首先得把人体经脉图背熟。第二到第五块,分别是两种练气之法,第六到第九块,为武技。  

这九块石碑上有着我详细的注释,任何识字的人都可以理解,你们可以抄录后回家修炼,等你们入门了,再考虑进不进我的诸天武馆。”  

话落,李逸之也不管他们,径直走回了武馆内。  

就如他宏愿所言,他只给天下人一个把握自己命运的机会,能不能抓住,那就不是他要管的了。  

再说,这九块石碑摆在这里,总有人回去修炼。  

一旦有人成功,自然会自发地去宣传,这可比他一个人卖力的宣传要轻松得多。  

轰!轰!  

众人沸腾了,纷纷朝九块石碑围去。  

“莫非真的可以修炼,不会是骗人的吧。”  

“如果真的可以,那这武馆岂不是亏大发了,竟然就这么公布修炼之法。”  

“特么的,谁娘的挤我。”  

“快快,有没有识字的,给大伙念念啊!”  

听着外面喧闹的声音,李逸之径直朝后院走去。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等,等有人入门后,从而形成一股风潮,席卷玉京城。  

诸天武馆外,熙熙攘攘,喧嚣声震天。  

一直到入夜,人群才不舍地散去。  

而接下来五天,都是如此。  

虽然人们将信将疑,但却也都在认真地抄录,万一可以修炼呢?  

这对于平民们来说,无疑是一条出人头地的道路。  

当第六天,终于有人入门,修炼出真气后,就彻底把所有人的热情给引爆了。  

随后几天的时间里,不断有人入门,一个个好消息如旋风一般,席卷了南城。  

终于在第十天,有人上门来拜师了。  

翌日,后院。  

李逸之出拳如猛虎,左右腾转挪移,狂猛如魔。  

他全身的骨头都在不断发出咔咔的轻微响声,那是他在用血气配合淬炼着全身骨骼。  

经过十多天的苦练,他终于从练膜,跨入了炼骨境。  

随着炼体的进步,李逸之感觉身体内新诞生出来的血气,又更加精纯了一些,并且也更迅速了。  

这也让他血丹的修炼速度加快了不少,已经从原来的绿豆大小,成长到了龙眼大小,直径差不多一寸的样子。  

许久,李逸之终于练完了《虎魔炼骨拳》,缓缓手工而立。  

一旁的胡忠忙走上了前来,汇报道:“公子,弟子们都已经到齐了,总计五十人,正在前院候着。”  

李逸之点头,随后来到了前院,  

院子中,五十个青少年整齐地站着,看着李逸之,眼中充满了热切。  

因为先前胡管家已经告诉了他们,接下来一个月内,李逸之都不会再收徒了,而是全力培养他们。  

这在他们心中,已经算是正式弟子的待遇了。  

当然,李逸之没有打算收徒,他们之所以全力培养这第一批人,自然也是他计划的一部分。  

因为这玉京城太大了,常住人口超过了五百万,平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