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蜈蚣(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听到宋桀连珠炮般的质问,那名白莲门徒脸上立刻露出了冷笑,准备口吐芬芳,阴阳怪气一番。  

叛徒神气什么?  

公羊瀚没有心情听他们对线,直截了当说道:“你继续说,鱼庆秋他们还说了什么。”  

“是,”  

教众点头道:“据鱼庆秋所说,他在地下隧道里已经呆了接近一个时辰,大致发现地道系统整体上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就是单纯的地道,地势曲折复杂,稍一不慎就会迷失方向,在一个地方兜兜转转。  

但只要沿途做好记号,补给充足,总能找到回到地面的隧道。  

没有生命危险。  

而第二层的情况则较为复杂,闯入者会遇见一扇扇石质大门,门上面会有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问题”  

白眉老者眉梢一沉,低声道:“什么问题?”  

“他没详细说明。”  

白莲教众回答道:“不过他说,在第二层回答错了问题,进了错的隧道,会遭受一定惩罚,  

然而,对于没有法力的寻常盗墓匪贼来说是九死一生的局面,  

在修士看来也仅仅是稍微有点危险而已,不算在劫难逃的绝境。”  

公羊瀚心中稍定,续而问道:“那第三层呢?”  

白莲教众眉头微皱,不是很确定地说道:“据鱼庆秋描述,第三层的地道和第二层类似,  

但在回答正确问题后,能得到一定的奖励,  

比如可以令白头发变黑的树汁,  

能治愈陈年旧伤的果实,  

令使用者只能说出真话的泉水。  

不一而足。”  

“荒唐。”  

宋桀摇头道:“他以为这里是什么得道仙长居住过的洞府仙宫么?还藏有秘宝奖励?  

就算世上真有仙宫,也绝对不可能藏在吕州地下,毗邻九幽黄泉,满是泥土虫豸。”  

“仙宫不一定,秘境倒是还有可能。”  

白眉老者闭着眼睛思索了一阵,幽幽道:“传闻中,妖魔巨擘或者修为参天的散修,死亡后其尸体万年不腐,  

随着法力泄露,周围环境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自发构造出种种不可思议的秘境。  

不过眼下我们被围困吕州,当务之急还是快点找到出路。”  

历朝历代都会产生传闻,某位独领风骚的强悍修士,早年间可能是个毫无修行天赋的寻常人,只是在偶然闯入前辈先贤的洞府、获得传承之后,  

才能一朝化鱼为龙。  

寻常的江湖人士,可能会觊觎所谓秘境,  

然而他们这些狂热白莲教徒满脑子都是苍天已死,白莲当立,  

就算真有秘境,也得等到将少主救出去后,再一探究竟,将其中宝藏献给教主。  

白莲门徒点头称是,补充说道:“鱼庆秋称,如果在第三层进入了错的隧道,那么面临的危险,也远超第二层。  

刚才我们听到的那阵响动,就是他开启了错的大门,导致某种东西被释放了出来”  

话音未落,隧道深处再次传来那种震耳欲聋的巨响,这次响动甚至比上次更加接近。  

碎石土块似冰雹般砸下,整截隧道都在震颤,仿佛下一秒就会崩塌陷落,令千万钧土石彻底掩埋惶恐不安的众人。  

狂风再度来袭,被白眉老者护住的公羊瀚眼中闪过一丝决然神色,推开下属,自腰侧拿出一块圆环玉佩,毅然决然将其捏碎。  

玉石迸裂的声音是如此清脆,就算在呼啸狂风中也清晰无比。  

公羊瀚的背后似慢实快地浮现出一个朱红色的庞大身影,戴龙盔,穿铠甲,右手持短枪,左手托塔,慈眉善目,端庄祥和,  

却偏偏在眉眼间渗出一股摄人心魄的狰狞邪意。  

虚影缓缓睁开了赤红双目,漫天狂风顿时平息,整条隧道里安静得落针可闻,  

只剩下白莲教众紧张的呼吸声,  

以及宋桀双肩呲呲的冒血声他的肩上还顶着两支箭。  

咔嚓咔嚓极远处传来了一阵细碎声响,  

隧道拐角那里,亮起了橘红色的光芒,像是有人拿着明亮的火把,朝这边缓步接近。  

“有,人,吗?”  

沙哑低沉、时断时续的凄厉人声在拐角处响起,“救,救,我”  

包括公羊瀚在内,所有白莲教众都绷紧了面庞,不由自主地攥紧了武器。  

“有,人,吗?”  

那人声还在呼喊,窸窸窣窣的细碎脚步越来越接近。  

终于,橘红色的火把光芒转过了拐角,白莲教众看清了发出呼喊的“东西”。  

那是一条体型庞大到几乎塞满宽敞地道的巨型怪物,  

其身躯狭长,形似蜈蚣与蠕虫的结合体,  

背部覆盖着漆黑沉重的甲壳,甲壳两侧下方分布着数百对白色步足,从泥土上经过时,会发出令人头皮发麻、浑身不适的密集响动。  

而蜈蚣头部的甲壳,则扭曲变形,呈现出人类面庞的形状,  

人面空洞的左右眼眶里,各生长着一个橘黄色的发光球体,像是眼睛,又像是灯笼。  

人面的上下颚骨之间,延伸出三根齿轮形状的白骨,  

组合在一起,形成与现代钻井工程中使用的牙轮钻头类似的结构。  

“有,人,吗?”  

巨型蜈蚣转过拐角,朝众人缓慢爬来,  

头部的庞大人脸,发出沙哑浑浊的喊叫,  

嘴里的牙轮钻头徐徐转动,将接触到的泥土石块碾为齑粉。  

“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