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九章 真玄真玄(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光芒所化的字,缓缓消散。  

庄冥收回目光,神色平淡。  

他的目光,看向了周边的无数天材地宝。  

而今真龙百丈,已经到了这个境界的极致,堪比金丹圆满,足以承载真玄之印,加上这一次九道福泽炼化,更加不凡。  

对于真玄第一印,他也有了足够的领悟。  

目前他所缺少的,只是凝就真玄之印的底蕴。  

其他金丹圆满的修行人,需要日夜积累。  

而他需要的,只是这些天材地宝。  

具有这些天材地宝,他便能以《太虚清气化龙篇》将之炼化,排列五行,化为己用。  

而后再以万道归虚洞庭图运转力量,助真龙越过百丈界限。  

最终以聚圣山功法,凝就真玄之印,落于真龙之身。  

待到那时,他便是真玄大修士!  

“今已入夜,晨曦之前,我必成真玄!”  

庄冥这般念着,肩上的蛟龙虚影,倏地化作真身。  

真龙展现百丈之躯,昂然咆哮,形状比之于先前,似有少许不同,但却又似乎并无不同,只是论起龙威,已是凶悍至极,仿佛仙神当世。  

但见百丈真龙现身,骤生,狂风席卷。  

只见狂风卷起眼前无数天材地宝。  

真龙盘旋空中,倏忽张口,吸取漫天风云。  

无数天材地宝,落入真龙口中。  

顷刻之间,太虚清气化龙篇,便在庄冥的操纵之下,顿时运转起来,炼化这无数宝物,将其中蕴藏的五行之气,按照功法排列,增长龙身修为。  

“开!”  

庄冥眼神凝重。  

真玄九印第一印。  

这一印,须心志坚毅,心无旁骛,凝就此印,纵然天崩,亦应心志不改。  

在此之前,庄冥之所以无法凝就真玄之印,无法晋入真玄之境,便是因为听闻山门变故,师尊陨落的消息,心绪动荡,难以安定,而无法炼就此印。  

此刻回山,纵然大敌当前,但他已在山门之中。  

这便是安定的意志。  

在山门之中,他可以不惧外界威胁,安心修行。  

在山门之中,他可以无须忧虑,凝练真玄之印。  

目前他只需要,一心修炼,为抵御大敌作准备!  

而炼就真玄之后,便也只须一心抵御大敌!  

“心志已定,真玄必成!”  

阵盘所在之处。  

九师兄的手中,是大狱业火罩。  

这是大楚帝师手中的真玄宝物,在世间修行人而言,已经是极为难得的至宝。  

但是在聚圣山真传弟子的眼中,还是稍逊一筹,在真玄级数的宝物当中,也只能算是中等偏下之流。  

“五师兄有一枚火神珠,乃是地煞真焱凝练而成的宝贝,作为这大狱业火罩的核心,立时便能成就上等真玄之宝。”  

九师兄这般念着,手中已经多了一枚极为炽烈的火神珠,打入了大狱业火罩当中,法力施展,顿时加以凝练。  

他的炼宝造诣,自然不如五师兄,但将火神珠炼入其中,倒也不是什么难事,寻常金丹级数真人,便能做到,只是相较之下,比之于五师兄那样的炼宝宗师,不免在细微之处,缺乏些圆融如意,但五师兄归来之后,未必不可重炼。  

他给庄冥留下宝物,并在他周边,留下了阵法,隔绝周边动静,但自身没有去感悟庄冥交与他的真玄石碑。  

因为他自觉底蕴不足,哪怕悟通真玄第一印,也不足以凝就真玄之印。  

他毕竟不能像庄冥那样,直接炼化诸般宝物,一夜之间,便为己用。  

他只能以三年五载,日夜积累,来积蓄底蕴。  

眼下感悟真玄石碑,对修为的提升较为有限,或许在他感悟当中,便有大敌出手,逼他不得不应对,白白浪费一次感悟真玄的机会。  

与其如此,不如将十三随身的宝物,借聚圣山的库藏,都来提升一个层次,正好在十三成就真玄之后,派上用场。  

“嗯?”  

就在这时。  

九师兄眉头一挑。  

他露出惊讶之色。  

布在庄冥周边的法力,受到了动荡,隐约有破散的迹象。  

他本身乃是金丹巅峰,此刻十三无意间散发出来的气息,便动荡了他的法力。  

也即是说,十三的真玄之印,已然得成?  

这未必也太快了些?  

九师兄讶异之余,又添许多喜色。  

不过,十三想必还没那么快出关。  

若在外界,晋入真玄,此刻便也该到出关的时候了。  

可是如今摆在十三眼前的,必是聚圣山的福泽。  

真玄之印,能融入一缕福泽,待到那时,比之于寻常真玄初境,会强大许多。  

而他炼就真玄之印,大道金丹烙上此印之后,法力重新洗炼,也会改换根骨,待到那时,十三还能以真玄之躯,再度融入一缕福泽。  

“炼化二缕福泽,应该耗费不了多少时日。”  

九师兄这般念着,脸上绽放出了笑意。  

而在聚圣山,白圣君闭关洞府之前。  

此处,是两界交集之处,也是东洲大阵汇集之处。  

庄冥感受着真玄之印的力量。  

冥冥之中,承接大道。  

大道之力,落在真玄之印。  

真玄之印,本该合于大道金丹。  

然而庄冥的大道金丹,便是真龙本体。  

于是盘踞于丹田之内的真龙本体,宛如一枚大道金丹,真玄之印落于龙首中间!  

嗡地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