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二代班子(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今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北方大地多被皑皑白雪覆盖,自杨侗回京以来,一连十多天没过太阳,凛冽狂暴北风长驱直入,攻城拔寨,将大隋万里河山里装点成冰雪世界。这几天,洛阳又下了一场大雪,洛水两岸垂柳化身为玉树琼枝。  

漫天风雪之中,无论是大隋还是李渊、李密、林士弘、孟海公都都有默契的停止了征战,除了边境地区偶尔出现一些摩擦,多数时候都处于和平状态,天下似乎进入了和平盛世之年。当然,谁都知道这份‘和平’只是表象,无论是李渊还是李密等人都在整顿内政、休养生息,为来年的战争做好充足准备,而这些诸侯,明知大隋各军主将纷纷入京参与大朝会,可也不敢主动来撩拨杨侗。  

而杨侗为首的大隋君臣,哪怕是到了年底,也十分忙碌。  

只因——  

今年的大朝会规模极大,除了朝廷外派各郡的刑部、御部官员需要回朝述职之外,还有众多番邦国王亲自到贺,向大隋皇帝进献贡品,各郡主官也要来洛阳参加大朝会,所以人数众多。这些天,杨侗是一波波的接见、一个个问题的解决,根本无暇去关注二李之事。  

但是!  

在这名将荟萃的日子里,杨侗还是抽出一天时间,带着老婆儿子到军营之中,和麾下诸位将军一家,在雪地里开了一个家庭聚会。这既是放松一下自己,也是联络君臣感情,同时还是培养下一代的尚武之风。  

农历十二月二十二。  

大雪!  

北邙山大营杨侗一身玄甲,如标枪一般立在点将台上。  

这时!  

卫凤舞、长孙无垢、水天姬、李秀宁、卢清华、萧月仙、杨沁芳、阴明月和一干修罗卫,带着还不到四岁的杨峥、不到三岁的杨嵘,以及一群跟他们兄弟年岁相仿的小屁孩来到了杨侗身后。  

一堆小屁孩初入军营,一双双充满童真的目光兴奋、紧张的看着台下着校场。  

积雪盈尺的校场之上,激烈的金属碰撞之声回荡在了宽阔在空旷的旷野里。  

罗士信手中提着寒铁神枪,跟裴行俨战得难分轩轾,两股磅礴气势以两人为中心,卷着积雪向四周扩散开来。  

罗士信的枪法霸道迅猛,一往无前却又行云流水一般的气势,此番尽力而争,犹如如同猛虎下山。  

裴行俨眼神冷静,长枪连连刺出,如蛟龙,翻江倒海。他的力量和罗士信不分上上,招式却没有前者的霸道之势,可他的枪法也有过人过人,那就是快!一杆长枪可以在霎时间刺出数十枪,俨如梨花纷飞,又似暴雨倾盆,论及战斗速度,便是秦琼也无法和他比肩。  

“铿锵!铿锵!”  

眨眼间,两人已经交战了百余合,打得十分激烈,那惊人威势,让一众小屁孩子眼花缭乱,眼中只有一朵朵碗口大小的寒光。  

四周观战的骁果军、玄甲军将士不断鼓噪着为二将喝彩。之前,罗士信和裴行俨分别统率过骁果军、玄甲军,大家对他二人的厮杀习以为常,只不过两人先后离开杨侗身边,担任起了主将、主帅之职,因此,这种龙争虎斗已经很久没有见过了。  

阴明月见一个个孩子都被自家母亲送到台上来,便来到杨侗身后,行礼道:“启禀圣上,两位殿下和诸位将军家的公子全都到了。”  

“好啊!”  

杨侗笑着转身向后,自己的两个儿子在一堆熊孩子里面,双眼睁得老大,好奇又畏惧的看着斗得正酣的罗士信和裴行俨。  

“让这些小家伙在军营随便活动,务必派人专门照顾,负责保护他们的安全。”杨侗点了点头,并没有回应两个儿子热切的目光。  

“喏!”阴明月应了一声。  

“圣上!”这时候,长孙无垢犹豫了一下,踏步上前,盈盈一礼道:“校场之中杀伐气极重,太子殿下和楚王殿下乃是千金之躯…”  

“杀伐气再重也只是一个训练的地方罢了,哪及得上战场的万分之一?”杨侗撇了撇嘴,又看向两个冻得小脸红通通的儿子,沉声说道:“千金之子?那还是我杨侗的儿子吗?”  

“这…”长孙无垢苦笑。  

“别说了!”杨侗一挥手,道:“朕的江山迟早要让孙子接掌,若连军营之气都受不了,又如何统御千军万马,纵横天下?”  

“末将参见圣上、皇后、诸位皇妃。”  

“秦贾氏参见圣上、皇后、诸位皇妃。”  

远处,秦琼和夫人贾氏带着他们的孩子走了过来,秦琼有三个儿子,老大叫秦氏、字怀玉,今年十二岁,自小得到父亲教诲,是个文武双全的小将;老二秦理、字怀道,今年六岁;老三秦用、字善道,只有一岁,由他父亲抱着,小脸上满是泪水,还有一个红红的巴掌印子,不用猜,也知道被秦琼收拾了一通。  

“今天是私人聚会,将朝堂那一套虚礼带来就没意思了。”  

杨侗和卫凤舞像是好客的主人,笑着迎了过去。  

“喏!”秦琼夫妇也知道帝后的性格,便笑着应了起来。  

寒暄过后,卫凤舞带着贾氏走向了各将家眷所在的大帐。  

见杨侗望着小儿子,秦琼颇为尴尬的说道:“圣上,这是我的小儿子,秦用,胆子小!怕生”  

“孩子怕生很正常,你这样暴力就不对了!要是收拾不了力道,把孩子打傻了,你就等着哭吧。”杨侗好笑着看了秦用脸上的掌印,却发现这孩子并没有秦琼说的怕生,他和自己的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