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发动攻击(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武士彟骇然道:“那现在应该怎么办?”  

李孝恭毅然道:“我们一不做二不休,直接退出襄城,于鲁阳关之外布防。同时上奏圣上,请他迅速让世民退兵,只要还有这几十万军队,我们还有希望。”  

说完,李孝恭下马写下了自己之分析,一式两份,让人分别送往襄阳和洛阳。  

下午,全军已经赶到大留山一带,距离汝南县,已经不足百里,日落之前当能赶到。  

马背上,李孝恭思索着之后的李唐该怎么走,他认为今天的大隋不是大隋王朝绝对不是一个李唐可以对会的,必然团结一切诸侯,让大家放下成见,凝南方之力与之决战,否则,大家一定被大隋一个个弄死。  

“殿下,快看!”就在李孝恭神游天外之际,一名副将突然指着前方道。  

“嗯?”  

李孝恭抬头看去,看到前方旷野尘土漫天,无数黑点汇聚成一条黑线,在视野中变得逐渐清晰。  

敌军吗?  

李孝恭举起了手中的马槊,示意大军停止前进,前方斥候飞快的返回来,脸上还带着慌急神色。  

“殿下,是溃兵,是我们的溃兵,郡治承休县已经失守了!”斥候也顾不得下马,隔着老远就在马背上狂吼道。  

“什么?”李孝恭身子一晃,手中的马槊差点拿捏不住,厉声重复道:“承休失守了?”  

“是的。”斥候苦涩道:“追兵就在后面,看样子是罗士信率领的骑兵!”  

“废物!”李孝恭怒声吼道:“三军备战!”  

“喏!”几名将领纷纷应命,迅速指挥兵马摆开阵型,李孝恭所部是常年作战的精锐之师,加上有李孝恭这员宗室第一将统御,无论士气还是军容,都相当出众,不过一刻功夫,大军列好阵型,严阵以待来犯之敌。  

“大将军,是李孝恭的部队!”另一边,罗士信不紧不慢的率领兵马撵在唐军身后,像赶羊一样赶着,不时来上一轮鞭子,或者冲上去打爬一波,他得到命令之后,便从伊阙关进入了襄城郡。  

“李孝恭?来的倒是不慢!”罗士信闻言,不禁冷哼一声,他看着前方没命狂奔的唐军军,眼中忽然闪过一抹精光,扭头道:“集结兵力,将这些溃军赶向对方军阵!”  

他要用这些溃军,来冲击李孝恭军阵,若能奏效自然最好,若不能也只能强攻了。  

“喏!”那名将领前去传令。  

很快,罗士信的军阵渐渐拉开,原本是锥形阵,到现在中军渐渐减速,两翼却是开始前冲,没命狂奔的唐军哪能够体会到这些变化,只是没头苍蝇一般,随着隋军的驱赶,开始向中间靠拢。  

对面,李孝恭看着在敌人的驱赶下,渐渐汇成一股,且朝这边冲来的袍泽,暗骂罗士信无耻奸诈,扭头向副将道:“打旗语,让溃军自两边退去。”  

“喏!”  

几名旗官不断打着旗语,只是溃军的统帅早就被砍死了,哪有人会理会什么旗语,只管闷头狂奔。  

李孝恭眼中闪过一抹怒色,厉喝道:“弓箭准备!”  

“嘎吱”  

一连串闷响声中,在长矛兵和刀盾手的保护下,一排排弓箭手将弓箭拉得满圆,在李孝恭的指挥下,将目标锁定阵前五十步左右。  

“将军,那是我们的人啊!”一名副将不忍道。  

李孝恭只是冷冷的看了他一眼:“再打一次旗语!”  

几名旗官飞快的挥动着手中令旗,只是收效甚微,有人开始下意识的往两边跑,但更多的人却是不相信爱兵如子的李孝恭会对他们动手,仍旧置若罔闻的闷头狂奔。  

李孝恭眼中闪过一抹寒芒,狠声道:“放箭!”  

“嗡”  

弓弦闷响,一蓬箭雨腾空而起,铺天盖地的朝军阵前方落下。  

“噗噗噗噗”  

一朵朵血花在战场飞溅,凄厉的惨叫声让阵前化作人间炼狱,这些溃军没想到自己没有死在敌人的马蹄下,却死在了自己人的箭矢之下,这一蓬箭雨也让这些闷头狂奔的溃军清醒了,他们在死亡的威胁下,没死的人连滚带爬的朝军阵两侧飞奔而去。  

“停!”眼看接近李孝恭军阵一箭之地,罗士信举起百炼寒枪,骑阵开始减速,在快要抵达一箭之地之前停止冲锋。  

“有些气魄!”罗士信在阵前来回盘旋,看着严阵以待的唐军,眼中闪过一抹遗憾,李孝恭的果决挽救了他们败亡的命运,否则就算是精锐,一旦阵脚被溃军冲垮,除了跟着逃没有任何办法,到时候,他们就可以一鼓作气的继续追击下去,直至将这支精锐彻底打溃。  

步兵在旷野中面对骑兵,唯一的办法是列成密集军阵,用军阵抵抗骑兵的冲击,一旦军队乱了,那无论多么精锐的步兵,也只是骑兵的猎物而已。  

罗士信也清楚自己的军队若是强攻,会有极大的伤亡,但要他这样放弃却是绝对不行。  

想了想,他策马上前,大声笑道:“李孝恭,可敢与我一战?”  

“罗将军见谅!”李孝恭朗声道:“两军交战,岂能以个人勇武论输赢?恕本将无法接受。罗将军若是想战,大可率军来攻,本将定然奉陪到底。”  

罗士信也不生气,笑眯眯的说道:“攻肯定是要攻的,不过不是现在。”  

李孝恭大是不解,不过罗士信的恶劣行径让他气炸了肺。  

只见罗士信后军退出了一里之遥,就地下马休息,而他本人则率领五千骑士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