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轮回报应(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万同样装备,气势不弱于前者的伏兵从左右杀来,所过之处,杀得四周唐军尸横累累,血肉横飞,空气中红雾弥漫。  

“骁果军?”  

屈突通望着这支魔鬼一般的杀戮之师,圆睁的眼睛充满了浓浓的惶恐和吃惊。  

“骁勇果毅,开天辟地!”  

仿佛是回应屈突通的疑问一般,随着最后一点战鼓落下,一阵如若惊雷的大吼,轰击在了唐军的心头之上。  

“杀!”  

山呼海啸的喊杀声中,大隋的军队以摧枯拉朽之势杀向了胆敢阻拦在眼前的任何一个人,他们如同一道钢铁洪流,如同没有人类情感的杀人工具,一支支闪烁着冰冷寒芒马槊撕裂空气,带着令人心寒冰冷气息,无情的收割唐军的生命。  

屈突通好不容易才聚集了一批将士,只是还没站稳阵脚,便被溃散的自家溃兵生生冲垮。  

“兵败如山倒”!  

看着自己带来的兵马在骁果军纵情厮杀之下争相奔逃,屈突通脑海中只剩下了这五个字。  

不及盏茶功夫,这一场伏击战,变成了一面倒的屠杀,唐军的兵马虽然很多,但被打得猝不及防,在强大的敌军中乱成一团,人人各自为战。  

中有一支骑兵始终紧地盯屈突通的大旗,让屈突通根本无力指挥大军,而大隋骁果军却在罗士信和牛进通带领下,相互配合默契,将唐军分割成一片片小块,然后一步步蚕食干净。  

杨侗见唐军已经完全崩溃,若是强行截杀反而会给自己的军队造成不必要的死伤,此时应该以让骑兵发动机动优势,改截杀为追杀,他下达命令道:“依安排,放开一条通道!”  

战鼓再响,这是让道的鼓声,隋军各级将领纷纷命令士兵闪开道路。  

唐军俨如暴涨的河水找到宣泄之处,他们从既定的缺口溃逃而出,隋军在后面一路掩杀,杀得尸横遍地,投降者不计其数。  

完了!  

屈突通痛苦闭上眼睛,在溃军的裹挟下,身不由己的狼狈奔逃。  

蒲津关完了!他屈突通带来的四万大军也完了!冯翊郡经此一役,再无强大防御力量,冯翊也完了…冯翊完了,关中又能坚守多久?  

屈突通现在只能退,只有就近退到冯翊县城,才能继续与隋军周旋,只是凭着这些残兵败将,即使退到冯翊县成又能周旋多久?屈突通不知道,更不敢去想。  

自刎谢罪?  

屈突通心中闪过这个念头的时候,连忙甩了甩头,他不是怕死,而是不能死、不敢死。因为他死了,那冯翊郡,就彻底成隋朝的天下,他必须据守一城,以此当楔子,延缓隋军前进的步伐,给长安争取到缓冲的时间。  

逃了许久之后!  

屈突通以个人威望,陆陆续续收拢到了三军溃兵。  

这时,一名偏将带着浓浓的喜悦之情,大声道:“将军,隋军并未追来!”  

“没追?”这本是件好事,但听在屈突通耳中,却不啻一声炸雷。  

之前伏击自己的隋军全是骑军,屈突通可不觉得全军皆骑的隋军连步兵为主的溃军都追不了。  

“快!都别休息了,赶快走!”屈突通慌忙翻身上马,对着一群坐在地上休息的将士厉声喝道:“再不起来跑,死了可别怨我!”  

几乎就在同时,原本静谧的黑暗之中,响起一阵惊天动地的呐喊之声,整个大地都在震颤,  

紧随而来的便是通明的火把,无数根火把照亮了整片天地,数目庞大箭雨,携带着仿佛要毁灭一切的威势,如同一道钢铁洪流,狠狠地杀向混乱不堪的唐军。  

无数人被猎杀,无数战马悲鸣,无数唐军绝望嘶吼,冰冷的箭阵尽情扫射,殷红的鲜血染红了大地。  

一阵箭雨过后,隋军齐声大吼:“丢下兵器降者不杀”  

唐军丢下兵器,纷纷逃离了屈突通。  

仅只片刻,屈突通身边只剩寥寥数几亲兵。这时,冲出了一股骑兵,一阵矛刺刀劈,亲兵们在一片惨叫声全部被歼灭。  

而在此时,一名大将在十名精悍将士护卫下走向了屈突通。  

屈突通死死的盯着来人,心中充满悲凉和绝望。  

天道循环、报应不爽,他最终败在了他所背叛的大隋军队之手,而这名以胜利者姿势走向他的大将,是哪怕身处绝境,也始终忠诚于大隋的尧君素。  

随着尧君素的走近,屈突通忽然到了当年投降李渊后,自己去虞乡县劝降尧君素时的场景。  

他那时满是伤感和羞愧的站在城下,劝说尧君素早早投降来求取富贵。  

但是尧君素站在城头冷冷的对他说道:“圣上远在江者,你不会感到惭愧,但你骑的马、你身上的盔甲、你手中的马槊和大夏龙雀宝马都是代王赐给你的,你有什么颜面骑这战马、穿这盔甲、用这武器?”  

“君素,我也是力尽才投降的啊!大隋已经没救了,你何苦自取祸害?”  

“哼!食君之禄,当忠君之事,男子汉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为为,力尽图穷、理应殉国,而不是当仇敌的走狗。总有一天你会遭到报应的,苍天有公道!”  

忆起那次对话,屈突通惨然大叫:“君素,杀了我吧!”  

尧君素望着屈突通的一双虎目充满了杀机,强行压住心中的杀机,语若寒冰的说道:“我是很想一刀杀了你,可惜我没有这个权力!你还是等殿下审判吧。”  

“将他押去河东。”此战过后,尧君素就会回去坐镇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