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章:能不能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太原李府正门,一大队人马将整条大街堵得严严实实。  

为首者是一名少年!  

不是意想中的宦官。  

他自然便是大隋秦王杨侗。  

杨侗第一次客串天使,打扮得新郎官还要像新郎。  

本就英俊潇洒、卓尔不凡的他,配上锦绣华服、古剑湛泸,更显得英气勃勃,倜傥不群!  

他虽是面露谦笑,但毫无畏缩怯懦之感,却更显示了他的雍容大量、俊美无俦,好像天地间的钟灵秀气,让他一个人全包了。  

不管是认识还是不认识的人,心中暗暗喝彩:“天下真有这样俊美的男人?”  

李渊倒是认识杨侗,但他不知道杨侗哪来的圣旨,而且还是好几道!呆了一呆,连忙道:“李渊协同家人拜见秦王殿下!”  

这一拜,所有人都相继弯起了身子,没人敢直着身躯。  

杨侗见李渊一派忠臣孝子般的撅着屁股,一幅宋江(李老师版)朝拜宋徽宗的样子,心头就来火,真想一大脚揣过去。更想就这样僵持到天亮,看他李渊能保持这姿势有多久?  

但想着这里头有着王威、高君雅这两位忠骨,想想还是算了吧!于是神情严肃庄重的一步步走了进来,等他到了香案前,罗士信忍着笑,把一道圣旨呈上!  

杨侗狠狠地瞪了头号狗腿子一眼,打开了圣旨,刹那之间,一个高亢富含磁性的声音在院中回荡:“故右骁卫大将军女长孙氏,贤德淑惠、知理明义,丈夫征战在外,衣不解带孝敬婆婆,朕心甚感!特封为正三品夫人,赐名:莲华,赏金千两、玉璧一双、金冠一顶,另:布告天下扬其高洁,钦此!”  

人人目光呆滞、双眼发直,个个一脸懵逼表情!  

“长孙氏…贤德淑惠、知理明义…衣不解带孝敬婆婆”,还要“布告天下扬其高洁”?  

这、这、这…  

哒哒哒哒呱呱呱…  

一万匹草泥马从李氏一家的头顶掠过。  

真若是“布告天下扬其高洁”,李家的脸哪儿摆啊?  

更要命的是,今天是李世民迎娶新妇独孤明秀的大好日子,你他NN的居然来册封李世民的前妻,这是啥意思?  

这事宣扬出去,李家和独孤家必将成为天下笑柄!  

禁止,肯定是禁止不了了,毕竟在场有几千号人呢!只要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这个笑料就会传遍太原城,然后散布全国!  

而且还是笑传天下那种。  

这对于一个生存在名声比性命还重要的年代里,那是顶级的严重,仅次抄家灭族。  

可哪怕再不满,再恼火!  

这个大坑李家是栽得五体投地了,还是无法弥补的那种。  

“这这这…实在非常抱歉!”笑抽了肚子的杨侗,一脸由衷歉意表情,道:“圣旨呢,是庐江公主从江都带来的!毕竟圣上不是神仙,这时间上多少出了误差!只是圣旨到了,本王实在不敢扣押!”  

这话!  

合情合理!  

时间有误差大家也理解!  

但你他么的,不能明天再宣吗?迟一个晚上会死吗你?  

李家愤怒得脑充血!  

独孤氏同仇敌忾!  

宾客肩头耸动、满脸通红!忍笑忍出来的红,若不知道,还以为是喝喜酒喝多了呢!  

杨侗一脸真诚、遗憾,非常理解的朝人群中道:“请问长孙无忌公子在么?请代劳。”  

“草民长孙无忌代家妹长孙无垢谢天子圣恩!”  

长孙无忌红光满面的出列谢恩!  

爽,太爽了!  

看着李世民吃大便的表情,长孙无忌畅快淋漓,感觉有生以来,从来没有的爽!  

几名侍卫托上朱漆木盘,里面有朝服鱼牌、金冠、玉璧、黄金,杨侗笑道:“请公子收下。”  

“多谢殿下!”  

长孙无忌接过圣旨,以及妹妹的朝服金冠和鱼牌,开心真诚的感谢!  

你么的李家!为了一已之私害得我家小妹孤苦零丁,这报应来了吧?哈哈…连天下至尊都知道我家小妹贤惠,加以册封,这下子,谁笑话谁!  

以长孙无忌之智,当然明白今天过后,太原会是怎么样的盛况!  

这传得越广李家越丢人现眼、丢人到家,李世民和独孤明秀越成为笑谈,小妹越像出淤泥的青莲纤尘不染。  

‘皇帝’的赏赐太丰厚,一个人拿不完,喜笑颜开的长孙无忌撩起衣襟兜着走,沉甸甸的让他踉跄前冲了好几步。  

“河东留守、右骁卫将军、唐国公之子李建成,贤明大义、知书识理,特封为从四品谏议大夫,钦此!”  

李建成犹豫了一下,出列道:“谢天子圣恩!”  

不同于李建成的纠结,他的妻子却兴高采烈,圣上居然封丈夫为从四品散官。  

也不怪她欢欣鼓舞!  

因为大隋的官很难升!  

李靖混了好几年,从七品降到了八品,就别说了;被刘武周干掉的马邑太守王仁恭忠心耿耿、骁勇善战,也是皇帝信任的大将之一,但他的官阶却非常的低!而皇帝宠臣裴矩、虞世基实际只是正四品侍郎,却被称为‘相国’,可见,大隋皇帝并不是苛待臣子,而是大隋官位的含金量高!  

封完李建成,杨侗接着道:“李元吉上前听封!”  

“草民在!”李元吉惊喜交集,万万想不到自己也被册封。  

杨侗看着这丑出新高度的丑鬼,强忍着一巴掌呼过去的念头,笑念道:“河东留守、右骁卫将军、唐国公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