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小梁国(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宇文宪跟钱明询问了许多情况,心里渐渐有了主意。  

「你先回去,告诉你家的主公,让他勿要想着去攻占其他的州郡。」  

「啊?」  

钱明有些然,他赶忙说道:」「大王,您有所不知,这些州郡都有大量的水军..:」  

「战事不是看谁的数量多就能取胜的。」  

「你家主公在湘州巴州很有势力,当地的众人都愿意服从他,这些才是他真正的力量,若是强行收编周围的军队,且不说作战时能表现出多大的能力,或许还会成为拖累,会拖垮大军。」  

另外,你家主公的兵力本来就不如陈人,在这种时候还要分兵,多方面的与敌人交战,那会被陈人从多处侵犯,首尾不能相顾,定然惨败。」  

「你就将我的话带给他,让他听从我的指挥..:  

看到钱明还有些迟疑,宇文宪即刻说道:「我在北面,曾与高长恭交过手,过去在洛州,曾与刘桃子交过手,颇知军事,若是战败,我会承担全部过错,我可以对天发誓,让他勿要担心。」  

钱明这才赶忙低下头来,称是。  

宇文宪又说道:「我会调遣大军往你家主公那边,一同与敌人作战。」  

「在我不曾到达的时候,让你家主公收缩防线,敌人一定会发挥其兵力的优势,水军拖住你家主公,让步卒去攻打后方的城池!」  

「一城一地,都不重要。」  

「让你主公勿要多虑,敌人便是攻下了城池,也勿要惊慌,继续坚守,  

等待我的大军到达!」  

钱明小心翼翼的提醒道:「大王,敌人尚且还不知道我们起兵的事情嘞,您到达之前,只怕他们的军队都不会到达..:..」  

「不对,他们不可能不知道,甚至,我怀疑他们的军队已经分布在你们周围了,只是你们还不知情而已,我听说过黄法戳,淳于量,徐度等人的名字,听闻这几个人当初在两淮击退了刘桃子,黄法戳更是几次挫败刘桃子的攻势,这样的人物,是不可以轻视的。」  

钱明还是觉得这位大王想的有些多了,可往后都要靠这位大王来提携,  

他哪里又敢说不呢?  

宇文宪害怕这位说不明白,看向了门口,「进来。」  

下一刻,就看到一个年轻人出现在了两人的面前。  

「这位是我的长史杨素,让他跟着你回去吧,他会将事情告知你家主公的。」  

「唯!!」  

一艘快船正在朝着巴州的方向飞速航行而去。  

钱明站在船头的位置,正噗碟不休的给同行的那位周人讲述着自家船只的特点。  

杨素的脸上没有半点的不快,甚至都看不出平日里的傲气。  

面对这位明显有看谄媚之色的陈人,杨素表现得比他还要客气。  

「真不愧是南地!就是这么一艘快船,便能想象南国这万千水军是何等的气势了!」  

杨素笑呵呵的夸赞,如此称赞,让钱明更加的欢喜。  

两人一路走来,关系却是越来越密切,钱明本以为这个毛头小子相处起来会有些困难,可他没想到,这人竟与自己这般的投缘,在攀谈之中,钱明惊的发现,这人的兴趣爱好等等诸多方面,皆跟自己一模一样!!  

钱明从未想过自己竟能在周国找到知己索性,很多事情他也就不再隐瞒了。  

「杨君,其实我主公魔下,也并非是所有人都愿意归属大周,还有一些人,是想要归顺汉国的。」  

「哦?」  

「不会就是先前您提到的那个曹庆吧?」  

「正是此人!」  

「杨君有所不知啊,这厮本来就是个野人而已,后来侥幸被王琳看重,  

王琳战败之后,这厮又即刻翻脸,投降大陈。」  

「主公竟被这样的小人所哄骗,年年为他上表进功,他一个野人出身,  

被擒投降的下贱官,竟敢在我们面前耀武扬威的,我乌程钱氏,算不上豪门,那也是代代有经书相传,过去跟随武皇帝开国建业,难道还不如他嘛?」  

钱明越说越气,杨素听了,也是同样恼怒。  

「难怪会劝说华公去投奔汉国,果真是小人!」  

「您且放心吧,他自会有报应的!」  

钱明大喜过望。  

梁国距离华皎所在的大营非常的近。  

华皎因为步骑不足,故而直接领着水军来到了白螺泽一带,他准备从这里发兵各地,尽快收复更多的地区为自己效力。  

就在他即将出兵的时候,钱明终于是带着杨素到达了这里。  

华皎当即召见了他们,还是在那艘猩狂舰上。  

杨素还是头次登上这样的大船,可他眼里却没有半点惊讶,只是在钱明炫耀的时候,才会笑着恭维几句。  

钱明向华皎告知了情况,又将杨素带进来,将其介绍给了华皎。  

华皎打量着面前的后生,只见此人相貌堂堂,气度不凡,顿时不敢轻视,让他坐在了自己身边。  

杨素面对华皎也同样很客气。  

他先是代替宇文宪表达了来自周国的善意,他表示,若是华皎愿意归顺梁国,往后留在梁国便是三公,来到周国就是国公,赏赐绝对不会少。  

另外,他魔下这些众人,也是各个有赏云云。  

这番话,说的周围那些官员们都很是意动。  

华皎不是很在意这些大饼,他在意援军。  

「不知周国的援军,几日能到达呢?」  

我家大王在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