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无险可守(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领着士卒们在此处等候着。  

此处靠近灵山,乃是濮阳县的一处重要矿场。  

南边的铁矿并没有北面那么多,也不如北面那么好开采,但是,也并非是什么都没有,就像这中原的濮阳周围,还是有一定规模的铁矿的。  

这里也是河南地为数不多的过去齐国所设立铁官的地区。  

他们将押送而来的因犯们交接给了对方,在对方查明了这些因犯的身份,签字画押之后,这些负责押送的官员们方才离开。  

而新上任的铁官就要负责来安置这些人了。  

中原各地的官员们还不曾全部赴任,依旧是有着许多空缺,此处的铁官倒是先凑齐了。  

毕竟这治理中原是需要大量的工具的。  

尽管河北的工具和应急的粮食正在源源不断的送往河南地,但是这新得的八州可一点都不小,况且需要的物资也很多,还需要本地也稍微发力。  

尤其是这些工具,在如今这个河南地,比起成效较慢的农桑业,制造业和商业显然更有利。  

铁官已经招募了许多的无业人员,让他们在铁矿从事劳作,当然,他们的工作时间或者住所等诸多方面,跟这些来服役的囚犯还是不一样的。  

当初就有官员上奏,希望能多招募人员来从事铁矿工作。  

而在河南地,这提议终于派上了用场,  

官府可以临时的进行救济,但是不能一直都救济,得给人找个事来干,这制造业就成为了当下最适合做的事情。  

像那洛州刺史源彪,就通过了雇佣民夫来修建道路,修复交通的方式来给无产者找事干,在充州这边地区,官府则是通过铁矿来安置百姓,可谓是一劳多得。  

铁官吩附左右的军士们盯紧了这些新来的囚犯,勿要出现什么乱事。  

而后,他就去继续忙自己的事情了。  

这些囚犯们被土卒们押解着送往临时的住所。  

这些人过去都是高高在上。  

他们有的是地方豪族,有的则是寺庙高僧,有的天生贵人。  

但是如今,他们却都是阶下之囚。  

这些人甚至还算是好的,有那种作恶多端的,压根就不可能活着来到这里做事,早就被砍头了,一片一片的死。  

这些是通过审判,逃离了死刑,被判处徒刑的。  

其中有的人犯的事比较轻,判处了三四年,只要能在这里活到那一天,就可以离开,再次恢复自由的身份,但是也有那种被判处了十年十几年的,那基本就是这辈子都别想着能逃离了。  

他们过去怎么吃过这样的苦,身份上巨大的转变让他们很难接受,只是,周围那些甲士手里的刀却让他们不得不接受。  

他们甚至都不敢哭号。  

那些正常的矿工们倒是颇为好奇,聚在一起盯着这些人猛看,议论纷纷。  

有个矿工指着远处一家伙,惊呼起来,「那人不是城南的周大户吗?」  

其余几个同乡的闻言急忙看去,也是纷纷大叫,「还真的是他!」  

「这厮怎么落得如此下场?」  

方才开口的人神色都变得激动,「这厮过去多凶狠啊,家中奴仆在城内进食肆,都是从来不给钱,你们还记得幸老五吗?就因为家里的羊啃了几口他家的庄稼,就被他吊起来,打了好几个时辰,老五从那之后就落下病症,上年走了。」  

「嘿,你别说,还都是一群贵人啊!」  

「你看,城里那个卖肉的孙屠也在!」  

「这厮仗着自己有钱,有个当差的弟弟,在城内飞扬跋扈,调戏民女,欺辱良善..:.他这身板,是个挖矿的好手!」  

因犯们似是也发现了远处那些对着自己指指点点的贱民,若是放在过去,这些人都不配站在自己面前,可如今,地位互换。  

这些平日里耀武扬威的货色,如今绑着绳索,在军士的催促下准备去工作。  

而那些贱民黔首,则是坐在上位,得意洋洋的举起手里的大饼,有的坐着,  

有的躺着,吃的津津有味,发出特别大的声响,让他们听的清楚。  

刘桃子此刻却已经在带着魔下众人朝着并州方向前进。  

祖斑跟在刘桃子的手里,手里拿着文书,满脸不屑的看着这些,看了许久,  

而后将其收起来。  

「我看这陈人也是欠打了。」  

「陈项正在大规模的收留南逃的众人,这些恶贼都在他那里摇身一变,成为了国中贵人。」  

「呵,独孤永业的儿子都被他给收留了,美名其曰说是欣赏独孤永业为国而死的勇气。  

「独孤永业这儿子也是愚蠢,不知道隐瞒自己的身份,大张旗鼓的过江。」  

祖斑低声谩骂了起来。  

祖斑身上几乎聚集了齐人的全部缺点,当然也包括了齐人对周人和南人的一贯偏见。  

祖斑不悦的说道:「这厮光是接收那些人还不算,他还在各地造谣,抹黑陛下,甚至派人过两淮,想要蛊惑百姓起来谋反,我看他这意思,可能是想要效仿周人,在两淮设立一个小齐国。」  

刘桃子脸色平静,并不说话。  

刘桃子伴攻了一次长安,成功的逼退了周人。  

周人不愿意再跟刘桃子继续纠缠了,双方在延州各自撤离。  

汉国当下要救济的地方太多太多,延州距离夏州太远,没有可以防守的险要之处,若是拿在手里,其消耗是夏州和灵州各地都无法承担的。  

因此,汉国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