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离心背德(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某位不能在大周说出来的大人物的旧部!  

这么多年了,我们一直忠心耿耿,何必如此对待??  

韦孝宽的脸色一点点变得难看。  

「勋国公?」  

「郧国公??」  

韦孝宽猛地清醒,看向一旁,宇文宪正忧心的看着自己,宇文宪赶忙问道:「您无恙否??」  

看着宇文宪这较为真诚的眼神,韦孝宽心里的怒气又消散了些。  

「无碍,只是思考对策,有些晃神。」  

尉迟迥看了看周围,低声说道:「郧国公有什么想法,直说就是了。」  

「本来不该多说的,不过,还是讲出来让郧国公安心吧。」  

「陛下已经下了诏令,处置权景宣。」  

「权景宣公然违抗军令,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到达战场,导致兵败,令五千余人被杀,六位将军身死,邓国公重伤.....陛下大怒!!」  

「罢免了他将军的官职....  

韦孝宽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  

「就罢免了官职?那爵位....  

尉迟迥摇着头,「再怎么说,毕竟也是立下了许多功劳的名将,你放心吧,往后他不会再出来害人了,就以现在的爵位,在家里养老好了。”  

韦孝宽缓缓握紧了双拳,露出了森森白牙。  

「陛下当真是宅心仁厚。」  

「郧国公且说吧,还有什么办法?」  

「没有。」  

「我愚钝,实在想不出什么办法了。」  

韦孝宽轻轻摇着头,眼里竟再也没有了什么担忧。  

宇文宪隐隐约约察觉到了些什么,却没有急着说话。  

就在三人商谈的时候,有士卒将书信送了进来。  

尉迟迥打开书信,看了一遍,冷笑了起来。  

「激将之法。」  

「斛律羡在书信里辱骂我,想让我进攻....高长恭想来就在附近,正等着我们开始攻城作战。」  

「郧国公,若是不能解决掉高长恭的这些人马,我们就无法全力攻城!  

「对。」  

「所以我们得想办法断他后勤...:」  

「是啊。」  

韦孝宽坐在一旁,只管点头和附和,脸色平静,隐隐透露出一股漠视。  

几个将军商谈了对策,而后准备逐一执行。  

可他们的计策还没有正式开始推行,一个惊天噩耗就从后方传了过来,  

正在抽调骑兵,准备去堵高长恭的尉迟迥,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吓得险些从马背上摔落下来。  

敌人过了龙门,正准备围攻长安。  

长安的兵力充足,但是攻守之中,存在着太多的因素,有些时候,城内的守军就是再多,也难免会出现一些想象不到的意外。  

而国都被敌人所包围,任何意外都可能让他们面临亡国之难。  

尉迟迥迅速领兵撤退,召集所有将军们,赶忙商谈回军救援的大事。  

众人忧心,各自讲述着救援的办法。  

有人对达奚武破口大骂,认为他应当全责。  

有人则是对刘桃子一顿批判,认为都是刘桃子太过狡诈。  

韦孝宽竟没有半点的惶恐或者着急。  

他就这么坐在诸将之中,精神萎靡,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  

宇文宪过问,韦孝宽便说是自己年纪大了,在外头待了太久,身体不适。  

尉迟迥等人就不敢再带上韦孝宽来参与这件事,让他赶忙回去休息。  

过来容易,可要离开就不容易了。  

尉迟迥等人火速从城外撤兵,这动静哪里能瞒得住汉军?  

高长恭当天就开始从暗中袭击的状态走出来,开始明牌,解律羡也是出城,两人做出要猛攻周军的模样,尉迟迥又惊又怒。  

高长恭这是不想放他回去了。  

可他又不能真的留下来跟敌人打擂台,考虑再三,尉迟迥将宇文宪留了下来。  

本来想留韦孝宽,但是韦孝宽这段时日里表现出精神不振,身体有恙,  

这敌人已经闯了进来,可不能再让双方合兵了,宇文宪虽然年轻,但是为人谨慎,且大家都信服他,地位特殊,留守在此处也可以。  

至于尉迟迥,则是带着其余诸多将军们往回走。  

韦孝宽也被他所带上了。  

至于为什么带上,尉迟迥也不多说,只是说要在长安找名医为他诊断。  

韦孝宽心里却门清。  

不就是怕庙堂有失,边将趁机造反吗?  

可他也不多说什么,就这么踏上了跟尉迟迥的救援之路,  

高长恭迅速开始了对夏州方向的猛攻,攻守之势变矣。  

宇文宪亲自领兵与高长恭作战。  

宇文宪跟高长恭,在很多方面当真是格外相似。  

如今遇上,也算是硬碰硬,高长恭有着更多的军事经验,初期攻占了不少关键的成镇,打的宇文宪节节败退,宇文宪的调整能力更强,每一次战败,都能掌握不少的东西,迅速坐稳了边塞,开始在多线反攻。  

双方打的很是焦灼,总体来说,高长恭还是占据着优势的,夏州防线正式被撕开了缝隙,高长恭源源不断的猛攻银州,这颗钉在汉国腹心的钉子摇摇欲坠。  

长安城。  

这是姚雄初次看到这座雄伟的巨城,  

只有亲眼看到这座城池,才会明白这座城池为什么会被称为巨城。  

站在远处,所能看到的就只是一面巨大的城墙,这城墙似乎是没有止境的,就这么一路延申,看不到尽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