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谁说的三面夹击??(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出征了。  

可是,不是出兵两万,只是一万人出头。  

不过,以河南地那些官员们的素质,一方敌军都能被他们说成三四方,独孤永业根本就不能确定其数量。  

至于为什么要如此恐吓独孤永业..:::.因为杨素改变了自己的战略。  

原先的战略是引诱刘桃子天军来河内,而后攻取他的兵力薄弱的灵州,再夺下灵州后由达奚武领兵南下,背刺独孤永业,取下河洛,接手河南地。  

这个战略在执行之后就遇到了很多的变数。  

尉迟那边进展非常非常的不顺利。  

刘桃子这里的进展又太过顺利,只用了不到两个月,就杀到了野王城下。  

这种情况下,原先的战略就作废了。  

当下的战略,是逼迫独孤永业归顺大周。  

拿不下灵州就算了,至少河洛要拿过来,占据出兵的要道,跟刘桃子争夺河南的归属。  

但是恐吓独孤永业并不容易,要给他不断的上压力,又不能将他直接弄崩,  

要让他失败,又不能让他完全失败,一切都要有个度。  

不能让他心生怀疑,还得慢慢引导。  

杨素对此还是颇有信心的。  

东平郡。  

城门大开,太守穿着亵衣,将自己捆绑起来,背着荆条,光着脚,徒步走了出来。  

在他身后,是许多的官员和地方军的将领。  

这位太守长得五大三粗,只穿着亵衣,却比裹着厚衣裳的人都要大出好几圈士卒们紧随其后,纷纷走出来,他们丢掉了甲,手里也没有兵器。  

王琳骑着战马,位于城门的正前方,低着头,俯视着远处的太守。  

太守就这么哆嗦着走到了王琳的面前,当即跪在了他的面前。  

「王将军!!我愿降!愿降!!」  

「请您看在我及时投降的份上,从轻发落,宽恕我的家人...」  

太守再三叩首,脸色惊恐。  

王琳举起手里的马鞭,指着他,「我第一次来到城下的,怎么不知道要投降呢?」  

太守如小鸡啄米一般的叩头,「都是我的过错,不该冒犯将军虎威..::,  

「也罢,知错能改,也算是有长进,起来吧。「  

他看向了左右,「帮他将绳索解开,进城!!’  

光州军开始接收俘虏,当地太守就这么跟在王琳的左右,满脸堆笑的为他讲述城内的情况。  

众人进了城,很快就占据了官署。  

城内各地的防守也被接手,东平郡正式落到了汉国的手里。  

王琳坐在官署内,太守就坐在他身边为他倒茶。  

诸将军们分别坐在两侧。  

这官署当真是精致,金光闪闪,比起当初那奢华的光州诸府,也是丝毫不落下风。  

当初刘桃子出征的时候,其实是没有考虑让王琳一同出征的,因为王琳还要操练水军,是王琳自己上书,希望能领光州兵参与战事。  

光州富裕,兵力充足。  

而且靠近光州的这些河南州郡,在王琳的眼里那基本都是不设防的。  

独孤永业和段韶得到这些州都归顺之后,独孤永业就迫不及待的用自己人来替换掉原先的官员。  

而后又疯狂的对这些地区进行迫害,筹集粮草,民壮,就没将他们当作自己人来对待。  

因此,这些地区对独孤永业极为敌视,同时受到青州和光州的影响,对刘汉势力还是保有极高期待的。  

王琳领着军队水路并进,一路杀来,所到之处,百姓们纷纷欢呼,为他指明道路,告知军队驻防机密,就是城内的土人,也对独孤永业折腾自家的行为极为不满,就组织百姓们开城门,或是引发混乱,都在帮着王琳入城。  

王琳的攻势极猛,而面对独孤永业所安排的那些官员们,他也是采取投降不杀的战略。  

若是城内守将及时投降,他就饶恕对方的性命,从轻发落。  

而是拒不投降,破城之后,就是抄家灭族,鸡犬不留。  

王琳过去在南边多年,是资深的老军阀,对这些东西那是信手捏来。  

像这东平,王琳第一次派前锋前来,就没有投降。  

而在王琳屠了另外一个不投降的太守,再领着主力到来的时候,太守投的比谁都快,一点都不迟疑。  

王琳简单的夸赞了一下魔下诸将们的英勇表现,而后缓缓说起了接下来的进攻路线。  

「充,徐等诸州,受独孤永业所害,民怨沸腾,独孤永业那边,陛下进展神速,我们不必急着去袭击河洛,独孤永业在各地所安排的亲信,胡作非为,每拖延一日,就不知多少人遭殃,陛下要我们先收复充,徐等地的诸州郡,同时要防备陈国的淳于量趁机来夺城掠地..:.:」  

「我准备兵分三路...  

王琳交代了许多,将领们各自退下。  

王琳就换了身寻常的衣裳,走出门去。  

他在南边多年,却还不曾来过此中原地界。  

此刻的城内,格外的热闹,王琳等人接手城池,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释放了那些被抓起来,准备送往河洛的青壮,下令免除他们的役,允许他们各自回家。  

城内百姓,欢呼不已。  

这些年里,因为独孤永业而不敢出门的众人,都像是要宣泄某种情绪一般,  

纷纷走上街头。  

在军吏张贴告示的告木之前,围绕着一大群人,面对军吏也不惧怕,反而是大胆的问起话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