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龙起武川(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雄一头雾水,他轻轻拽了下寇流,“他在说什么?”  

田子礼和路去病自然是听明白了。  

官员拥有开府的特权之后,就可以自行招募官员,充当好手,这些人以开府将军为自己的主公,食其俸禄,而其余的官员,则是食大齐的俸禄,名义上还是大齐的官员。  

祖珽平静的说道:“往后将军要负责的地方有很多,不能只是靠着地方官员来维持。”  

“将军得有自己的府臣,说的简单些,就是得有自己的三台,自己的各部。”  

“庙堂官员与地方官员是要分开的.”  

姚雄此刻恍然大悟。  

这他妈的不就是设立小朝廷吗?  

刘桃子轻轻点头,祖珽这番话倒是不过分,毕竟开府就掌有这样的特权,可以有一套自己的班底。  

路去病跟田子礼对视了一眼,路去病低着头不说话。  

过去的权臣每次要篡夺江山的时候,都会用这样的办法,以开府的名义搞一套自己的班底,设立一个小朝廷,而后一登基,小朝廷立刻变成真正的朝廷。  

这是当年魏武晋武等人所惯用的套路.  

如今刘桃子的势力范围比较大,着实不能再独自去治理这么多的地区,需要一个集权官员集团。  

祖珽当即拿出了奏表,放在了一旁。  

“主公,这是我的提议,按着开府之权,将军该有长史、司马各一人,从事中郎二人,掾属二十九人,令史御属三十一人!”  

“长史出谋划策,司马拟定制令,从事中郎统御诸属做事,二十九掾属,选六人来担任吏掾属、度支掾属、礼掾属、兵掾属、都官掾属、工掾属,其余二十三人,则分别位于诸属之下,担任郎,丞.”  

路去病听的心惊胆战,田子礼听的一脸惊愕。  

什么卫将军长史,你这是卫将军侍中,卫将军司马是卫将军中书令,而那卫将军从事变成了卫将军尚书令,卫将军掾变成了六部尚书其余下官则是变成了尚书的办事人员一切合情合法合理,名字还都是那个名字,都没有半点僭越的地方,却是直接围绕卫将军形成了一套中央集权的小朝廷。  

屋内很是寂静。没有人说话。  

祖珽对这个效果感到格外的满意,就这帮后生,全部加起来都不够自己打的。  

他再次看向了刘桃子,笑着说道:“主公,像这路公,田君,还有外头的崔君等人,他们毕竟还年轻,在庙堂没有资历,主公若是要上表他们来担任地方刺史太守之类,只怕庙堂不会轻易允许,也会有人误以为主公是对庙堂不忠。”  

“故而,这些人就可以进入府中担任官员。”  

“路公可以担任卫将军司马,而田君和崔君可以担任从事,其余位置,也都可以您左右亲近之中提拔。”  

祖珽没有说长史的位置,显然,这个位置是他留给自己的。  

“至于地方上,像那伊娄公,袁公,尉公,暴老将军,皮将军,石君等人,都是可以担任刺史位的。”  

“至于像魏收这些人,他们不适合外放为官,最好也能留在府内为官.”  

田子礼此刻有些挫败感,看着在刘桃子面前侃侃而谈的祖珽,一时间,他有些无力,他很早也发现了这些问题,可他尚且还停留在想的阶段,对方却已经给出了答案。  

莫非自己与他的差距便大到了这种地步吗?  

祖珽此刻站在刘桃子身边说出了自己的诸多任免打算。  

田子礼轻轻叹气。  

路去病却笑着拉住他的手,“子礼啊,勿要唉声叹气,凑近些,跟着祖公去学吧。”  

“祖公人品不佳,可这才能,放眼天下,也少有敌手,也就当初的杨相或许能一较高低.好好学,总有一天,你也能为主公排忧解难。”  

田子礼这才抬起头来。  

他们在屋内商谈了整整一天。  

次日,武川南校场变得格外热闹。  

校场之外,处处都是巡视的甲士,他们占据了各地,手持强弩,警惕的看着周围。  

南校场此刻被临时改成了一个巨大的‘大殿’。  

嗯,装饰极其的简陋,毫无威仪。  

勿要说是跟邺城比较,就是跟朔城比较,都显得不堪。  

刘桃子坐在了上位,他此刻穿着精致的王公冕服,作为大齐的郡公,他这套衣裳并不僭越,整个衣裳都是漆黑色的,上头绣着各类的猛兽,腰间是玉石腰带,佩着高王剑。  

他这座位很是简陋,可当他坐上去之后,竟显得有些不同。  

整个人威风凛凛,气吞山河。  

官员们则是分别坐在了左右。  

路去病,田子礼,崔刚,褚兼得,祖珽,魏收,元修伯,唐邕,卢思道,石道之,程哲,高劢,张冲,长孙迦叶暴显,皮景和,伊娄,尉囧,石曜,姚雄,寇流,张黑足,破多罗喾,刘成彩,吐奚越,燕黑靼,李擒虎,徐之才,贺拔呈,独孤节刘桃子这么一看,甚至都看不到头,浩浩荡荡。  

祖珽率先起身,他看向了众人,随即看向了刘桃子。  

“恭贺将军进爵!!”  

众人这才站起身来,朝着刘桃子行礼,“恭贺将军!!”  

众人异口同声,声音震耳欲聋。  

即便这案,这台,周围的栅栏等等,都是那般的简陋,可此刻这简陋也完全被众人的激情所掩盖。  

刘桃子示意众人坐下来。  

他这才开口说道:“幸得陛下赏识,赐我郡公之爵,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