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尚不太平(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礼令人关上了门,开始跟高淹密谋了起来。  

当天晚上,就有几个好手悄悄从官署翻墙而出,跳进黑夜之中,消失的无影无踪。  

次日,天蒙蒙亮。  

独孤永业披上了甲胄,甲士们分布在他的周围,渐渐聚集在了官署门口。  

独孤永业的眼神多是不屑。  

一个不曾打过仗的宗室,领着一个文士,就想要将自己压制住?  

我跟着文宣皇帝打仗的时候,你们还不知在哪里玩泥巴呢!  

那彭城王以为有刘桃子撑腰,就可以无法无天了,这也是妄想!  

自己守在这里,刘桃子又不敢领着全部的兵力杀过来,能不能过自己这一关,那还不好说,他可不是那沿路任人宰割的小喽啰。  

你阿爷见到我都得客客气气的叫一声大都督。  

独孤永业在心里暗骂着,转头看向了官署门口的甲士,他敏锐的发现,官署门口的甲士换了人。  

独孤永业在他的先锋营的簇拥下走进了官署。  

官署内的氛围忽有些不同,甲士行走在各地,眼神冰冷,这些地方军,一改过去的怯弱,看到自己竟也不觉得害怕。  

独孤永业忽感觉到了些不对,可他也不害怕。  

以他身边这些精锐,这些狗东西还想要围杀自己不成?就这百余人,就能将你们那几千人给屠了!  

独孤永业在一个甲士的带领下大步走到了主屋,一头闯进去。  

高淹坐在上位,脸上再也没有半点的怒气,反而是带上了些笑意,乐呵呵的看着独孤永业。  

独孤永业当即皱起了眉头,田子礼此刻急忙起身,快步走到了他的身边,主动拉着他的手,“独孤将军.您终于来了,这几天,着实是我不对,得罪了您,请坐,请您入座。”  

田子礼这过分的热情,让独孤永业极为不安。  

他还是坐了下来,还不等他开口,田子礼便赶忙说道:“独孤将军.大王与我领兵来到此处,都是因为庙堂的诏令,如今庙堂尚且没有下达让我们离开的诏令,就请将军能宽恕我们留在这里一段时日,勿要驱赶我们离开”  

“我们绝对不会逗留太长时日,请将军勿要催促我们离开啊.”  

田子礼说的很是诚恳。  

高淹连连点头,眼里闪烁着光芒。  

独孤永业赶忙缩回了手,警惕的看着田子礼和高淹,作为老将,这一刻,他脑海里涌现出了无数个想法。  

为什么忽然低头?  

怎么忽然就变了个模样?  

他们明明知道哀求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这家伙绝对是不怀好意,他到底是个什么想法?  

独孤永业收回手,再次看向了平阳王,他无奈的开口说道:“大王,并非是我催促,只是这外地刺史唉,好吧,大王若是想要留,那就再留一天吧,可不能留太久了”  

独孤永业甚至都没有再多说什么,转身就离开了。  

看着匆匆离开的独孤永业,高淹有些茫然的拿出了衣袖里的文书,看向了一旁的田子礼。  

“怎么这计策都还没用.他便已经走了??”  

田子礼轻笑了起来,“这厮谨慎啊看来对他不能太直接,得让他自己去猜.”  

独孤永业匆匆离开了官署,当即就派人去探查昨晚与今日进出城门以及进出官署的情况。  

到了晚上,就有甲士将所有名单摆放在了他的面前。  

独孤永业拿起这些名单,一一进行对比。  

最后,他又将负责盯梢官署的甲士叫来询问,得知今日一大早,就有风尘仆仆的几个骑士进过官署。  

独孤永业赶忙看向了那甲士,“那几个骑士是什么口音?”  

甲士一头雾水,“我们哪里知道.不曾听他开口过。”  

独孤永业又喊来了驻守城门的甲士,跟他们比对进城的骑士,他们所出示的过所是朔州兵,可是驻守城门的甲士却告诉独孤永业,他们的口音跟驻扎在本地的朔州兵完全不同,似乎是冀州那边的口音。  

这一刻,独孤永业顿时慌了。  

冀州口音?  

在晋阳内外,麾下会有冀州口音骑士的,只有一个人,曾出任冀州刺史六州大都督,征募当地骑士为自己骨干的平原王段韶。  

独孤永业之所以敢猖狂,就是因为局势尚且不明显,他追随段韶选择不急着站队。  

他想起田子礼等人的反应。  

莫非是平原王已经选择了归顺新朝廷??  

他们隐瞒消息不告知,还特意哀求自己,向自己示弱,就是想让自己强行驱赶他们出去,好让自己失去缓和的机会,彻底站在新朝廷的对立面??  

或者说,这只是他们的计策?  

是故意这么做,想引导自己往这个方向去想,就是为了拖延时日,等到他们的将军到来?  

或者他们是有意让自己觉得他们是故意引导自己?目的还是为了孤立自己?  

一时间,独孤永业脑海里开始了层层的思考,他一层一层的去想,想到最后,他猛地晃了一下脑袋,从一旁拿起了酒袋,吃了一口。  

下一刻,独孤永业猛地放下了酒袋。  

他看向了周围的甲士们。  

“即刻召集大军!!”  

与此同时,官署内,高淹正在跟田子礼商谈着如何让独孤永业不敢轻易动手,如何拖延时日争取到刘桃子到来。  

他们正说着话,忽有甲士匆匆前来。  

“大王!!独孤永业正在召集军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