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支援姚雄(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过去有人找到他,想要伙同他来对付我们,他直接将那人拿下,送到我们面前。”  

寇流感慨道:“这些年里,见到了这么多的大王,名字带水的,大多不当人,也就这位,很是不错。”  

“高归彦叛乱,使冀州来了许多的亡人,多亏了这位贤王,才成功安置了他们。”  

刘桃子轻轻点头。  

寇流忽又说道:“就是这个.”  

“祖珽。”  

“兄长,此人当真是不能用。”  

寇流说起高淹跟说起祖珽的脸色完全不同,说起高淹的时候,他的脸上带点笑意,可说起祖珽,他却开始咬牙切齿。  

“此真正小人!他在朔州,公然住在寡妇的家里,四处招妓,召集文士们在家里作乐,最可恨的是,他还老是举荐一些给他贿赂的人,希望让他们来担任官员!”  

“他还走私马匹,想要将朔州的骏马卖到南方!”  

“他还偷窃,他连平阳王都偷啊!!平阳王在家里设宴,他偷人家的银碟,被当场抓获!”  

“他还搞诈骗,他骗那些朔州的奸商,说可以支持他们的走私生意,不缴纳税赋,收了他们的钱后就不见人了连那些罪犯都气不过,自首报官了。”  

“兄长,这般小人,留着他做什么啊!!”  

刘桃子的脸上都出现了些愕然,他沉默了一下,方才说道:“且等击破了贼人,再说他的事情。”  

休整了三日,刘桃子领兵出征,离开了武川。  

他以那些邺城兵为主,又安排了些武川骑士混杂,率领三千骑士,飞奔而去。  

怀荒戍。  

喊杀声冲天。  

姚雄披着甲,手持大刀,不断的砍杀登上城池的敌人。  

源源不断的士卒们冲上了城头,姚雄怒吼着冲向他们,竟直接撞翻了面前几个士卒,将他们撞下了城墙。  

攻城的军队以周人和突厥人为主,突厥也并非都是骑兵,经过了先前草原大战,且拥有冶炼技术的他们,拥有同样精锐的步兵,以及专业的攻城团队。  

当周人死伤许多后,突厥人就停止进攻了。  

在对面的大旗边上,尔朱敏脸色通红,看着突厥人撤退,他忍不住看向了一旁的东面可汗阿史那库头。  

库头乃是当今突厥木汗可汗的弟弟,木汗可汗登基之后,就让几个弟弟做了东面可汗,西面可汗,以宗室来执掌庞大的疆域,虽然大家都是可汗,可地位却类似于皇帝和王,他们只在自己的辖区内是可汗,并不是整个突厥的可汗。  

库头可汗年纪尚轻,他披着袈裟,手里拿着佛珠,看着远处战死的众人,又为他们诵念了几句经文。  

尔朱敏看着他,强忍着愤怒,“可汗,我的部下死伤许多,您若是再次下令,一鼓作气,就能攻破城池,为什么忽然要停下来呢?”  

库头温和的说道:“如此强攻,死伤太多,我不忍心。”  

放屁!!  

这一刻,尔朱敏是真的想扑上去殴打他。  

这帮突厥人,压根就不是来打仗的。  

他们是来劫掠的,自己和王杰没有前来,他们就按兵不前,明明有着数倍于姚雄的强悍兵力,却不肯继续进攻,就在城外放牧,悠闲的等待着杨忠打进朔州。  

等到尔朱敏跟王杰前来,作为先锋主动出击,他们才跟着一同进攻。  

就这么从东面击破了姚雄的防守军队,杀进了齐国境内,可接下来的每一战,他们都要周人去当先锋,若是优势,他们会奋力杀敌,若是劣势,即刻丢下周人撤退。  

尤其是这位库头,尔朱敏甚至怀疑这厮在故意帮助那些齐人,想要造成齐人跟周人的最大伤亡。  

就说这次,是他说可以强攻,一定破城。  

尔朱敏这才派遣自己的全部精锐,浩浩荡荡的攻打怀荒,这都快要拿下来了,突厥人却忽然撤退了,周人也只好跟着一同撤退,无端的战死了那么多人。  

看着悲愤不已的尔朱敏,库头可汗再次笑了起来,“您勿要动怒,我送给您几本佛经,您拿着念一念,心情就会平复许多。”  

“我这个人向来好佛,最不喜欢杀戮。”  

“那我就多谢可汗的善意了”  

尔朱敏冷冷的说着,纵马冲向自己的前军,收拾溃兵。  

看着远去的尔朱敏,库头可汗却笑了起来,一旁的骑士缓缓上前,“可汗,大可汗让我们全力相助,我们这么做,是不是不太好?”  

“你懂什么?!齐人的城池攻破对我们有什么好处?齐国灭亡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  

“让他们继续打,打的两败俱伤,死的越多越好。”  

“等以后我们消化了柔然部众,他们也打的差不多了,那就相当于在南边有了两个儿子!”  

“两个儿子都得争着抢着来孝顺他们的父亲,谁不孝顺,我们就联合另一方来攻打他们。”  

那骑士一愣,挠了挠头,可汗所说的这些,似是有些太遥远。  

双方开始收拾残局,带走伤兵以及尸体。  

姚雄气喘吁吁,靠着城墙,看着远处退去的大军。  

“万岁!!”  

成功击退敌人的将士们再次欢呼了起来。  

姚雄朝着他们笑了笑,笑容却又很快消失,他的脸色再次变得凝重。  

兵力悬殊太大。  

姚雄整个防线上的士卒不过一万人,如今坐镇的怀荒,有七百甲士,算上辅兵和自愿守城的民夫有五千多人。  

可对方,突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