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这好说(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首的被抓了去,郡县的几个官员都被罢免,然后校场就空到了现在.”  

“原来如此,那郡县的官员更换频繁嘛?”  

“频繁.那些鲜卑人动不动就出来惹是生非,四处作恶,县衙郡衙也敢闯,一旦动手,那就是大事,官员也无法脱身.”  

“也就是冬天,他们不敢出来,我们也能安心些,只要到开春,他们便又要出来行凶杀人了。”  

刘桃子点点头,这才站起身来,“好,我知道了。”  

他带着那人走出了屋,众人依旧是站在院里,摸不清头脑,刘桃子领着人离开,那男人脸色纠结,也不知是该不该开口挽留。  

还是张思燕赶忙上前,“刘公,您救了我的性命,我无以为谢我家今日设宴,款待您与诸君,请您吃完饭再走吧。”  

刘桃子挥了挥手,却看向了她舅父。  

“往后你再打探到什么消息,记得要及时前来禀告。”  

说完,他就带着其余众人离开了此处。  

只留下了目瞪口呆的两人。  

当刘桃子这一行人纵马离开之后,那男人方才看向了一旁的张思燕,两人走进了内屋。  

男人开了口。  

“将军所重视的就是这么一个人??”  

“这不就是疯子吗?这有什么好看重的??”  

“额,是因为他的父亲”  

男人摇着头,一脸的无奈,“这鬼地方,处处都是疯子,到哪里都躲不开不对啊.你说,他不会是发现我们了吧?”  

男人忽然变得十分警觉。  

张思燕皱起眉头,“他这次来的太突然,我们准备也很匆忙不过,他若是发现了,为何还要留着我们呢?为什么不揭穿呢?”  

“这疯子的想法,岂是我们能猜透的??”  

“我们要怎么办?这据点,还留不留?”  

“先留着吧.留着总还会有希望,若是真被他知道了,也不过是一死而已,有什么好惧怕的呢?!”  

男人点点头,随即又阴笑了起来,“方才他问我校场的情况,我将罪过都推到那些鲜卑人身上了.这厮五大三粗的,看起来有些劲,若是能跟那些鲜卑人打起来,那这整个博陵郡,可都要乱起来了.”  

“我看这个人,虽然看起来魁梧笨拙,可城府极深,喜怒不形于色.勿要轻视他。”  

“呵,反正我说的又不是假话,那些鲜卑人本就攻打了校场,他问谁都是这个回答,怕什么!”  

众人再次回到了校场,却直接在这里安置了下来。  

将骏马牵起来,随即又安排了住所。  

众人分工明确,井井有条。  

大家此刻还是很懵,他们还是头次看到没有县兵的县城,倘若周围几个县也没有县兵,那刘桃子这个郡尉,岂不是就成了光杆郡尉?  

在众人忙着安置的时候,刘桃子带上了姚雄,再次离开了校场。  

他的目标依旧是郡衙。  

再次来到郡衙,由小吏领着他们来到了郡丞府。  

就看到那程哲,此刻背上了一张大弓,正准备外出,忽看到刘桃子,他有些惊诧,“刘君怎么又来了?”  

“程君,校场为何无人?”  

“缺粮呗。”  

“不只是安平啊,就是附近的饶阳,深泽,安国,这三县的县兵都不足。”  

“上年的收成很烂,贡粮都交不起,县令都被罢免了.县库都是空着的,县兵连饭都没得吃,还能将他们绑在校场饿死不成?”  

刘桃子都没有开口,一旁的姚雄却发出了意味深长的声音,“哦”  

早这么说就好了嘛。  

姚雄都已经明白了,类似的事情,他在黎阳见过,那边也是,县衙根本发不出粮食,县兵全靠大户的救济嗯??这里的大户为何不救济县兵呢?  

刘桃子又问道:“先前君说我们便是来顶罪的,这又是什么意思?”  

程哲抿了抿嘴,他无奈的看着刘桃子,“刘兄啊,何必这么在意呢?这里的事情,你知道了也没用,毫无用处。”  

“倒不如跟着我去狩猎好了。”  

“还望程君告知。”  

看着刘桃子那眼神,程哲无奈,他说道:“县库无粮,民贼作乱,一作乱就得罢免官员,一作乱就得罢免官员你说庙堂总不能天天换太守吧?那不就是要换我们吗?反正就是这点事,也没别的刘君往后也勿要再找我了,我反正是熬到开春就走,刘君随意。”  

他后退了一步,行了礼,随即匆匆离开。  

校场。  

刘桃子站在点将台,其余众人皆站在了他的面前。  

这三十余人,脸色凝重,站成了一排,还真有些威势。  

田子礼,姚雄,寇流,褚兼得等几个人站在最前头,此刻也是满脸的复杂。  

他们到达之后,忽然就不知该怎么办了,说练兵,却没有兵,说抓贼,冬天也没有贼,说去平摊.他们这郡尉,管不了政务,何况这里的大户好像不太好惹,一个家族还分出好几个门来,能压着一大群好武的鲜卑人动弹不得,他们这三十人.这就有了一种无力感。  

刘桃子看向了众人,开口说道:“令田子礼,姚雄,寇流,张冲,王大猛,张黑足六人担任博陵郡兵幢主!”  

这六人快步走上前,朝着刘桃子行礼拜见。  

“唯!!”  

刘桃子随即又任命其余众人,跟着他前来的三十余人,分别担任了幢主,队正,什长等军职。  

只是,这几位军官麾下却没有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