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造反了(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个一个来。”  

崇光寺。  

四位大和尚正色的盘坐在后僧院里,皆披着黑色袈裟,脸色肃穆,很是神圣。  

还有一胡僧正站在一旁,为这四个大和尚说起外头所发生的事情。  

“娄公前来之后,竟是直接拉着那妖魔的手,将他接上了车!”  

“这妖魔当真是无法无天.”  

这胡僧便是当初曾阻拦刘桃子的那位,此刻的他,浑身瑟瑟发抖,声音都在打颤,眼神里透露出惊恐,心里一阵阵后怕。  

想起那天自己曾无比傲气的挡住对方,他便觉得自己命大。  

四个大和尚此刻都皱起了眉头,一人睁开双眼,正是先前出现在娄睿府里的阿延那,“何必如此惊慌?平日里让你修心,你便修成了这样?”  

胡僧赶忙闭上了嘴,低着头。  

“去吧。”  

阿延那挥了挥手,胡僧再次行礼,随即转身离开。  

屋内就只剩下了这四个人,阿延那看向众人,“这黎阳城里,可是来了头大妖魔.彼在南城大开杀戒,死难者过千,若不尽快降妖除魔,只怕城内善男信女都要遭此妖魔祸害了。”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和尚睁开了双眼,“太守对其如此客气,只怕不是寻常的妖魔,还是先问清楚来历,然后再有动作。”  

他刚说完,便有另外一个凶神恶煞的大和尚开口说道:“看此魔之杀性,还不等我们知晓对方来历,他却是先将我们给杀了.管他什么来历,先降妖除魔,度过这一大劫难才好!!”  

“不可,若是有郡守帮助他,灭寺不过是在片刻之间,岂能鲁莽?”  

三人争执不下,语气也愈发的粗暴。  

屋里已经看不到方才那宁静祥和的禅机,所能看到的只是四头披着人皮的凶残野兽彼此嘶吼,互相示威。  

“够啦!!”  

阿延那愤怒的起身,他看向了众人,“一个县丞,便坏了你们这几十年的佛法?!何以如此惧怕?!”  

三人闭上了嘴巴,缓缓变回原先那肃穆的模样。  

阿延那通过窗口眺望着外头,眼神愈发的凶狠,“妖魔极为凶残,不可轻举妄动,今日起,崇光寺将封门修行,我且修书一封.寻求善人的庇护。”  

听到这句话,三大和尚皆合十低头行礼,“便依主持之言。”  

赵开骑着高头大马,领着诸多县兵,晃晃悠悠的沿着官道前进。  

这条崎岖的官道,通往远处的大乡。  

一行人沉默不语,只是听的喘息声,赵开如此行驶了许久,终于,他抬起头来,看向了面前的城墙。  

那城墙破败不堪,黎阳的城墙破旧矮小,可依旧是有着实质性保护作用的城墙,而他们眼前的这城墙,处处裂开,多是缺口,有些地方干脆只剩下一段歪斜的土块,似乎随时都要倒塌。  

很多处地方都是漆黑的,是烧毁过的痕迹。  

城门口无人驻守,其实这里也并不需要城门,城墙处处都是缺口,赵开随时都能带着人从那些缺口冲进去。  

一行人进了城,放眼望去,面前皆是建筑的废墟。  

一座又一座宅院敞开了大门,地面上杂草丛生,虫蚁遍地,放眼望去,竟是找不出半个人来。  

众人就沿着城内主道前进着,两旁的建筑皆是半毁,院门是开着的,屋门也是开着的,那漆黑的屋里似乎酝酿着不为人知的恐怖,县兵们都不敢多看。  

此处乃是黎阳县治下的东黎乡。  

在七八年前,这里还不叫东黎乡,这里唤作东黎县。  

因为地势平坦,又占据着东官道的便利,发展也很不错。  

后来,也不知是因为什么原因,这里的耕地越来越少,这里的百姓越来越少,甚至,连大族都舍弃了这里,搬到了黎阳,只剩下几个土豪强占据在此处,它不再具备成为一个单独县城的条件,于是乎,这里就变成了东黎乡。  

整个城内也看不到什么人,一路上所能听到的也只有县兵们的喘气声。  

如此走到了县城的最东边。  

情况变得有些不同了,呈现在众人面前的,是一座高大的邬堡。  

邬堡的城墙高耸,城墙上有护卫来回的走动。  

各处都拥有大门,这是城内之城。  

就看到一群人,赤裸着脚,有些人还带着锁链,在奴仆的训斥下,扛着农具,犹如行尸走肉般在远处行走。  

有奴仆看到了前来的众人,大声呼喊了什么。  

片刻之后,邬堡的大门敞开,就看到一行人纵马朝着此处飞奔而来。  

一个肥胖的男人,骑着一匹战马,朝着此处冲来,那男人很是庞大,大大的一坨,战马都被他压得看不到了,也不知那战马是如何驮的动他的。  

一行人冲到了赵开的面前,男人的脸上堆满了笑容。  

“赵公!!您怎么来了?”  

“贵客!贵客!”  

男人被人扶着,吃力的从马背上下来。  

“老三!给我将全院的美人舞姬都给我找.”  

“啊!!”  

赵开大呵了一声,抽出佩剑,朝着男人砍去。  

男人赶忙举起手来,剑在男人的手臂上划开了一道口子。  

男人大惊失色,“赵公!!这是为何?!”  

“贡粮不足!需要全城平摊!你们也不例外!”  

赵开叫着,看向了左右,“给我冲进去!”  

县兵们彼此对视,不知所措,有吏带头冲锋,其余县兵纷纷跟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