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城南征税(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眼,看着男人远去的方向,叫来了一人,低声吩咐了什么。  

片刻之后,男人抱着一个小包裹,从西市走出来,就是连竹篓都消失不见。  

男人死死抱紧了怀里的小包裹,麻木的朝着自家快步跑去。  

来到了门口,他便急促的敲起了门。  

敲了许久,也不曾有人开门。  

男人发了狠,用力撞开了门,踉跄着稳住身体,院内空荡荡,没有任何东西能遮挡住视线。  

在内屋的台阶上,女人趴在地上,保持着爬行的姿势。  

两个孩子依偎在母亲的身边,此刻也是一动不动。  

男人愣在原地,他想说些什么,“额,唔”  

他张开嘴,可从他嘴里出来的不是话,倒像是受伤野兽的呜咽。  

他就这么呜咽着,手没了力气,包裹掉落在地上。  

洒出了一地的粟。  

“就是此处!”  

骑吏看了看手里的过所,随即骂道:“这些郡吏,除却坏事,是一点正事都不干!!”  

姚雄站在他的身后,另一边是那个抽泣的小贩。  

骑吏打量着面前的破旧宅院,上前开始敲打大门。  

“曹壮!!开门!!”  

“开门!!”  

他用力的拍打着木门,可拍打了许久,里头也无人出声。  

骑吏看向了姚雄,姚雄点点头,骑吏猛地一撞,这木门便被撞开了,骑吏拔出了刀来,小心翼翼的走进了院里。  

院里空荡荡,只有地上撒了些粟。  

骑吏打量着周围,走进了屋。  

“姚公!!”  

骑吏惊呼,姚雄快步走进了屋内。  

男人就这么挂在了横梁上,尸体在众人面前来回的摇摆着。  

而在一旁,一个妇人与两个孩子干干净净的躺在床榻上。  

骑吏惊愕的看着这一幕,急忙上前去放下那男人,探鼻息,又去探那两人的鼻息。  

姚雄抬起头来,看着挂在自己面前的那个男人,不知不觉,他的拳头握紧,青筋暴起,眼神变得格外瘆人。  

那小贩,此刻也是茫然的看着这一幕,“我不知道.”  

“姚公!!这个孩子还有鼻息!!”  

那骑吏忽然叫道。  

整个屋里,只有一个孩子尚有鼻息尚存,姚雄一愣,“带上孩子去找褚兼得,让他全力救治!”  

“唯!!”  

骑吏背起孩子离开了。  

姚雄缓缓走到了门口,小贩此刻瑟瑟发抖,“我”  

“无碍,这与你无关。”  

“这才十月,伱们便没有粮食了吗?”  

姚雄忽然开口问道,小贩发出了一声惨笑。  

“入秋之后,已来征收了六次粮说我有授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按着六十亩来缴纳粮食那四十亩授田,我从未见到过,二十亩的祖传桑田,现在只剩下三亩,还无法耕作”  

“若是不能交足,就要被抓去牢狱。”  

“就是倾家荡产的凑够了,过几天,他们还会前来索要,不讲道理说缴纳了,便说全县贡粮不足,需要我们来平摊。”  

“平摊一次,平摊两次,我家已是足足平摊了五次”  

县衙。  

“他是这么说的。”  

“我本来想要带着他过来,可是他不敢前来县衙。”  

“我就给了他些钱,还有,这黎阳的粮价,当真是高的吓人啊,比成安都高出了很多.”  

姚雄缓缓说着,众人只是听着他的讲述。  

田子礼忍不住了,“这些狗官.不知霸占了多少耕地,弄得贡粮交不起,便将其分摊在百姓身上,让他们来偿还,这才十月,百姓家便没有了余粮,如何能支撑到明年秋收?这一县的百姓,当真不知要被饿杀多少”  

“成安的官员虽滥杀,却也没有如此夸张!平摊五次?这是想要饿杀全城百姓,一个不留吗?!”  

众人也有些生气,征税发徭役,他们也曾多次经历过,也知道那些凶残的吏是什么模样,可直接将人往死路上推,一点活路不给,这他们还是头次听说。  

田子礼看向了对面的石曜,“这黎阳人便这般好欺?成安是帝城,尚且有动乱不止,这就没有起事的?”  

情急之下,他甚至都顾不得面前这位是有品级的正式官员了。  

石曜有些尴尬,他不知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只好解释道:“每次平摊之后不久,那些胡僧就会出面,他们会在城内施粥.然后传道颂经,都是些什么受苦定有福报的歪理”  

“那还真的是分工明确啊。”  

田子礼阴阳怪气的说着。  

“定要设法除了这些奸贼!!”  

褚兼得这次终于开了口,他说道:“田君,先别想着怎么处置奸贼了,先想办法救人吧,姚君送来的那孩子,我看已是有四五天不曾吃饭,上吐下泻,吐出来的都是些草根泥土五次平摊,整个黎阳城,不好说还有多少人家里有粮食得想办法让百姓们活到明年。”  

田子礼暴躁的抓着头,“县库空空如也,这税赋都他妈的收到了哪里?!”  

石曜看向了一旁的刘桃子,“刘君,褚君说的非常在理,必须要想办法救活百姓,我准备给杨相再次上书,过去,我的书信总是无法到达邺城,不知你是否能助我?”  

众人惊讶的看向了他。  

石曜再次说道:“我当初应试的时候,就是得到了杨相的赏识,受了他的提拔之恩,后来还曾有过书信往来,我想,他看了我的书信,不会对一郡百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