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最后一战(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样的人来帮助他。」  

「陛下,南边的蛮人好解决,可北边的强敌要怎么抵御呢?」  

袁宪有着一肚子的话要说,此时索性都放开了说,他严肃的说道:「江边的军队已经很久没有操练过了,将领们多是由没有功勋的人来担任。」  

「将领们贪婪,粮饷克扣严重,士卒们斗志涣散,有的劫掠,有的收取贿赂...:」  

「官员们只顾着中饱私囊,整日饮酒作乐,无人察觉到有变。」  

陈项的脸色越来越凝重,毛喜已经察觉到了什么,打断了袁宪的话,「袁公,您说的很有道理,只是这些事情,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当下还是南边的问题....」  

袁宪却没有因此而后退,他直接粗暴的回了毛喜。  

「当下南边的问题当真是最要紧的吗?」  

「敌人若是只为夺取江北而来,何以动用那么多的将军?」  

「江对面为何频频换防,到底是什么规模的换防才能造成那般的动静?」  

「为什么我们的人已经不能到对岸进行探查了?敌人何以如此严防?他们在防什么?」  

「刘桃子当下或许就在对岸,明日就要发动总攻,而毛君却觉得南边的事情是最重要的?!」  

袁宪的声音犹如惊雷,吓得陈项都一个哆嗦。  

毛喜拦都拦不住。  

袁宪将这些话说出来,胸口顿时畅快了许多,多日来的沉闷都消失了。  

「下实不该冤杀黄法戳!!恐为后人耻矣!!」  

他最后又补上了这么一句暴击。  

一时间,殿内死一般的寂静。  

三人都不曾说话。  

如此过了许久,陈项问道:「袁卿还有什么别的要说的?」  

「没有了。」  

毛喜有些担忧,「陛下....  

陈项大手一挥,「朕不怪袁卿,这些时日里,只有他对朕说了实话。」  

「袁卿,朕决定为黄将军平反,赦免他的家人,追封其功劳。」  

「只是,人死不能复生,不能因一人而弃天下苍生啊。」  

「这南边的事情,就劳烦袁卿前往解决。」  

「朕明日就召集群臣,来商谈抵御强敌之事!」  

次日,群臣云集。  

乍一看,那真是...::.猛将没有,怯鸡无数,贤良没有,虫遍地。  

这边坐的是个写宫廷诗的醉鬼,那边坐的是一人吃三军的豺狼,左边坐着代代修降书的虫,右边坐着风紧我先撤的懦夫。  

魅,身披朝服,勾肩搭背,这个唤作狼,那个又唤作狈,吃的是血,喷的是粪。  

陈项坐在上位,看着殿下群臣。  

人才济济。  

「北胡近来多有异动....  

毛喜率先起身,开始商谈今日的主要内容。  

整顿军队,加强防备,抵御强敌。  

可毛喜只是刚刚开了个头,群臣便急躁了起来。  

好不容易送走了一个黄法戳,这是准备再来一个?  

黄法戳还在的时候,耗费大量的钱财去搞军务,弄得大家都很缺钱,朝廷本就不富裕,一要用钱,就开始压榨国内这些贤良之家,这还了得?  

在毛喜刚刚说完了几个可疑之处,甚至都没有谈到真正内容的时候,大臣们就开始了驳斥。  

对毛喜荒唐的论调,大臣们加以批判。  

有的认为毛喜是要穷兵默武,毁了大陈,有的认为毛喜是想中饱私囊,还列举了他本人的可疑之处。  

有的则是从孝道上择击毛喜,认为毛喜说好要服丧三年,可还没满年就停止了守孝,  

无耻不孝,根本不配当官。  

至于支持毛喜的,也并非是完全没有,还是有几个真正的人在庙堂之中的。  

毛喜鼓足了劲,开始与这些人角力。  

双方开始了一场没有兵马的战役。  

「我各地的守备不足,而敌人频繁的调度,这已经是达到了最危险的地步,这种时候,还谈论什么穷兵武??非要等到敌人渡过江水而后才能进行防御吗?」  

「公既言仁者无敌,天下望风而降,何不坐船前往对岸,劝说北胡来降呢?」  

毛喜其实是个不太擅长辩论的人。  

这位兄台一直都是干实事的类型,但是此刻,也不知是什么缘故,他的言语攻势变得极为猛烈,即便是面对一些过去的朋友,他也毫不客气,直接回。  

毛喜将话题围绕在江防上,针对他本人的攻击,他压根就不理会。  

江总看着这喧闹的场面,有些无奈。  

江总是个较为复杂的人,他不算是真正的恶人,不算公开受贿或者滥杀无辜的类型,  

但是,作为大臣,在治理国家上没有丝毫的建树,整日就迷恋自己那破诗。  

作为文人还可以,但是作为国家大臣,那就实在太离谱了。  

他的性格算是比较宽厚的,不太喜欢与人争执,就是这一次,他也没怎么去攻击毛喜。  

趁看双方交战的间隙,他站起身来。  

「毛公!」  

江总虽然没什么能耐,但是资历比较深,他这么一起身,众人大多都选择了安静。  

毛喜看向了他,「江公有什么要教我?」  

江总认真的说道:「毛公的担忧,我已知晓,只是,北胡没有多少战船,有前线的将士们禀告,停泊在对岸的战船不过五十余艘,且又老又破,敌人就以这些船只,如何能渡江作战呢?」  

「要我说,加强江防是对的,但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