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赴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唉…”  

水印广告测试“唉…”谢景衣忍不住又叹了口气,抱着脑袋晃了晃,一看到桌子上的簪子,忙又将它插在了头发上,眼不见为净。  

她,谢景衣,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有纠结到头秃的一天。  

这叫什么?  

同我水火不容的冤家看上了我?  

那个死鬼,他一边骂我一边要娶我?  

简直是心肝肺都要纠缠到一块儿去了。  

可是上辈子,她怎么毫无察觉?  

上辈子…谢景衣恍惚的想起了一件陈年旧事起来。  

那是她进宫的第二年,官家生辰,各路嫔妃都要制新衣衫。分到她手中的,乃是官家的新宠赵四娘。  

这赵四娘门第不高,心气不小,为人身是刻薄,一朝野鸡变凤凰,便尾巴翘上天了。  

她前前后后做了四套衣裙,赵四娘均不满意,还意图拿她作筏,耍宠妃威风。  

她性子倔,人前吃亏,人后定是立马要报复回来的。那回她尚未下手,那赵四娘便失了宠爱,宫中人都说,赵四娘不端庄,在殿前失仪,得罪了柴祐琛。  

官家同柴祐琛兄弟多年,赵四娘一夜失宠。  

她那会儿,还捶胸顿足了好久,这她还没有报复回去呢,咋人就失宠了呢?  

现在一想,却是别有深意起来。wap.kanoxian  

谢景衣晃了晃脑袋,晃断了脑海中的奇怪想法,她害怕自己一个不留神,就挖出了一座巨大的陵墓,一个宝藏接一个宝藏的,她贪心得紧,便会一直发现,一直困窘,待人将那墓门关上了,她便困在里头,永远都走不出来了。  

柴祐琛…谢景衣想着,又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啊啊!二姐你给我放开!”谢景衣只觉得耳朵一疼,立马抓住了谢景音的手。  

“你也知道耳朵疼了?我住你隔壁屋子,听了你四十次叹气了,岂止耳朵疼,耳朵都聋了。你小小年纪,有吃有喝,叹什么气呐!你是不是又去寻柴二了?”  

谢景衣揉了揉耳朵,不自然的说道,“你怎么知道?”  

谢景音端了个凳子,自顾自的坐了下来,“统共巴掌大个地方,我有什么不知道的。”  

谢景衣忙打断了她的话,低声说道,“我托他买宅子,有眉目了。咱们来了这里,总不能喝西北风吧,铺子得买吧?田庄得买吧?不但得买,还得都写在阿娘的名下,作为她嫁妆才是。”  

女子的嫁妆,乃是私产,只要自己够硬气,永平侯府想要霸占产业,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谢景音一听,欣喜的说道,“那可真是太好了,我在这里不自在得很,三步一个婆子,五步一个丫鬟,个个说话阴阳怪气的。”  

“哎呀,不错啊,你都听得出别人话中有话了。”  

谢景音听她打趣,挠了谢景衣一把,“你在笑话我蠢是不是,看我不打你。”  

谢景衣眯了眯眼睛,凑到了谢景音的耳边,嘀嘀咕咕了好几句。  

谢景音皱了皱眉头,“会不会不厚道,女子嫁错人,可是一辈子都毁掉了。”  

“正是因为女子嫁错人,乃是一辈子的事,所以才更加可恨。人做初一,我们如何不能做十五?再说了,这姻缘可不是我们定的。”  

“你说得没错。都听你的。”  

谢景衣这下满意了,姐妹二人嘀嘀咕咕的说着私房话,一直到吃晚食的时候,谢玉娇方才回来,不过让谢景衣意外的是,她半句都没有在侯夫人跟前提及遇见她同柴祐琛的事情。  

谢景衣也懒得解释,就这么囫囵过去了。  

翌日一大早,永平侯府门前,便停了好几辆马车。那打头的一辆,乃是张氏同谢玉娇,曹氏拉着翟氏坐了第二辆,谢家三姐妹则是坐了第三辆马车。  

京城之中,随便一人,怕都是有一个了不得的身份。  

那元小娘子名婴,母亲乃是京城中有名的庆宁长公主,同柴祐琛母亲,同为先皇之女。说起来也是一段趣事,先皇给了庆宁长公主三十才俊,任由其选择。她却一个都没有瞧上,有一年上元节,在街头遇见了小吏之子元朗。  

元朗貌若潘安,庆宁长公主非君不嫁,闹得轰轰烈烈的,终于成婚。  

可让人觉得奇怪的是,夫妻二人成亲之后,却并不亲近。后来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传言,说庆宁长公主自觉容姿不盛,想要嫁美貌之人,这样才能够生出美貌的孩子来。  

待她们夫妻二人,生出了元婴之后,庆宁长公主便心满意足,再也不看驸马一眼了。  

驸马家境贫寒,又无什么本事,便是绝了后,也半句声都不敢吭。  

元婴这么些年,一直都跟着谢清远学琴,是以同谢玉娇可谓是一同长大的好姐妹儿,因为这重关系,又因为两府都是勋贵,却都并没有实权在握,竟然格外的合得来,走得十分的亲近。  

“大姐姐可是紧张了?”谢景衣一把抓住了谢景娴的手,轻轻的问道。  

从上了马车,谢景娴便有些坐立不安的。  

谢景娴俏脸一红,低声说道,“今日,杨家人也会去。”  

谢景衣拍了拍她的手,给了谢景音一个眼神,笑道,“大姐姐跟着方嬷嬷学了这许久,不比京城贵女差,拿出气势来,可别叫人小瞧了去。再说了,有我同二姐在呢,没事的,丑媳妇总要见公婆,何况我大姐姐美得很。”  

被她这么一打岔,谢景娴放松了几分,时不时的也说起话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