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九章赐宝(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屈指一弹,法剑瞬间没入张宝丹田。  

看到这里,九叔犹豫了一下没再多说什么。  

“师伯这次来可是为了‘三元固魄丹’?”  

九叔眉头一颤,有了先前的经历,他也没再问徐君明如何会知道。  

点了点头后,从腰间法袋中拿出了一枚玉盒。  

“这里面是茅山极品仙根‘孤直公’上结的三粒松子,作为三粒‘三元固魄丹’的交换之物。”  

徐君明当初就从茅山那里得了‘孤直公’的主枝,经过近千年培育,以及造化灵气中浓郁造化灵气的滋养,早就攒足了进阶太乙仙根的底蕴。  

所以他很清楚这种松子的作用。  

知道九叔性格的他也没有故作大放,伸手一招,拿过来后,拿了三粒‘三元固魄丹’给他。  

顺利完成此事,九叔心里也松了口气,总算是没有辜负掌门的交代。  

看着气质大变的徐君明,犹豫片刻后。  

“你不是一直在闭关吗?怎么突然出关了?”  

在过去数百年的时间里,徐君明从未告诉他,自己身在异界的消息。偶尔灵魂分身,双方见一下,中间交集不多。  

所以,九叔到现在一直以为,徐君明多数时间都在闭关。  

“我修为有所突破,比如就要飞升了。”  

“飞升?金仙?”  

徐君明点了点头。  

九叔震惊过后,很快又欣慰起来。  

“当初在酒泉镇见你的时候,我就觉得你资质优越,悟性尤其惊人,未来必有一番大成就。却没想到短短七八百年的时间,你就已经达到如此境界。如今更是要飞升上界。”  

叹了口气。  

“若是你师父知道,不知道会有多高兴。”  

想起师父四目道长,徐君明脸上露出怀念之色。  

那个时常不着调,却对自己关怀备至的师父,是他几世以来,最亲的人。  

“师伯一定要好生修行,将来飞升上界,与我师父定然还有再见之日。”  

九叔点了点头。  

他如今不过真仙中期而已,想要进阶玄仙,尚且需要数百年苦修,至于更高一级的金仙,至少要两三千年。  

中间更要跨过两重天劫。  

如此久的时间,他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金仙圆满,进阶太乙的那一天。  

“师伯,今日难得我出关,你又恰巧到此,不如便多留几天吧?正好也让崇山门下的弟子见一下,他们入门时只见过你的画像,还从未见过你的真人呢。”  

“我非崇山弟子,还是不变见面了。”九叔犹豫道。  

“师伯错矣,你虽不是崇山弟子,确是我的师执长辈,他们这些晚辈当然要拜见一番才好。”  

说罢,也没给九叔反驳的时间,屈指一弹,一道流光飞向半空,很快便化作一枚黑色铜钟。  

“咚…!”  

黄钟大吕般的钟声,按照特定的频率向四面八方飞去。  

“我们走吧。”  

大袖一挥,九叔只觉得眼前一花,下一刻,已然来到一个巨大的厅堂内。  

背后是一个苍劲有力的‘道’字。  

四下左右一片空旷,地面上飘荡着浓厚而又极为坚韧的淡金色雾气。  

“师伯,请坐。”  

到了现在,九叔虽有些犹豫,但最后仍然坐了下来。  

内心深处,他也想看看徐君明的崇山书院发展到现在,到底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步。  

原本以为会直接坐在金色云气上,哪想到在他坐下的刹那,淡金色云气仿佛烧开的沸水,上冲三尺,化为一座金色的莲花,正好托起他的身体。  

同时一股温热,透体而入,霎时间流遍全身,仿佛三九寒天洗了个热水澡,通体舒泰。  

张宝心生好奇,连忙按照师公吩咐,坐在了九叔侧后方。  

徐君明当然是在九叔左侧盘坐下来,而林正英则退后三丈,盘膝坐了下来。  

四人各自坐好后,一道道强大之极的气息降落下来。  

仿佛稚子般的任无极,出现在九叔右侧。  

后面依次是龙帝、敖天、太乙真君。  

下方。  

伏天大圣秦仲,无极真君林正英,空桑仙子乔守心,虬髯剑圣燕赤霞,冰凰仙子徐凰,混元祖师陈霖,红花圣母苗楚芳,紫霄神将岳和,三丰子张君宝。  

九大徐君明门下嫡传弟子,一字排开,坐在左侧。  

五岳真人诸葛卧龙,昊天真人商太真,玄黄真君盘荦,合沙道长李守静。  

以及身材肥胖的‘金蚕子’徐飞。  

这位六翅金蚕蛹化后,结合太乙真君血液和造化灵气,所化的先天神灵,跟太乙真君有八成相似,完全是亲儿子。  

两人一样好酒,一样身材肥胖,完全是一个模子里抠出来的。  

要说区别,就是修为了。  

太乙真君只修行‘吞噬大道’,而徐飞除了吞噬之道,还修行封印道。  

他们五人非徐君明嫡传,一直排开,坐在右侧。  

十四位二代弟子,气息虽然各有强弱,但无一不是金仙。  

在他们身后,便是崇山门下三代弟子。  

经过近千年的时间,数个世界的积累,如今已经有九十七人。  

最强的诸葛流云,公孙九娘、叶天云、周青等人已经到了玄仙中期。  

最晚入门的也已经成就天仙。  

四代弟子相对少一些,只有五十七人。  

领先者已经成就天仙,后面的不过刚刚金丹。  

五代弟子最少,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