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朝堂相争,洪信赴龙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七百四十一章朝堂相争,洪信赴龙虎“砰…!”  

精致的笔洗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到底是谁坏了我大宋龙脉?!”  

赵佶从未有过如此愤怒。  

他虽然不学无术,算不上一个好皇帝,但也不是傻子。  

他很清楚,一旦大宋龙脉被毁,就是神州陆沉,改天换日的时候,他的帝位,他锦衣玉食的生活,他高高在上的权势,必将不复存在。  

故而,他愤怒,甚至还有一丝惶恐。  

“起奏陛下,能无声无息瞒过守卫,潜入承天殿,又能快速斩杀九十八位护殿神将者,必然是金仙无疑。后经皇城司勘验,出手者乃是辽国南院大王,魔门六道之首圣魔门宗主周培鸿。”  

一个身穿紫色官袍,气息威严而强悍的中年男子,迈出行列宏声道。  

赵佶脸色微变。  

身为天子,他当然对这位魔道金仙不陌生。  

“可恶的周贼,来日朕必提千万大军北上,覆灭辽国,以报今日之仇。”赵佶咬牙切齿。  

但下面的群臣都清楚,这话说出来也就安慰安慰自己。  

自从太祖赵匡闭关后三千年来,金辽便与大宋攻守易势,屡次大战,十战九败。  

别说覆灭辽国,能守住现有的边境就算是烧高香了。  

“臣必夙兴夜寐,早日助陛下实现心中宏愿。”蔡京恭声道。  

“臣等也愿助陛下早日实现心中宏愿。”  

数十位蔡京门下臣子随声附和。  

“好好好,有列位臣公相助,何愁我大宋不兴,何愁辽国不灭。”  

赵佶身为皇帝的自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陛下,伐辽之事还需细细谋划,当务之急是救助受灾百姓,否则恐生民变。”  

身穿红色袍服,面目刚毅的兵部侍郎、尚书右丞李纲开口道。  

赵佶也知道民变对大宋的冲击,略作思索后。  

“这样吧,户部下拨三亿两白银救济灾民。”  

“陛下,此次地龙翻身涉及京东西路、京西北路、河北西路、河东路千亿黎庶,三亿两白银实在是杯水车薪。”李纲连忙道。  

“那就再免除受灾百姓一年赋税吧。”  

赵佶早就习惯了这些臣子的‘贪得无厌’,所以故意分开两步说,免得自己太痛快,让他们得寸进尺。  

“陛下,地龙翻身,百姓食不果腹,衣无寸缕,免除一年税负固然是陛下仁慈,但亿万黔首若等不来朝廷救济,可能连半月都挺不过去。”  

李纲跪地,慷慨陈词。  

“臣万死请揍,还望陛下恩准停建华阳宫,所余银两全部拿来赈济灾民。”  

“李纲,你大胆!”赵佶怒道。  

华阳宫是他的心头好,更是自己精心构建的安乐窝,别说区区一个地龙翻身,就是黄河决堤,天下大旱,也不能停。  

“陛下!”  

蔡京连忙开口,堵住了赵佶接下来的话。  

等众人目光转过来后,“陛下,李大人之言不可不听,但就算停建华阳宫,一时间户部也难以拿出足够的银两,救助千亿黎庶。”  

“不过,微臣有一策,可解此难题。”  

“哦?太师有何良策?”  

此时的蔡京已经官封太师。  

“前些时日,‘护国大道君’徐真君遣门下弟子来京,说雁门、云中和五原三郡地广人稀,希望朝廷能引渡一部分流民填充三郡。”  

“然我大宋国富民康,百姓富足,哪有流民填充边疆?故而一直未曾回音,不曾想今日居然碰上这地龙翻身之祸。”  

“以微臣之计,不如答应徐真君,把这次地龙翻身所产生的流民,全部划给崇山一派负责,想来以徐真君金仙之尊的力,必然能让这些流民不必忍饥挨饿。”  

“而且没了这些流民,中原之地地狭人稠的困局也能大为缓解,巩固朝廷统治。”  

“陛下不可,若千亿流民落入崇山书院手中,只怕会让它趁机做大,他日必威胁我大宋统治。”李纲大声道。  

“李大人此言差矣。崇山书院地处宋辽边疆,实力增厚,也只会成为抵挡辽国南下的屏障,绝不会威胁我大宋统治。更何况还有天师道、神霄道、纯阳派、崆峒派掣肘,而我大宋更有太祖坐镇,何谈威胁?”  

“莫非李大人觉得,以太祖修为,再加上老相国和杨将军,还压不住一个崇山书院?”  

“当然不是,只是…!”  

“好了!”  

赵佶打断了李纲的话,“太师之策乃是一举三得的良策,就照此办理吧。”  

“陛下英明!”  

看到眼前的局面,李纲那怕再不满,也只能接受。  

毕竟他只是臣子,而赵佶才是君。  

“陛下,此次地龙翻身,民间死伤惨重,臣希望陛下恩准,在汴梁城中举办三千六百场罗天大醮,邀请天师道护国天师张老真人主持,超度亡魂,以示陛下仁慈。”  

话落后,朝右侧看了一眼。  

同样身穿紫色袍服的童贯向左走出班列。  

“启奏陛下,如今地龙翻身,天下板荡,正应该祭拜亡魂,抚平生民人心。固,臣以为太师此议甚好。”  

“臣附议。”  

一时间近半大臣出声附和,可见蔡京权势如日中天。  

“陛下,龙脉中犹有魔气存留,还需尽早请护国天师来京。”  

皇城司指挥使慕容虬沉声道。  

本有些犹豫的赵佶点头答应下来。  

“既然太师和列为臣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