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形神俱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五太派的人彻底被混元祖师的自爆点燃了怒火,除了少数刁滑之辈,剩下所有人都红着眼,咬着牙,不要命的朝峨眉众人杀去。  

有道是,愣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  

一时间峨眉众人压力大增。  

不过修士斗法到底不是凡俗军队拼杀,峨眉深厚的实力,让他们最终挡住了五台派众修拼命三郎式的攻杀。  

等到脑海中的愤怒逐渐平复,很快便落入下风。  

一场大战,打了两天两夜。  

最后玄真子在混元祖师的自爆下,形神俱灭!  

乾坤正气妙一真人齐漱溟,肉身陨落,只跑了元神。  

苦行头陀凭借心光遁法的神速,虽然逃出了核心区,却也身受重伤。  

岷山蒋松岭朝天观水镜道人,死于脱脱大师之手,后者也被嵩山二老集火,打的不得不兵解。  

另外太乙混元祖师在外人眼中也是自爆身亡,形神俱灭,实际上却被徐君明救走了魂魄。  

万妙仙姑许飞娘、岳琴滨、玄都羽士林渊肉身兵解,原本打算跟乃师一样,自爆元神的时候,却被一股莫名的力量卷起,瞬间消失。  

其余像金身罗汉法元、焦衫道人、七手夜叉龙飞、日月僧千晓等人,在五台派大败亏输后,便趁机跑了。  

五台派损失惨重,几乎遭遇灭派。  

峨眉派虽然得了胜利,但也是一场惨胜!  

东海三仙,一死两重伤!  

苦行头陀还好,若是妙一真人齐漱溟不稳固元神法体的话,只怕也难免会伤到道基。  

一时间,峨眉上下一片愁云惨雾。  

峨眉大兴之说,好似蒙上了一层灰尘。  

好在长眉真人千年修炼,为峨眉留下了足够厚实的家底,尽管实力大损,却没有动摇根本。  

不过,不少邪魔外道却趁着峨眉被五太派重创的机会兴风作浪!  

但很快它们就遭遇了迎头重创。  

先是崆峒山十八邪魔被震压,而后威名赫赫的天残地缺两老怪,被打的大败亏输,连老巢崆峒也被夺去。  

而做下这一切的冰凰仙子徐凰,威震修行界。  

同时在中原,扎髯剑客燕赤霞,继雁荡斩蛟后,横扫北邙山冥圣徐完,以及一干玄阴教鬼怪。  

让数千年来鬼怪丛生的北邙山,第一次变成了良善之地。  

在江南,空桑仙子乔守心,了云雾山下的地火,同时了百魔道长风梧、越来岭黄石洞飞叉真人黎半风等数百位邪魔修士,让峨眉被重创后泛起的魔氛为之一清。  

在南疆,五德真君龙帝横扫苍莽山,斩杀了被长眉真人在此的天淫教余孽妖尸谷辰。  

打败青囊仙子华瑶崧,以及峨眉门下一真上人。  

若不是看二人身具功德,只怕也会了事。  

如果仅仅是因为这些战绩的话,虽然惊人,但也不算什么。关键是四人几乎同属于一个宗门。  

崇山书院!  

想到曾经在白阳山斗败神尼芬陀,如今在长安城中开设崇山书院的崇山真君徐君明。  

一个不算庞大,却个个高明的强横正道实力,浮出水面。  

太行山三折崖涵虚仙府。  

自从天柱峰峨眉五台二次斗剑结束后,徐君明便暂时把洞府按在了这里。  

曾经放置丹鼎的洞室内,一株高一丈,上下分为四层的小树,悬浮在空中,道道灵气从四面八方飞来,被其吸纳。  

正是徐君明的宝贝——宫殿宝树。  

在宝树第四层的传送殿中,伴随着浩荡的灵光。  

六个高矮胖瘦各不相同,却一样气息晦涩的身影,逐渐凝实。  

看到徐君明,六人连忙行礼。  

“参见祖师!”  

公孙九娘、宁采臣、诸葛流云、傅清风、傅月池,以及诸葛卧龙的大弟子孤鸿。  

他们六人一直留在崇山世界,并未跟叶天云、王超、雍容、林瑞、周青和唐紫尘一样,回华夏世界。  

毕竟他们不是华夏世界灵气复苏后的气运之子,就算去了,也得不少好机缘。还不如留在崇山世界修行,而后来到更强大的蜀山世界,寻求更进一步的机缘。  

曲指一弹,数道灵光飞入六人识海。  

“这个世界的大概情况已经传给你们了,离开我这里,先去找你们各自的师父报道,什么时候修为恢复了,再去游历天下也不迟。”  

“弟子等遵命。”  

徐君明微微点头。  

“去吧。”  

光芒一闪,六人瞬间离开了传送殿。  

他们也有徐君明赐下的洞天法界,洞天法界中有转送阵可以直接勾连各自师尊的洞天法界,所以不用徐君明告诉他们具体地址。  

看着仍然没关闭的跨界传送阵。  

徐君明一挥手,一尊淡金色的大鼎飞入其中。  

跨越无尽距离后,大鼎出现在崇山世界。  

‘唰’,徐君明虚幻的身影,从大鼎中飞了出来。  

很快敖天的身影,在他旁边显化出来。  

大袖一挥,金鼎飞了过去。  

“东西都给你送来了。”  

“哈哈,两千三百零四个精壮免费劳力,我可是早就盼着了。”  

一拍大鼎,道道流光飞入敖天身后显化的塔。  

“本尊,收了他们身上的封印吧。”  

徐君明点头后,伸手一指,所有从蜀山世界抓来的妖魔鬼怪,身上的封印全部解开。  

塔灵光一闪,很快恢复了平静。  

“如何?”  

敖天点了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