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分家产(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婚礼庄重,也很隆重。  

陈夫人之前虽然有私心,想让陈文轩和韩小菁留在国内,但对儿子的婚礼也非常重视。  

陈家是个大家族,还有陈夫人的娘家,在欧美各国。  

此时都放下工作,来参加婚礼。  

之后用餐,也是西式的。  

他们很多都已经习惯了西方的生活方式,有很多已经忘记华国习俗。  

韩小菁现在已经了解到她和陈文轩跟陈家其他人的思想不一样。  

既然不一样,他们也没想着尝试改变别人。  

同样,别人也管不了他们。  

他们收到了很多礼物,韩小菁和陈文轩感谢大家的到来。  

婚礼前前后后进行三天,陈家送走了亲朋好友,只剩下自家人。  

陈文轩和韩小菁一起来到陈家的庄园里。  

今天按照陈先生和陈夫人的安排,有律师在,进行分家。  

当律师把国内的陈公馆和陈家的投资,全部给了陈文轩和韩小菁之后,陈文泽和陈文慧相视一看。  

他们之前以为大哥说不想在国外,只是说说而已,原来是真的。  

“文泽,文慧,你们两个有意见吗?”陈先生问,有些事情,早点说清楚,也免得兄弟兄妹之间为了财产,争得头破血流,兄弟阋墙。  

陈文泽连忙笑着说:“爸,这是您和妈妈的安排,我们尊重。既然大哥没有不满,我们当然没有不满。总的说来,是大哥吃亏。毕竟国内才开始,远远比不上德国这边的产业。”  

陈文慧也连忙表态,“我听爸爸妈妈的,我也尊重大哥二哥。反正我学习的是艺术,对生意和科技方面的东西,也不懂。只要有我分红就行,其他的我不管。”  

陈文轩谦虚,“多谢爸爸妈妈,感谢你们为我和小菁做的。能得到国内的这些,其实已经很多了。不管什么时候,欢迎你们回国。爸妈,也随时欢迎你们回来。”  

分的是陈家的家产,轮不到韩小菁说话。  

因此,韩小菁只是坐着听,反正她结婚,姐姐给她两个商铺,而且还是在金山湾商业街的铺子。  

每年的租金,就够她花的。  

另外,姐姐之前还在华侨小区,给她买了房子,环境很好。  

这些嫁妆,很多了。  

至于陈家,分给陈文轩财产,她很高兴。不分,她也不在意。  

她的物质欲,真的没有那么高。  

不缺吃,不缺喝,不缺穿,还能做喜欢的工作,身边有亲人和师长,已经很幸福了,真的没必要奢望太多。  

陈夫人见韩小菁不说话,拎过来一个箱子,从桌子上推给韩小菁。  

“结婚之前,我并没有给你准备很多东西。现在你们已经结婚,有些东西,该是我传给你的时候了。这里装着我的首饰和一些珍藏,还请你收下。”  

韩小菁惊愕,“妈,不用,我平时也用不到这些东西,还是留给妹妹吧。”  

陈夫人摇头,笑着说:“我的东西已经分成三份,你未来的弟媳,还有你妹妹,都有一份。这是你的,你就拿着。”  

韩小菁看向陈文轩,总觉得拿了陈夫人的东西,有些扎手。  

陈文轩握住韩小菁的手,笑着说:“既然是妈妈给的,你就收下。你不戴,可以给未来的孩子。”  

陈先生也笑着说:“是啊,这些东西都是给孩子们的念想,能传下去,也是好的。”  

韩小菁站起来,接过来箱子,“谢谢妈,我会好好保存。”  

陈夫人见韩小菁收了,笑道:“你别光收着,你还年轻,经常拿出来佩戴。都是真材实料,不怕用。”  

韩小菁应下,“是,妈妈。我会佩戴的。”  

分家的内容很简单,陈文轩结婚了,交给陈文轩和韩小菁处理。  

国内的工厂,会有职业经理人帮忙打理。  

陈文轩不用亲力亲为,只要抽空监督即可。  

至于韩小菁,回国之后,不跟不愁工作。  

除了特殊教育和研究,其他方面,韩小菁也不感兴趣。  

就在陈夫人和韩小菁聊孕期注意事项的时候,陈文泽和陈文轩在花园里聊天。  

“大哥,我原本以为你出国之后就不会回去。”陈文泽沉声说,他身边就有不少国内的留学生。  

有的还是公费生,他们宁愿背负违约的责任也要留在国外。  

在国外的确有一份很好的工作,高薪,能够过上很好的生活,甚至就连当地人都会羡慕这些留学生能够有这样的优待。  

当然了,这些留学生都是非常优秀的。  

能不优秀吗?  

首先现在的国内的高考,一直都是择优录取。  

到了大学里,能够选为公费生,出国留学的,那更是优秀学生。  

来到国外留学,当然相当优秀。  

陈文泽大哥也是这样,尤其是在了解陈家在德国这边的地位和财力之后,更不会走。  

可他想错了!  

陈文轩笑了,“我跟你说的话,从来都是实话,心里话。你不用多想,你在意的那些,可以说我都不喜欢,也不想拥有。”  

“陈家的生意如果交到我手里,将来极有可能出问题。可是交到你的手上就不一样了,你很有商业头脑,而且父亲身边耳濡目染,你一定能够把陈家的生意发扬光大。”  

“以后我回国了,你留在父母身边,只能辛苦你照料母亲。同时,也要感谢你,给我追寻梦乡的机会,家里交给你。”  

陈文泽笑了,“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