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八百八十三章 雷雨将至文明志(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带着系统来大唐又一年的小满到来,都畿道、河南道、河北道、京畿道、关内道、河东道,大家疯狂收麦子。  

军队都出动了,因为看天气要有降水,这个可不行,先收起来。  

无数的军人参与,各县的衙役也拿着镰刀或掠上场。  

孩子们临时放假,在后连挎个篮子捡,不给老鼠和麻雀吃。  

他们的腰间多一个小笼子,用柳枝或草编的,有个小口。  

此刻有夏蝗,若是不管,之后秋蝗就出现了,一边拾麦穗,一边捉蚂蚱,两不耽误。  

孩子们一个个喜笑颜开,蚂蚱他们决定送到餐饮的地方,都说好了的,送三只给炸一只。  

数绝对是数不过来的,称重,三两给一两,这个香,嘎嘣脆。  

“你现在应该修养,已无国朝大事,看天下平安、百姓富足。”  

李易在跟吐蕃的大论乞力徐说话,乞力徐应该死在两年前,他派队伍给救回来了。  

乞力徐确实厉害,跟后突厥的暾欲谷一样,人老为宝。  

乞力徐和其他人过来,臣服,那边会有人安排。  

他和别的投降的人一样,看到飞艇后就十分无奈。  

最大的飞艇可以运输二十吨的东西,平均速度每小时一百公里。  

人家有高倍望远镜,电报通讯。  

这是一个天下间的东西吗?怎么打?挨打是打不?  

“李东主,记得你的承诺,善待百姓。”  

乞力徐不称呼李易的官职,哪怕李易有穿上正一品的官服。  

“若我李易做不到,当天打雷噼!”李易抬头看天。  

‘卡察!轰隆!’老天给予回应。  

李易摸摸鼻子:“最近雨水多,好在今天给机会了,大家在抢收,早知道要下雨的。”  

他说着带对方进屋子,外面好危险。  

“这里的蜻蜓多啊!”乞力徐坐在李易对面,李易泡功夫茶。  

“气压低,同时湿度高,小昆虫的翅膀受潮飞不高,也缺氧。  

蜻蜓和燕子在这个时候会低飞,蜻蜓吃别的东西,燕子连蜻蜓一起吃。  

以前孩子们喜欢捉蜻蜓,报纸上一次次宣传,如今大唐的孩子就是看蜻蜓飞。  

吐蕃高原气候,一般的军队过去非战斗减员多…”  

李易就着话题说吐蕃的战争问题,包括那里的紫外线强度高,要用护肤品,至于高压锅必须为基本。  

乞力徐点点头,看向外面:“池塘的荷花开了,蜻蜓才多。”  

“其实在南方那边,比如山南东道,蜻蜓早就有,叫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再过几日便是,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李易连抄两首诗,都是杨万里的。  

写西湖的是送给朋友林子方,让林子方别走,接着又写一个,出得西湖月尚残…  

全是劝的诗,让好朋友在杭州呆着,到外面就远离中央了。  

那么泉眼无声惜细流这首小池的诗写的是景?他闲的?  

这个是形容家族和政治的诗,泉眼无声惜细流说的是,家族的努力在暗中运作。  

树阴照水爱晴柔,指有喜欢他的长辈给他遮风挡雨,不然树阴照水和晴柔有啥关系?  

小荷才露尖尖角是说他刚刚展露出一点才华,接着早有蜻蜓立上头,人家早给你确定位置了。  

这才是杨万里的风格,至于李易上学时学的那个翻译…  

简直滑天下之大稽,他写的这些诗,居然都能给说成是描写景色的,并且深入剖析他当时的想法。  

李易小时候就知道,这个课本上的是骗人的,但答考试卷子的时候,他却差点把这个景色描写给写成散文,太美了。  

没办法,你敢说毕竟西湖六月中写得是政治内容?你敢说‘行了南山却北山’不是观光看景色,而是告诉朋友别把终南捷径给浪费了?  

写吧,老师一看,不错,零分。  

李易也不晓得编语文、文选课本的人是真的不懂,还是装不懂?  

估计是真的不懂,毕竟当时最初懂的都被弄牛棚里去了。  

后来再编书,有的即便懂,也不敢说,说了就是政治问题,没毛病,写荷花的就是抒情。  

关键后来的孩子,依旧得继续学‘毕竟西湖六月中’和‘泉眼无声溪细流’。  

语文老师教得好认真,引导孩子们代入作者写这两首诗时候的心情,太美好了。  

西湖、六月、风光、四时、接天、无穷、映日、别样。还有‘碧’和‘红’的相互衬托…  

而《小池》则是:第一句,紧扣题目写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  

乞力徐不知道李易说这两首诗时想到了什么,他只觉得对方文采确实正常。  

他强调下他的意思:“百姓生活好了,拥护大唐的才多。”  

“主要是有个家,有个土地,有个工作,有个奋斗的目标。民之为道者,有恒产者有恒心。”  

李易不去考虑杨万里和语文怎么教,吐蕃百姓需要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  

换个人说这话,乞力徐一百个怀疑,李易说出来,他相信。  

大唐就是用这个手段把人给拉拢走的,尤其是给高压锅,这个太好用了。  

之前大家只能炒和烤,自从有了高压锅,可以煮、蒸、炖、煲…  

“真的可以把我们吐蕃的人看作大唐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