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四百三十七章 军民鱼水勿献媚(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有情况?”李隆基吃炖肉,晚上不吃主食了。  

因为李易说最近没怎么锻炼身体,吃主食多了会胖。  

但不是说晚上不吃饭,有时候胃里空缺,胃酸分泌多了,会影响心脏。  

每一个人都不同,看具体身体情况。  

医生从来不会针对群体下定论,必须是个体下医嘱。  

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做不到这个,便是不合格。  

只是有太多的时候医生资源无法平均分配,也不够分配,所以医生采取一个大体上没问题的医嘱跟你讲。  

“没问题,不会山体滑坡,听到一个事情,挺吓人的,正在收集证据,看看是偶然还是必然。  

当地的土壤情况和四季温度影响下,更适合种甜菜。  

我已经忽悠,不,告诉他们村正段白河了,他决定多种甜菜。  

今年河南府会有不少的干菜、梅菜、咸菜,冬季基本上吃饭问题解决。”  

李易正经地回答,老丈人问的事情关乎民生紧要。  

平时可以抓人家闺女的小手挑衅,甚至都亲嘴儿了。  

严肃的问题上,不能这么干,区分好公和私。  

李隆基略作思忖:“今年冬天的储备菜更多?包括大萝卜、胡萝卜、大葱、大白菜、山药、腌制菜?”  

“还有豆虫,河南府的豆虫长势喜人,吃了好多叶子。  

咸菜方面我在报纸上继续强调要到时间,别着急吃,  

其实百姓都懂。  

冬天冷的时候,紫苏叶的咸菜,  

有利于身体健康。”  

李易依旧严肃回答,  

民生乃大事。  

说完他觉得挺讽刺的,  

自己国家制作酸菜、咸菜、泡菜都好多年了。  

然后就有人跳出来喊什么亚硝酸盐,感觉中国人吃咸菜保证要死的样子。  

棒子的泡菜、倭国的纳豆、其他国家的火腿、鲱鱼罐头,  

等等,等等等等…  

中国的就不行,人家的就是好,  

什么发酵后如何如何有利于身体健康,多少维生素、氨基酸。  

中华百姓活这么多年了,文明传承始终未断,到头来需要你告诉我怎么做咸菜?  

你不需要看齐民要术和天工开物,  

你只需要你想的中华民族以前做咸菜就都是二逼对不?  

你这种人凡是中华的都是错误的,哪怕中华的人呼吸一口空气,在你心中都是罪。  

李易觉得这等公知不是眼瞎,  

乃心瞎也!  

他心里亮堂,  

认同李隆基的说法,盐便宜了,赶紧做菜,  

留着冬天吃,  

南方的不用,  

南方做梅菜是为了口味,不是生存。  

张九龄的故乡制作梅菜,为了好吃,  

不是说没有梅菜就吃不到菜,人家韶关的人啊。  

到了黄河不用说以北,即便以南的地方,  

冬天下雪,上哪吃菜去?  

留一些冬菜放着,  

做一些酸菜、咸菜、干菜,不然冬天怎么活?  

甚至专门制作豆豉酱,冬天的时候就把米煮上,然后吃一点酱,  

酱就是菜啊!  

什么亚硝酸盐?你过来,  

我把你脑袋塞酱缸里。  

“呵呵呵,  

呵呵呵呵…”李易想着自己笑出声。  

李隆基看着不问‘易弟因何发笑’,  

他等。  

果然,李易笑一会儿自己回归现实:“三哥,今年秋天的时候,北方地区有自己院落的人家,羽林飞骑和募兵去帮忙挖地窖,十六卫愿意去也行。”  

“他们自己不能挖?”李隆基不在乎出动人手,他想不通别人那么懒惰。  

“三哥,咱俩挖一个地窖?你是用镐头还是铁锹?”李易提议干活。  


李隆基反应快,刚想选工具,突然发现不对。  

两个人的体力再好,天天挖,挖出来一个合适的地窖,需要半个月不?  

“叫百姓出钱,一人一天给五钱,二十个人一天就挖好,一百钱,他们自己雇人雇不到,钱太少了。”  

李易谈价钱,一百钱挖的地窖,可以放很多东西,值。  

“拿羽林飞骑去补贴百姓?”李隆基换个思路。  

“是用羽林飞骑宣传陛下恩德,回头咱们补贴羽林飞骑。  

如果选没有地下水的位置,挖完后,百姓可以把地窖修成固定窖。  

正常咱们每天给羽林飞骑和募兵们的待遇也不差,就当是让他们干点别的事情。  

他们享受到的不仅仅是咱们给的钱财,亦有百姓的爱戴。”  

李易说根本,羽林飞骑出外执行任务,临时住在百姓家,百姓会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招待。  

这里是大唐,不是他那个时候,他那时的兔子军百姓保证好好照顾。  

大唐的百姓最怕官兵,过来掠夺什么的。  

羽林飞骑和募兵、十六卫,却秋毫无犯。  

睡觉都是穿军大衣睡在外面,去岁洛阳宫,守各坊的军士,冻得直跺脚,也不敢进百姓的屋子。  

以前不存在这种情况,直接征用百姓房子。  

而后得到的是百姓硬拉着人进屋,给烧热水喝,自己家不开火的,出外面借热水。  

羽林飞骑等部队所有的坚持,最后得到的都是收获。  

“甚好!”李隆基同意了,他也知道以前的官兵是什么样的。  

一说官兵到了,所有的商铺全部关门,百姓躲起来。  

现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