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百二十八章 谁家底蕴羡族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进士科甲第第十六名,蒲州王维。”  

李易与张九龄说话的工夫,那边喊到第十六名,王维。  

终于到他了,十六名,不错的成绩。  

王维面对镜头抱抱拳,算是打过招呼。  

“进士科甲第第十八名,襄阳孟浩然。”  

隔了一个人,孟浩然出场,他倒是显得很激动,泪水在眼眶打转。  

“进士科甲第十九名,荥阳郑秩。”  

“进士科甲第第二十名,荥阳郑贾。”  

“进士科甲第第二十一名,荥阳郑付芑。”  

高力士连喊三个人,一起喊的,没等对方一个个站出来。  

别人一听便明白,荥阳郑氏的人。  

三个人一同上前,抱拳。  

“果然还是有底蕴。”李易丝毫不吃惊,近年科举考试,各大氏族全来,保证能中一堆。  

“五姓七族的人啊!”张九龄感慨一句。  

“其实七姓十家眼下愿意通婚就通婚呗!不在乎。”  

李易想起来禁止通婚四十四个人,他们的子弟都不允许跟其他同样的通婚。  

“不通为好。又你庄子的。”张九龄刚开口,那边喊:“进士科甲第第二十九名,李家庄子王世李。”  

一个十八九岁的年轻人身穿胸口带灞字的衣服站出爱,满脸笑容:“侥幸侥幸!”  

“果然贴经题会淘汰许多人,明年考诗经?要不春秋?”  

李易明白情况了,今年只考论语,庄户们背下来,加上背医书,其他的属于发挥题。  

这个年轻的人,从衣服上便知,工匠之子,也是工匠。  

数学题乃基本功,时务策答的好,故此给高分,排在前面。  

“对其他寒窗苦读多年的考生看似不公平。”张九龄摇摇头。  

话锋一转:“然!朝廷选才,选可用之材,治理地方,那些书用不上,除非修书。”  

“今年夏季,可补一些地方官,偏远处百姓最需要官员带领。”  

李易看到大名单,密密麻麻的字,考生加起来超过两千人,有的考明算。  

商人的子弟多,甚至还有一群十五六岁的考明算,相对简单。  

明经、明书、明法技术含量高,不如去考进士,故此没人报。  

时务策的题已经提前给,背个医书、练练算术,论语是问题吗?  

其实之前有人报明经,考场上后悔,申请调换,从简单往难的换,开恩给换了。  

“想是要秋天,考中亦要学习政务。”  

张九龄提醒李易,考完还得学习,学完通过考核,才安排官。  

除非那些大族的人,家中有人为官,不学,直接考核。  

高力士继续拿喇叭喊,大家也不看榜,指望自己被念到。  

考中的表情不一,有的面色平静,好像知道能中;有的嚎啕大哭,考好几年了;有的趾高气扬,年轻,看,我第一次就考了甲第。  

当然,有抽过去的,旁边的护士帮忙给弄醒。  

也不乏又蹦又跳的,默默擦眼泪的。  

“进士科甲第第三百一十一名,李家庄子李赐德。”  

高力士喊完三百一十一名,转身不管了,进士科甲第一共这些人,其他的人去看榜吧。  


“傻笑什么?赶紧干活去,还有木头没锯完,你跑来看榜。”  

旁边过来一个人,抬腿便踹。  

“爹,别,我考上甲第,进士科,考上了,哎呦!”  

李赐德边躲边喊,照样挨上。  

“有什么用?去锯木头。”当爹的继续追儿子打。  

两个人一追一逃,跑远。  

“我能当官,进士科甲第。”  

“当,我现在就让你当,当宦官。”  

声音远远传来,‘噗’正在喝水的高力士一口水喷出来,其他的太监:“…”  

“那当父亲的乃高兴疯了。”杨思勖过来宽慰高力士,也向对自己说。  

“疯不疯的咱家还能抓人?今年李家庄子竟然考上二十六个甲第,除去宋管事和小孩子。”  

高力士倒是不生气,宦官怎么了?挺好的。  

他惊讶于李家庄子的收获,第五名的李挚应该是第一名,没人照顾他。  

三百一十一个甲第,李家庄子占了三十个,有四个特殊。  

“李家庄子除去四个,一共二百五十一人考,甲第二十六人,其余皆在乙第,其中还有二十五个女子。”  

杨思勖知道数据,李家庄子这些人闹着玩一样参加次科举,连女子都被允许。  

全中,倒是比不得之前的四十二个学子和二百二十个学子,他们一律进士科甲第。  

以前他们的身份乃佃户、工匠子女,再就是买来的奴隶。  

高力士笑笑:“他们若参加考核,当会直接过,他们懂得行政。可惜!”  

说可惜的时候他摇摇头,庄户当不了官,除非官员集体辞官逼宫。  

“李家庄子派出去到外面管事的人还未回来,不然考上的更多。在哪当官不是当?一样治理地方。”  

杨思勖从另一个方面说庄户的身份,他们被派出去,与官员无异。  

到了外面,引导百姓做事情,就是不管审案和抓人。  

“去给李东主道个喜。”高力士又摇摇头,找李易祝贺。  

“今年大家族们考上一百四十一个人,那可是进士科,甭管甲第还是乙第。果然底蕴雄厚,令人羡慕。”  

李易此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