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二百八十三章 人与自然悔其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怎般优先?”李隆基果然问。  

“别人买东西排队,军人想买,拿出军人的证件,直接插队。甚至单独开一个售卖的地方,不允许其他人过去。”  

李易举了一个最寻常的例子,军人有资格插队。  

因为面对灾害的时候,百姓向前跑,军人要转过身,直面危险。  

付出与回报成正比,当将士转身的时刻,就有插队的资格。  

“等将来义务兵、自愿兵普及,家里邮寄家乡的菜,互相写信,免费。  

谁家的孩子被选上义务兵,戴戴红花夸街,官府要额外对待士兵的家属。  

这叫拥军优属,三年义务兵,其实两年就行,不过他们需要在军队学习文化课。”  

李易今天讲具体的操作,一个国家不重视军人,这个国家就等着被侵略吧。  

李隆基想了想,问:“当兵就不事生产,家中日子依靠衙门能行?”  

“当兵就是生产,等三年退伍,按照正常的百姓每个月赚的钱,一次给退伍的军人。  

拿到这笔钱,他们可以盖房子,也可以做买卖。  

越是提前参军退伍的人,工作就越好,咱们给他们安排工作。”  

李易说着义务兵退伍,但他知道,第一批义务兵都会转成自愿兵。  

两者之间的待遇不同,自愿兵的工资并不低。  

自愿兵学习的东西多,再经过战争,一旦专业,就是地方上的官员。  

“位置不够吧?”李隆基以前听过李易说的专业问题。  

“细化,现在一般都是一个县令、一个县丞、一个县尉、一个主簿。  

其他的属于文吏,官职小,任命随意。  

往后就是像朝廷一样,单独列出来,财政的、城建的、人事的、组织的、水利的、田地的、税务的…”  

李易细分,告诉李隆基,越细越好追究责任。  

该谁负责的出了问题,就收拾谁。  

在大唐可没有什么诫勉谈话与警告处分、党内处分。  

官员一旦犯事,轻着调低职务,重者流放。  

再严重的就是连着家人一起受牵连,谁都别想跑。  

历史上到后期,还有北宋,冗官冗员的问题,根本不是官员的问题。  

冗的问题是那些人不愿意当小官,都等着最低县令、县丞、主簿的位置。  

村子里的他们不去,乡镇的也不去,县中的刀笔吏他们还是拒绝。  

这就么个冗,跟经济危机的时候供大于求一样,百姓买不起东西,东西不降价,当然供大于求了。  

另外就是失业,有工作岗位,因为工资少,待遇不好,所以不去,这种失业。  

大唐的官员有位置,没看甲第的进士科都去当村长助理了吗?  

他那时的一些上面的官员还不明白呢,看不透大学生考完公务员下村的含义。  

这些人的腐败相对就少,从基层干起来。  

几年之后就到县里,做出成绩了。  

接着就是市里、省里。  

这么说吧,每一个阶梯向上一步,就有一批官员可以被收拾掉了。  

说治理腐败亡党,不治理亡国,开玩笑。  

上面的人难道不清楚,人家愿意花几十年的时间来清理,倒查二十年。  

二十年之后,当初的大学毕业的村里的年轻人,有的走到了正厅级。  

到这个时候,每年再收拾升上来的那些曾经的年轻人中的一部分,一年顶一年,国家就好治理了。  

看不出这些东西,依旧贪污腐败,不收拾你收拾谁?  

那些以为国家不敢收拾我,我这样的人太多了,你收拾掉就无法行政的官员,缺心眼。  

现在不敢收拾,十年之后呢?二十年之后呢?到时候甚至倒查三十年。  

二十年后你退休了,新一代上来了,整体上比你那一代廉洁多了。  

不倒查,你没问题,你躲过去了,一旦倒查,你往哪跑?出国?红色通缉令了解一下。  

红色通缉令也有一些官员不明白,以为国内发个令,我躲出去就行。  

太天真了,你躲到哪个国家?那个国家就有当地的势力找你,说白了就是黑社会的人。  

告诉你,你应该回去,主动点,不然的话,断腿啊,晚上睡觉房子着火呀,你说多不好。  

没看到有的被通缉的人员家的房子玻璃被枪击了么?然后那人就回来了。  

你问他,他就说他主动的、自愿的,没有受到任何胁迫。  

你捞了一个亿,跑出去,在外面买了房子。  

国家想收拾你,一百万就够了,有当地的蛇头找你谈心,让你整天生活在恐惧当中。  

你要回国呢,保证不是死刑和无期,你回不?  

不回?看看之前那谁在公园里跑步被人开枪打了腿的,到现在还没抓到行凶者,他腿受着伤呢就回了。  

说在外面多危险,还是祖国温暖,这不就对了嘛!  

“大唐现在能养得起那些官员,就不要刻意制造障碍,真正的障碍是同类人。”  

李易想了很多,就是关于逃亡和通缉的事情,转头得谈大唐的具体问题。  

他的意思是给下面的官员提高品级,升迁上更流畅。  

一般下面的人都是考不上科举的,又没有门路赐同进士出身的,更不用说家中有长辈当官荫官的。  

他们在州府里面的成绩其实不错,就是考科举的时候差一点。  

他们一时间当不了县令,不是他们的能力差。  

像刀笔吏的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