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人文关怀历史现(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损耗小。  

为啥非要制作成酸菜?好吃?  

保存的话,你做成咸菜不更好?或者干白菜。  

原因或许在于辅助消化,包括酸奶,以及玉米制作的酸汤子,绿豆制作的豆汁。  

豆汁不是豆浆,豆汁为发酵品,豆浆不发酵。  

怎么流行出来的?当然是满族人占了东北之后开始的。  

满族之前也是游牧民族,吃肉多,为了保持胃肠道舒服,喝茶、喝豆汁、吃酸萝卜条、积酸菜。  

还有东北发酵到很过分程度的大酱、腐乳臭豆腐。  

李易觉得自己发现了历史,东北的酸菜其实不是为了保存菜更长时间,而是针对胃肠道菌群调整。  

而非东北地区的臭千张与卤虾酱,是同样的道理。  

正宗的东北大酱其实是臭酱,而非酸酱,后来制作出来的所谓的东北大酱,已经不臭了。  

不臭说是工艺调整,臭是不对滴。  

那么倭国的纳豆你怎么不去调整一下呢?斯堪的纳维亚的鲱鱼罐头更臭,为何不去纠正?  

“腐乳原来还有这个价值?出口,啥都别说了,出口。”  

觉得自己了解了历史真相的李易,又把心思转回来。  

给那些个总吃肉的地方的人出口腐乳,对方要是愿意吃臭豆腐,可以不那么咸。  

请:ddxstxt8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