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不缺人才缺机会(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五月八日,天气晴朗,一大早的,几百个吏部新授的县令出现在含元殿上。  

他们很激动,有的人不愿意当小官,他们觉得可以。  

李隆基在上面坐着,先接受了县令们的礼。  

他缓缓开口:“诸卿皆为大唐之基,诸卿所在,必有所安;诸卿所为,必有所抚。  

地方百姓教化、生计,俱在诸卿之身,朕今日想看看,诸卿若要安民,可出何策。”  

太监们把李隆基的话喊出去。  

其他的宫女端着文房四宝到一个个新授县令的小桌子面前,把文房四宝放下。  

再帮忙铺开纸、润笔、研墨。  

县令们明白了,让现在写安民策。  

有的县令接过笔,低头写起来,有的身在颤手在抖,握着笔迟迟不能落下。  

在含元殿的吏部官员们擦汗,天热呀,一大早的就热。  

姚崇冷着个脸,目光在一个个县令身上扫视。  

陛下显然是有目的,不会开玩笑,那几个始终不写字的是什么意思?  

“问,为何不写。”李隆基出声。  

有太监跑过去,看一眼桌子上的名字,问道:“谢云县令,陛下问你为何不写。”  

‘啪嗒’这个谢云手上的毛笔掉落在纸上,一片地方黑了。  

他跪下:“臣,臣不会写字。”  

另外几个情况差不多,有的说识字少,有的说想不出来怎么写。  

李隆基把喇叭拿出来:“好,朕的好县令,还有不识字之人,其他识字的,朕看你等写出来什么?”  

他等着,安民策是地方官的基础,不属于高深的学问。  

就像李易那时新被安排到县令位置的官员一样,问你准备怎么教导民众啊,官员开始哇啦哇啦说。  

基本功啊,连这个都不会,吏部怎么选的人?  

吏部官员们现在是汗如雨下,衣服后面湿透了。  

被陛下给当成逮到,怎么办?再现等,挺急的。  

等了足足半个时辰,有的官员还在那写呢,一共没写出一百个字。  

“吏部的诸卿,自己去看,好的给朕呈上来。”李隆基继续拿喇叭喊。  

吏部的官员跑过去,挨个看,好在他们没有不认识字的。  

有的看着,恨不能把新县令踹死。  

晚上的时候,李隆基闷闷不乐地和老婆孩子到李家庄子。  

他喝一口酒:“易弟,今天陛下在含元殿让新授县令写安民策,你猜结果如何?”  

“有人不会写字?”李易一副我猜的样子说。  

“对,居然不会写字,还不如你庄子上的庄户。”  

李隆基说着夹起菜,筷子轻微颤抖,显然是气的。  

“我庄子上的庄户,现在也不会写安民策,不过几个管事想来能写,平时他们要管着人手,能说会道。”  

李易笑了笑,给两个人又满上酒。  

“怎会如此?”李隆基想不通。  

“其实吧,不会写字的人,不一定当不好县令。  

让他们写,他们写不出来,让他们说,他们能说出来。  

村正有许多同样不识字,却能把村子管理好。  

不识字的县令,或认字少的县令,只要有人帮他们写,他们在一些情况下,能把县里的事情给做好。”  

李易没一杆子打死,理论上,县令必须会写安民策,包含了识字在内。  

他那时有的大字不识一个的自然村村长,村子管理的挺好。  

当然,之后就没有了,需要看文件,不认识字怎么行。  

“吏部必须有官员被收拾。”李隆基已经有了人选,谁负责的就收拾谁。  

不过不会杀掉,会弄到下面的州当刺史。  

由此就说明,大唐如今还是缺少官员,顶不上来,每年的科举人才不够用。  

李易想到了这个问题:“三哥,等字典出来,更多的人学会了拼音,科举考试的时候放宽一点,就好了。”  

“怎么放宽?”李隆基没继续盯着县令的事情。  

“现在考试是进士科出五道时务策、五道填空、一道额外的诗或赋,各答错两道,就算是没考上。  

可以变成考五十道填空题、五十道选择题,还有论述题,名词解释题等等。  

考得多了,每道题给几分,总分够了,也给个官当一当。  

眼下是不少学子因为考不上科举,而不知道怎么办,有的去教书了,有的整日里写诗。  

考不上科举,不一定就说明他们没有治理地方的想法和能力。”  

李易从另一个方面说,考不上公务员的,不代表管理不好企业。  

他们只是不擅长那种考试模式,若是考一考其他方面,给个小官,说不定会有意外惊喜。  

“如此可行?”李隆基没试过。  

“庄子的管事宋德,他就考了几次科举都失败了,你看他现在,能说他比谁差?”  

李易有现成的例子,宋德。  

宋德其实今年可以考科举,而且还很有可能考上。  

宋德不考,他算是看透了。  

他每天管着这个、管着那个,整个庄子大部分事情李易放手。  

宋德不仅仅自己管庄子的事情,还能提拔人手一起管。  

“比那些县令厉害啊。”李隆基想到宋德,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宋德估计给个刺史都能当。  

而这么个人,之前几次考科举没考上,不得不跑到庄子里找活儿干。  

“给他们外九流的官职,也像庄子里今年的二百二十个学子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